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春雷报春二十四节气话惊蛰(惊蛰春雷一声响)

春雷报春二十四节气话惊蛰(惊蛰春雷一声响)万物,皆因一声春雷而醒来,“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也可以邀春雨,“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更可以催促东风,

春雷报春二十四节气话惊蛰(惊蛰春雷一声响)(1)

惊蛰 · 惊醒活泼生动的春天

一雷惊蛰始,春回万物生。

惊蛰,有唤醒一切的能力。

它可以扫旧雪,“新雷发草芽”;

也可以邀春雨,

“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

更可以催促东风,

“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

万物,皆因一声春雷而醒来,

人间,皆因春意萌发而生动活泼。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是立春、雨水后的一个节气。惊蛰给春天带来了寓意生机的声响,那些在冬天蛰伏的生物,听到春雷阵阵都从长眠中惊醒了,它们睁开双眼,看见了枝头上的绿意。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这个名字也是“成长”的结果,原来叫作“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讳才改作“惊蛰”。比起原名,“惊”字更带着万物生长的朝气,像睡了一个长久的觉,突然间被一声春雷叫醒,给人们带来众多惊喜。惊喜的是春光烂漫,万千沉睡的生灵睁开睡眼,不约而同望向春天,百花争妍、百鸟争鸣,桃花红,梨花白,黄鹂歌唱燕归来。

惊蛰,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觉醒的时节,要振奋精神,迅速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是给人的一次惊醒和棒喝:春天来了,努力吧!这个时候谁要是还沉睡在冬天的迷梦里,谁就会错失良机,错失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春雷报春二十四节气话惊蛰(惊蛰春雷一声响)(2)

惊蛰 · 三种物候

古人为每个节气归纳了三种物候,在自然界看到这些现象出现时,便意味着相应节气的来临。二十四节气便有七十二物候。虽然七十二物候不尽精确,但今人读来却也能感受到一种古典的浪漫。

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桃始华容易理解,即惊蛰时节,桃花历经一冬的积蓄开始绽放。但仓庚鸣、鹰化鸠却颇有一些费解。原来“仓庚”是黄鹂的别称,古人认为惊蛰节气,黄鹂因“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

“鹰化鸠”,老鹰是凶猛的飞禽,何以会化成像布谷鸟这样体型较小且善歌唱的鸟呢,鹰化鸠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但古人却自有一番道理。古人认为仲春时节,“林木茂盛,鹰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大概在古人看来,不能捕鸟的老鹰与布谷鸟是差不多的。

关于鹰化鸠,《世说新语》中讲东晋有一个叫孔群的人,厌恶因势得宠的匡术,曾在一个有匡术的场合中说:“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后来人们也用“鹰化为鸠,犹憎其眼”来揭露一个人外表虽然改变,但凶恶的本性并没有改变。

春雷报春二十四节气话惊蛰(惊蛰春雷一声响)(3)

惊蛰 · 三种美景

春雷乍响谓之惊,万物醒来谓之蛰,惊蛰是无比生动美丽的时节。

惊蛰,春天有色彩

惊蛰之后,百花次第绽放,看都看不过来。其中闹春最积极的向来是桃花。起初大多数花芽还只在酝酿,却见其中一朵率先跑了出来,不假时日,桃花树上便结出了一团粉色的云彩。

不久,樱花也不再含羞,急不可耐地同春光一较高下。然后是杏花。前几日还是零零星星的几朵,构不成气势,可是一夜春雨后,早起的卖花人在深巷、在地铁口卖起了杏花。

蔷薇开得稍迟,它们喜欢长在上班的小路上,若是早醒,可以见到蔷薇花堆聚了一地,任谁也不忍心踩踏。

除了有花,细雨后,湖边的柳树也结出了米粒大小的叶芽,随风摆荡,如绿雨落下。

惊蛰,春天有声音

自东边的天空隐隐约约传来隆隆声响,冬眠的蛇虫一下子活跃了起来。鸟儿从早叫到晚,黄鹂灰雀,还有叫不出名儿的,“叽叽喳喳”,从这树飞那树,声音细碎婉转,它们好像很喜欢这个季节。

惊蛰时节,天空一日蓝似一日,冻土开始融化,燕子飞回正忙着衔泥筑巢。溪边的细沙发出团团暖气,鸳鸯躺在沙洲上静静睡着,一动不动。布谷鸟也睡醒了,“卟咕卟咕”,却叫得树儿发了芽。

还有很多出壳的小鸡,穿着毛绒绒的黄羽衣,被人们托在手上。湖中的黑天鹅也要出动了,带着它的崽崽,阵容甚是庞大,在水面上浮来游去,好不惬意。

惊蛰,春天有生机

惊蛰这一天,从南至北,各人有各的快活。或因脱下了厚重的羽绒服而高兴,或觉春风让砚池的墨水解冻而心生暖意,或惊讶于菜市场早有野菜大把大把地上市......

