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鸟怎么对待养父母(她是一只杜鹃鸟啊)
杜鹃鸟怎么对待养父母(她是一只杜鹃鸟啊)村里人孩子都多,衣服一直是大的穿了给小的,很少有人做新衣服,记得当初有个顺口溜叫‘老二!老二!专捡破烂!’就是形容的这种场景。但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杜鹃从来没有穿过哥哥,姐姐的衣服。八十年代的农村,水果从来都是奢侈品。用麦子换一袋苹果,那香味能馋的小孩睡不着觉。苹果用透明的塑料袋装着,外层的一圈又大又红,里面的或青涩或有斑点。杜鹃手里的苹果永远是又大又红的。一天,田叔拉砖回来,怀里抱回来了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女婴。就是后来的杜鹃。(不是真名,我们就暂且叫她杜鹃吧。)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孩,杜鹃从小得到了全家人的宠爱,可以说是在爷爷奶奶的后背上长大的。稍微长大一些,从未与人争执过的田叔因为邻居小孩调侃杜鹃是捡来的野孩子就脸红脖子粗的跑到人家去理论。等到上学的年龄,哥哥、姐姐手拉手的送进教室。小小的杜鹃在家人的溺爱下养成了自私、跋扈的性格。
她是一只杜鹃鸟啊——田叔对啃老养女儿的无奈哭诉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田叔一家在村里属于小康家庭。父母健在,妻子温柔贤惠,帮他生了两儿一女。一家人都很和善,和四乡八邻从未有过争执和矛盾。
田叔家有辆四轮拖拉机,平日里以给砖厂拉砖为生。虽不能大富大贵,相比土里刨食的乡亲们手头却要活泛的多。
田叔性格比较随和,平时里谁家拉个化肥,运个粮食之类的活都很乐意给人帮忙。人缘好、家境好、性格也好的二叔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一天,田叔拉砖回来,怀里抱回来了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女婴。就是后来的杜鹃。(不是真名,我们就暂且叫她杜鹃吧。)
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孩,杜鹃从小得到了全家人的宠爱,可以说是在爷爷奶奶的后背上长大的。稍微长大一些,从未与人争执过的田叔因为邻居小孩调侃杜鹃是捡来的野孩子就脸红脖子粗的跑到人家去理论。等到上学的年龄,哥哥、姐姐手拉手的送进教室。
小小的杜鹃在家人的溺爱下养成了自私、跋扈的性格。
八十年代的农村,水果从来都是奢侈品。用麦子换一袋苹果,那香味能馋的小孩睡不着觉。苹果用透明的塑料袋装着,外层的一圈又大又红,里面的或青涩或有斑点。杜鹃手里的苹果永远是又大又红的。
村里人孩子都多,衣服一直是大的穿了给小的,很少有人做新衣服,记得当初有个顺口溜叫‘老二!老二!专捡破烂!’就是形容的这种场景。但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杜鹃从来没有穿过哥哥,姐姐的衣服。
杜鹃的爷爷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了,作为从小被爷爷奶奶宠大的孩子,她第一次露出了凉薄的本性。葬礼上,无论亲戚,邻居如何劝说,杜鹃始终没有留下一滴眼泪。父母只当她年龄小,不懂事。
有一年冬天,杜鹃偷偷跑去村口的小河边溜冰,失足踩裂了冰面。前来寻找杜鹃回家吃饭的二哥扑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艰难的把她推到了岸上。上岸后的杜鹃一溜烟跑回了家里,只留下二哥在河里挣扎。家人看到浑身湿透的杜鹃急忙帮着换衣取暖,待到杜鹃安置好以后才想起二哥没回来。等到家人来到河边把他救出来之后,因为在在冰水里待的太久二哥发了几天的烧,自此留下了智力低下的后遗症。杜鹃对此事只字未提,只是平日里对弱智的二哥多有嫌弃。
因为成绩不好,杜鹃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在家,也曾跟随村里的同龄人一起去广东打过工。却受不了工厂里的约束,把从家里拿的钱花完之后就回来了,之后一直再未出去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媒人介绍相亲。杜鹃不是嫌对方长的差,就是怨别人家境不好,久而久之,媒人也就不在上门了。
田叔两口子年龄渐渐大了,哥哥、姐姐都已成家另过,家里只留下弱智的二哥和杜鹃。成年后的杜鹃常年待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稍有不如意,便甩碟打碗,破口大骂。
直到有一天她的亲生父母寻来之后,得知自己是因为超生才被寄养在田家的,父母都是城里的退休官员。杜鹃对养育自己几十年的田叔夫妇再无半分留恋,一天天盼着早日进城享福。却不知亲生父母已经患癌,弥留之际想起当年送出的女儿才来探望一番,根本无力接她回城。
进城受阻的杜鹃把怨气都撒到了养父母身上,年迈的田叔夫妇看着养育多年的女儿,唯有含泪叹息,只盼着她能早些嫁出去,也好让自己夫妇俩和弱智的儿子过的轻松一点。
写在最后:常言道惯子如杀子,父母之于儿女的爱是无私的,在给予物理条件的同时,精神教育也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