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类文明的第四次浪潮(文明加速器)

人类文明的第四次浪潮(文明加速器)(PreliminaryDiscourse)后来成为启蒙运动的行动宣言。它列出启蒙运动的重要名人,并指出培根、笛卡儿、牛顿、洛克都是“人类应当追随的重要天才”,这些天才的协助让人类得以克服“大量偏见”,推翻“盲目的崇古思维”,谨慎搜集各种事实,最后得以抛弃一切宏大的思想体系。在一七五一年开始陆续问世的《百科全书》中,有很多文章都将该时代称为“充满智慧之光”的“哲学世纪”。约莫二十年后,另一位作家更热情地说这个时代的“理性帝国,每一天都不断扩大着疆域”。后来这个想法成了卢梭的哲学基础,不但让他与伏尔泰和狄德罗身边的知识分子不再志同道合,而且似乎直接与这些人对立起来。在十八世纪中叶,伏尔泰以及许多人都声称世上有一些地方已经“受到高度启蒙”。事实上,正如某位历史学家所言,启蒙知识运动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当时的人们“认为自己活在一个开明的时代”。

前言

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潮可以说是人类集体文化里非常璀璨的一环,它由众多思想家的主张或论点构成,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有仰慕、有攻击、有交流,正是如此精彩纷呈的雄辩和融合,开启了启蒙时代的伟大序幕。

早期的卢梭,可能会觉得死后能够与伏尔泰葬在一起相当光荣。当他三十出头时,伏尔泰五十出头,卢梭相当钦佩这位长辈写的作品,在一封写给伏尔泰的信上满是溢美之词。

卢梭一开始与《百科全书》的作者群似乎处得很好,他受邀撰写音乐的条目,还跟狄德罗交上朋友。一七四九年的某一天,他前去探望因颠覆性文字下狱的狄德罗的途中,觉得头晕便坐在树下休息,此时突然出现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天启。

卢梭看见一张第戎科学院(Academy of Dijon)的竞赛广告,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知道答案。学院的题目是:「艺术与科学的复兴是否有助于道德净化?」卢梭认为文明社会是破坏一切美德的元凶。当时的知识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例子,这些知识造成的伤害总是大于帮助。

后来这个想法成了卢梭的哲学基础,不但让他与伏尔泰和狄德罗身边的知识分子不再志同道合,而且似乎直接与这些人对立起来。

在十八世纪中叶,伏尔泰以及许多人都声称世上有一些地方已经“受到高度启蒙”。

事实上,正如某位历史学家所言,启蒙知识运动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当时的人们“认为自己活在一个开明的时代”。

人类文明的第四次浪潮(文明加速器)(1)

一、开启哲学思潮的百科人物词条,启蒙时代重要人物的出场。

在一七五一年开始陆续问世的《百科全书》中,有很多文章都将该时代称为“充满智慧之光”的“哲学世纪”。约莫二十年后,另一位作家更热情地说这个时代的“理性帝国,每一天都不断扩大着疆域”。

(PreliminaryDiscourse)后来成为启蒙运动的行动宣言。它列出启蒙运动的重要名人,并指出培根、笛卡儿、牛顿、洛克都是“人类应当追随的重要天才”,这些天才的协助让人类得以克服“大量偏见”,推翻“盲目的崇古思维”,谨慎搜集各种事实,最后得以抛弃一切宏大的思想体系。

笛卡儿开创了重要的怀疑态度(虽然他对于“先天”的概念有点偏离正轨);牛顿让自然哲学拥有稳固的实验基础;洛克则指出心智的运作机制与极限,对哲学做出牛顿等级的重大变革。

不过达朗贝尔倒是对莱布尼兹褒贬参半,虽然他以卓越的方式证明许多问题的“过去所有答案都不够适当”,但却“不仅满足于提出怀疑,而是希望消除一切怀疑”,结果在还不成熟的时候,就自己造出了一个宏大思想体系,里面有很多概念都不太可信,对人没什么帮助。

人类文明的第四次浪潮(文明加速器)(2)

《百科全书》中的“哲学思想家”(Philosophe)条目,更是进一步说明了这些抱持怀疑的思想家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对人们的价值。这个条目将现代的“哲学思想家”与古代那些“愚蠢地想要拒绝心中激情”的斯多噶智者拿来对比。

真正的“哲学思想家”即使听从理性的引导,也不会试图消除自己的情绪,他们知道这种事不可能成功,所以反而会努力不被情绪控制,从情绪中获得益处,寻找利用情绪的合理方式。

人类心智的弱点一直是这些“哲学思想家”关注的核心。他们景仰的先进洛克,以及贝尔与休谟这两位他们的后辈也都一直不断关注着这个核心。

有鉴于此,如今把这些人的全盛时期称为“理性的时代”(the Age of Reason),其实有误导之嫌。

人类文明的第四次浪潮(文明加速器)(3)

