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自己的心理学需要学习吗(可以治愈自己吗)

自己的心理学需要学习吗(可以治愈自己吗)了解认知过程:比如感觉,记忆,想象,思维;面对这种情况,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自我觉察。比如:动机不同,自然答案也就不同。那么我们就从不同的动机来看一下,学习心理学可以治愈自己吗?如果没有严重的困扰,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只是好像有些小问题绕不过去,或总觉得自己活得不快乐,思考活着的意义。

中国有一句俗语:“久病成医。“

有些人在出现心理障碍后,想开始学习心理学,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学心理学真的可以治愈自己吗?

一些人,在咨询的过程中有一些顿悟,就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想要继续深入的探索。

另一些人,一直处在心理困扰之中,想要寻求办法解决,毕竟心理咨询是需要收费的,因此会萌生念头,如果自学是不是可以治愈自己,增加幸福感?

动机不同,自然答案也就不同。

那么我们就从不同的动机来看一下,学习心理学可以治愈自己吗?

通过心理学提升自我,提高幸福感

如果没有严重的困扰,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只是好像有些小问题绕不过去,或总觉得自己活得不快乐,思考活着的意义。

面对这种情况,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自我觉察。比如:

了解认知过程:比如感觉,记忆,想象,思维;

了解情感过程:比如情绪;

了解个性倾向:我们的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是如何产生并影响我们的。

了解自我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等。

此外,学习心理学能帮助我们通过分析自己的成长历程,去反思我们小时候家庭里的客体关系,了解家人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我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自己。

自己的心理学需要学习吗(可以治愈自己吗)(1)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困扰会被自然解开,所以是能够有治愈效果的。

但是这种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可以出现顿悟并行动。但很多人也会出现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的情况。

可以这么说:学习心理学,多多少少,是会有一些觉察的。但需要准备好时间,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因为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浅尝辄止可能连大门都迈不进去。

因此,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和质量,让自己活得更敞亮快乐,自学心理学是有帮助的。

处在严重的困扰中,想要“治愈”心理疾病

如果当下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学习生活都在受着重大的影响,那么这种情况想通过学习心理学完全治愈,确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能说完全不可以,但是我们需要分析一下,不容易的地方在哪里。

(1)理论研究再深,也未必可以临床应用

首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是有差距的,心理学专业里,也会分为学术研究和临床咨询。

为什么要区分呢?

因为这是两个角度,学术研究得再深,想要取得实际效果,也要通过训练督导、咨询技术训练、咨访关系互动等等一系列过程。

心理咨询过程中,治愈的因素不仅是咨询师告诉访者了一个道理,然后来访者顿悟。

我相信,仍然有很多人会认为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咨询师给建议的过程。

很多来访者也是这么做的,上来就问:“咨询师,你给我个建议吧,我现在很难,想解决xxx问题,我怎么才能不这样?”

咨询结束回去可能还说,“这个咨询师怎么不正面回答问题,他根本没帮我解决问题!”。

然而,心理咨询真正起效的因素,是来访者的体验,咨访关系的建立。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来访和咨询师互动、觉察,最终来访者做出新的尝试。

生活中很多东西,只有亲身经历才有所觉知。心理咨询不是思想的灌输,也不是简单提供解决方案。

(2)情绪不受控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学习

如果正处在严重的困扰中,达到可以被诊断的程度,在情绪状态已经不可控时,我们的理智可能被掩盖了。

比如在重度焦虑、重度抑郁、或强迫思维的状态下,想要通过此事学习心理学去治愈,那实在是太困难了。

这种状态中,可能连集中注意力去看书都是非常困难的。而尽早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才是最有效率的选择。

那么如果有严重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就应该放弃心理学的学习吗?

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在不耽误治疗的同时,先寻求心理医生的支持,待情绪稳定后,再去学习,一定是会有帮助的。

自己的心理学需要学习吗(可以治愈自己吗)(2)

(3)有些想法和情绪,自我无法挖掘

我们的“命运”和我们的潜意识有关,而潜意识恰恰是我们意识不到的部分。想要通过自己的意志力去觉知,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在一些流派中,心理咨询师会通过对无意识防御的分析,如释梦、自由联想等,帮助我们察觉自己的潜意识,或通过催眠帮助促成改变。

这一部分,只通过自己学习的确很难做到。

甚至有时候,我们潜意识里埋藏的是创伤性经历,而揭开伤口是很痛苦的过程,可能一不小心“走火入魔”。

(4)系统深入的学习才能有所体会和运用,否则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

心理学是一个系统的学科,涉及多个流派。

学习心理学形式也有很多:比如刷手机上的心理学短文;或系统的从心理学教科书开始学习;亦或报一个课程,选择某个流派深入学习。

学习的深度不同,学习的效果一定是不同的。

扎实的基础才能保证深入的理解,心理学是前后贯通的,老师或书本上说的一句话,现在看和过段时间看会有不同的理解。

很多时候,心理学的一个词汇背后,就有一套理论的存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会决定我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自身的经验和感受也会影响我们。

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即使是读一篇文章,听一节课,看一页书,都是吸收和积累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可能就豁然开朗了。

所以想要理通过学心理学完全治愈自己,是需要积累,需要时间的。

最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去等待治愈。

就像感冒咳嗽一样,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去学医自愈,而是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才不会转成肺炎等更重的病。

但是如果久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积累让自己成为“半个医生”,如果专注地投入学习,也许可以帮助别人。

不要忘记“医者不能自医”,心理学更是如此,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也离不开督导师和体验师的帮助,心理学并非独自钻研、闭门造车就可以学会并应用。

最后,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幸福的学科,学一些可以让生活更精彩幸福,那又有何不可呢?

我一直认为,越多的人学习心理学,越多的人寻求心理咨询,获得成长,是一件造福世界的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