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看懂炉温曲线图(炉温曲线分析)

如何看懂炉温曲线图(炉温曲线分析)在此温区段锡膏中的松香溶解 和未完全挥发的溶剂一起使锡膏变成流动状态 并向四周扩散;此段温度需视不同产品的特性而进行调节.如有密脚IC的产品 需将该段的时间缩短 以防止IC连锡;要是炉后出现假焊较多 可将其时间加长一些T2: (100-150℃) 2.让元件缓慢升温 减少大小元器件之间的温差 特别针对大尺寸异型元件 如电源板上常用的陶瓷变压器及LCD 主板上208PIN等大IC 3.防止元件的受热冲击 对PCB 变形、元件内裂等有帮助 4.防止锡膏飞溅 而产生锡珠

如何看懂炉温曲线图(炉温曲线分析)(1)

如何看懂炉温曲线图(炉温曲线分析)(2)

锡膏的焊接过程

T1: (20-100℃)

此温区段的升温速率通常控制在1℃-3℃秒之间 其目的是:

1.挥发锡膏中的低温溶剂(锡膏调和剂 对焊接不起作用)

2.让元件缓慢升温 减少大小元器件之间的温差 特别针对大尺寸异型元件 如电源板上常用的陶瓷变压器及LCD 主板上208PIN等大IC

3.防止元件的受热冲击 对PCB 变形、元件内裂等有帮助

4.防止锡膏飞溅 而产生锡珠

T2: (100-150℃)

在此温区段锡膏中的松香溶解 和未完全挥发的溶剂一起使锡膏变成流动状态 并向四周扩散;此段温度需视不同产品的特性而进行调节.如有密脚IC的产品 需将该段的时间缩短 以防止IC连锡;要是炉后出现假焊较多 可将其时间加长一些

T3: (150-180℃)

在此温区段锡膏中的助焊剂对PCB焊盘和元件焊端进行润湿 清除表面氧化层为焊接作准备.此段温度要根据不同产品和锡膏的特性进行调节.如炉后BGA 气泡较多的情况可以将此区的温度和时间调为上线 又如炉后残留较多可将此区温度的时间稍加长 常规无特殊元件者可以取中间值即可.

如何看懂炉温曲线图(炉温曲线分析)(3)

T4: (180-220℃)

此温区段为焊接预备段 此段的升温率建议控制在1℃-3℃/秒之间 时间10-20秒左右.如果时间长即为加长活性区的时间 加速助焊剂的挥发之至回流区时锡膏干化 活性不够 BGA 锡球氧化 易造成虚焊、空洞、短路等不良.但如果升温太快 表面张力增大同样会造成立碑等不良.

T5: (220℃以上)

进入此温区段后锡膏快速熔解,并润湿焊盘,随着温度的提高,表面张力降低,锡膏爬升到元件脚的一定高度 形成焊点.普通元件最高温只要高于熔点(183℃:Sn63/Pb37、217℃:SAC305)30℃左右即可 时间60秒左右 当然还要视PCB 的厚度、大小 元件的多少而定.但对于BGA QFN 208 pin 等大IC 时则要看产品的良率而定 此时如果想调解温度来提高产品的品质而把温度调高1℃- 2℃ 效果不会明显 5℃以上才会真正体现他的作用 当然焊接时间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冷却:此温区段大多数是不可调节的,只是根据回流焊的结构不同会有一些差异.需要了解的是降温速度越快 焊点越坚固(机械强度越大);但容易造成元件和焊点出现裂痕

如何看懂炉温曲线图(炉温曲线分析)(4)

优点: 缺点:

1.爬锡能力强 1.宜造成密脚IC连锡

2.适合可焊性差的PCB 2. 造成助焊剂过量挥发影响焊接

3.适合有BGA的产品 3.容易产生锡珠

4.容易造成立碑

特性:

1.升温较慢、恒温时间短、进入焊接速度慢,曲线呈“帐篷”型

1. 此种温度曲线适用于有较多密脚IC、元件密集度较高的产品(如:DVD解码板、数码相机、MP4等)

2. 可以减少锡膏内的助焊剂挥发 以确保焊接时有足够的助焊剂起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焊点

3. 对助焊剂含量较少的锡膏比较适用

如何看懂炉温曲线图(炉温曲线分析)(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