从宗教保守派的观点来看,哲学思想家这样的人的确过分强调理性,经常在不该提问的领域提出难解的问题,因而侵犯了信仰的领域。但在哲学思想家眼中,他们的问题应该都是必须提出的合理问题,而且他们提问时都知道人类的智力有其极限。

照这样看来,他们的时代应该换上一个不那么时髦,但比较切中要旨的名字,叫做“努力变得更讲道理的时代”(The Age of Trying to Be More Reasonable)才对。

哲学思想家之间的共通性,是讨厌人们过分尊崇传统、正统观念、圣经经文以及宗教教条,因为这些已被证实阻碍知识进步,妨害人类幸福。

二、开启科学新进程,哲学思潮让神学不再妄图干预医学。

举例来说,他们发现牛痘似乎对天花有用,便开始推广接种牛痘。伏尔泰在这个运动中有很大的贡献。但这个新疗法在当时遭到大量的神学方面的反对,这些认为它干预了上帝的意志,从而降低人类对上帝的敬畏。

在一七二零年代的法国、英国和新英格兰殖民地,宗教保守派都认为天花是件好事,因为上帝随时可以用天花来惩罚人们的罪,人们就会敬畏上帝。

不过英国对于接种的接受度倒是比法国好一些:当伏尔泰指出它可以拯救成千上万法国人的性命时,有人就用“只有被英国那种荒谬说法影响的无神论者,才会为了不确定的效益,去伤害我们的国家”这样的话来试图劝阻他。

的确,当时接种的科学效力并不像伏尔泰想的那么稳固,与日后取代它的疫苗接种不同,反而有一定机率让原本不会得到天花的民众染病。某些在法国反对接种的人是科学组织成员,这些人的反对不无道理,但伏尔泰与那些“哲学思想家”的观点也同样有力:他们认为在文明社会中,神学不应该干涉医学。

人类文明的第四次浪潮(文明加速器)(4)

那些法国启蒙时代的名人,虽然都向往新的思维方式,却经常在许多主题上意见相左,例如宗教。霍尔巴赫男爵和(晚年的)狄德罗是无神论者,而伏尔泰与大部分的成员却依然相信上帝。

在政治立场上,这些人的差异也很大,几乎没有任何政治系统或政府体制,能够获得他们的广泛支持,在政策意见上也没有共识。伏尔泰甚至并不认可自己提出的政治方案。某些“哲学思想家”热衷于推广商业,某些则认为大量农业的社会比较安定。某些人提倡公众教育,某些人则不认为这有什么意义。

如果我们将“启蒙”的意义进一步扩大,不要仅限于“哲学思想家”与相关人士的行为,那么启蒙时代的意见多样性甚至会变得更高。

广义的“启蒙”是一个有点难以清楚划界的知识运动,世界上许多不同角落的先进思想家都是其中的成员。

在典型的“启蒙时代”文选里面,最老的作家生于十六世纪晚期,最晚作家的直到一八三零年代依然活着。当然,这种膨胀版本的启蒙时代概念,会让人一不小心就误解里头的思想家。即使只是有些人的想法出现错误或瑕疵,整群人还是会被粘贴同样的标签。

人类文明的第四次浪潮(文明加速器)(5)

、文明加速器,哲学思潮给我们带来的是“未来”!

其实,知识分子并没有建造哪座高架渠、铺设任何道路,或是酿造葡萄酒。

他们更多的贡献是在健康与教育方面,尽管很难找到有哪些书直接促成公共利益的提升。

但启蒙运动最确实的贡献是削减了宗教权威的力量,让宗教不那么容易干预人民的生活,甚至结束人的生命,并促使宗教之间彼此容忍、促进科学进展,以及逐步拆解那些过于封建而太不民主的政治制度。

虽然我们很难知道哲学家实际上对这些事情有多大影响,但只要了解整个哲学史,便不难发现,他们的思想确实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加速器。

如果笛卡儿当初没有找那个路人一起解答弗莱明语的谜题,没有做那个“伟大科学”栩栩如生的梦,世界会变得怎样?

如果莱布尼兹当初接受了大学教职,没有在欧洲到处跑,没有一直生出各种点子,对各地领主推销他的计划,世界会变得怎样?

如果休谟的商人生涯一切顺利,牛津大学没有拒绝颁给洛克医学博士学位,霍布斯也没有对伽利略的研究成果过度乐观,没有迷上欧几里的几何学,世界会变得怎样?

或者,如果史宾诺沙一辈子待在犹太集会堂,世界又会变得怎样?

......

人类文明的第四次浪潮(文明加速器)(6)

结语

在哲学里,我们这个世界也许不是最好的世界,但正是因为这些探索先锋的努力,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充满知识冒险的场域,这些先贤让我们如达朗贝尔所言,变得没有那么无知。

不得不说,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话,哲学的力量确实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它让人类在科学的道路上得以缓步前进,不再被宗教和意识束缚,也替科学和发展找到了理论依据,让科学得以被更多的世人所接受。

参考资料:

《启蒙的时代》

《理性时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