江南人惦记腌笃鲜,春雷一响,仿佛同时听见了笋在泥土里钻出声响,吃春笋的日子,指日可待。岭南早已一片绿意,看到什么花都不觉得奇怪,唯一让外地人觉得惊讶的是守在木棉树下的人,排排坐。等新鲜的木棉花一落,老人迈着小碎步,小朋友风风火火,捡回家煲汤。三月的北京,山桃玉兰还没开满,但杨柳已鹅黄,有人已经戴着口罩出门放风筝了。但在关外,一切都还含苞未放,春还没来到。只是压在枝头的雪开始消融了,啪嗒啪嗒落在地上,瞬间化成了水。

今日惊蛰,东边天空响起一声春雷。这一响,种子穿透泥土破壳而出;这一响,黄鹂歌唱燕子归;这一响,桃花渐红柳叶绿,惊醒一个活泼泼,生萌萌的春天。而我们就像这春天一样,活得生动纯真。

春雷报春二十四节气话惊蛰(惊蛰春雷一声响)(4)

惊蛰 · 三种感悟

“惊蛰”两个字,包含更深层的涵义——顺时而动、应势而为;万物生长,奋发有为;戒骄戒躁,谨慎行事。这是人生的三大修行,也是惊蛰节气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惊蛰,顺时而动,应势而为

宋代张元干有诗云:“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惊蛰之后,温度升高,小动物都开始出来活动。而传说中的龙,也会逐渐苏醒。龙者,鳞虫之长。秋分之后,天气转冷,龙开始潜入深渊,默默等待春天来临。惊蛰时节,巨龙苏醒,在外界环境严峻的时候,就连龙这么强大的生物,在严寒之中也懂得委屈自己,收敛锋芒。

《周易》讲:“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越聪明的人,越懂得顺应自然,相机行事。所以,古人会在惊蛰这天,趁着雷声“蒙鼓皮”。让自己做的鼓,也能敲出几分雷霆之威。

惊蛰节气到来,家里的虫蛇多了,出来四处觅食。此时是驱虫的最佳时机,人们会手持艾草来熏家中四角,来驱赶虫蛇。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明智的人,会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采取不同的行动。时运不济,就默默蛰伏,积蓄力量;时来运转,则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这样的人,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进退自如,无往不利。

惊蛰,万物生长,奋发有为

《周易》中,惊蛰属于雷火丰卦,丰,大也,明以动。此时天地阳气旺盛,百虫纷纷醒来,万物茁壮成长,是一年之中最盛大丰盈的日子。

杏花、桃花次第盛开,黄鹂鸟开始鸣叫,蛰伏的鸠开始求偶。陶渊明说:“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惊蛰就如同是天地间的一声号角,唤醒沉睡数月的花草蛇虫。同时也唤醒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人们开始响应天地的复苏,开启一年的事业。

民间讲:“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时节,雷声开始变得频繁起来,每一次打雷都可以给土地带来大量的氮肥。此时养料充沛,是作物生长的最佳时机。所以家家户户在收拾土地,播种作物,盼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如果错过惊蛰,那么一年的收成都会受到影响。此时是田地里最热闹的时候,家家户户牵着黄牛,努力耕种,不敢有丝毫懈怠。

《周易》乾卦讲:“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此时最适合人们出来做事,一定会有丰厚的收获与回报。惊蛰唤醒了草木蛇虫,唤醒了农民伯伯去耕种劳作,也唤醒了我们去工作。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抓住春天的机会,全力以赴,挥洒自己的勤劳与汗水。不要偷懒,不要懈怠,开启一年的工作,开启一年的奋斗。请相信,梦想能到达的远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

惊蛰,戒骄戒躁,谨慎行事

惊蛰时节,阳气盛大,万物蓬勃向上,壮观而辉煌。但是也不能盲目乐观,过于自信。雷火丰卦的第三爻里讲:“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意思是虽然现在时机很好,还是有一定风险,必须保持谨慎。

惊蛰期间,天地升温迅速,但是雨水却没有那么多。非常容易发生春旱。农民需要时刻警惕,及时灌溉,防止作物减产。蛰虫复苏,病毒和细菌也逐渐增多,春季流感必须足够重视。

为了让这一年的生活顺顺利利,不惹麻烦。惊蛰时节,各地会有“祭白虎”“打小人”的习俗。传说白虎之神为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时分出来觅食,遇到的人,一年之内诸事不顺。所以人们买来纸老虎,用肥猪血祭祀,让它不能再说人是非。以此保佑自己的前程发展。打小人则起源于拍虫,人们在这天拿着木拖鞋拍打纸公仔。希望可以拍掉一年的霉运,一年的不顺。

《周易》中的履卦里讲:“履虎尾,不咥人,亨。时刻保持警惕,就像跟在老虎身后一样小心谨慎,才能亨通顺利。人生就像下棋,一着不慎,就能满盘皆输。不要得意,不要放肆,心存敬畏,戒骄戒躁。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小心慎重,才能减少失败,规避祸患。

春雷报春二十四节气话惊蛰(惊蛰春雷一声响)(5)

今日惊蛰,万物惊醒。

虽都是微小模样。

然而一朵花的醒来,

才会有另一朵花的绽放,

才会有一个春天的繁盛。

别看当时希望微小,别看最初惊喜纤弱,

心怀向往,便会遇到美好明天。

惊蛰已到,花会开好,

桃李春风一杯酒,敬这大好春光!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