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窑形制特征是什么(简析安徽省古陶瓷窑口绩溪霞间窑)
古代陶窑形制特征是什么(简析安徽省古陶瓷窑口绩溪霞间窑)1、窑址考古的类型学考察一、霞间窑概况5、6:宣城市博藏霞间窑青釉执壶图一 绩溪县霞间窑执壶本文就霞间窑的概况及其研究进展予以小结回顾,与业界同仁共榷。
安徽省位于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与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为邻。处于南北各大陶瓷生产区域的环绕区,其瓷器生产深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五代至北宋时期,是安徽瓷业生产的鼎盛时期。随着城市建设开发和考古挖掘的进展,皖南地区一些古窑口逐渐走进世人的视野,无论是歙县竦口窑、绩溪霞间窑、泾县琴溪窑、窑头岭窑、繁昌窑,都各具地方特色和历史渊源,又密切关联。
1、2: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馆藏
3:1993年霞间窑窑址发掘出土
4:芜湖市博物馆藏霞间窑青釉执壶
5、6:宣城市博藏霞间窑青釉执壶
图一 绩溪县霞间窑执壶
本文就霞间窑的概况及其研究进展予以小结回顾,与业界同仁共榷。
一、霞间窑概况
1、窑址考古的类型学考察
霞间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县城西北约2公里的高迁乡霞间村,因发现地而得名“霞间窑”(或称作“霞涧窑”)。窑址分布在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几座土墩和小山斜坡上,那里丘陵起伏,窑址分布密集。已发现五处:姑嫂塘、对面窑、栗树山、十亩园和黄金坦。自霞间窑发现后 该县又相继发现了巷口、湖里、梅树坦、孔灵等窑址。这些窑烧造的产品与霞间窑产品大同小异。证明这里当时的制瓷业极为繁荣。2005年绩溪县政府对绩溪西区进行开发,黄金坦、栗树山、陈家湾三处窑址被完全破坏,现存对面窑和姑嫂塘保存完好。霞间窑1984年发现,1986和1989年分别公布为县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的研究也相继出现。
1993年窑址发掘出土的执壶
1993年窑址发掘出土的酱釉、青釉碗
图二 霞间窑瓷器不同器形、釉色
霞间窑开创于五代,延续到北宋。均竖向修建在土丘上,属龙窑系。文化堆积层1—2米不等。其产品器形、釉色种类繁多(图二、图三),也有少量的陶器。瓷器以青瓷为主,兼烧一些酱黑釉、酱黄釉以及绿釉瓷器。青釉釉质光洁细腻,釉层厚薄均匀,胎釉结合紧密,绝大多数为青中泛灰,部分器物满布细碎开片。少数翠青的釉色最佳,甚至可以秘色瓷相媲美。基本为内外满釉,底部施釉,足跟处露胎,应为先刮去足跟的釉再入窑烧造。瓷胎质地细腻、结构致密,胎中无明显杂质,胎色为各种程度不同的灰色,火候较高。器型有碗、执壶、盘、盏、钵、盆、罐、瓶等,以执壶和碗为大宗。壶分葫芦形、瓜棱形和平素三种,基本型制为喇叭口、长颈、溜肩、弧腹或瓜棱腹,流长而弯曲,扁直柄。碗、盏分为花口、花口瓜棱和平素三种。底部绝大部分为圈足,部分壶为卧足,个别饼形底。装饰以素面为主 一些碗、盘口沿刻成葵花式 壶身瓜棱里偶尔填刻有镶嵌,壶嘴或把手下部也会有镶嵌简单,壶柄外侧饰竖条刻划纹或花纹,并有“頭色瓶”或姓氏等字样(图四)。
霞间窑青釉双系罐
宣城市博物馆藏霞间窑双系瓜棱罐和钵
图三
1993年窑址发掘出土执壶和底部圈足
霞间窑花口盏和底部支钉
“头色瓶”执壶及其卧足
1993年窑址出土壶柄和垫具上的字迹及纹样
图四
制法均为轮制,器物底部或器壁留有轮旋纹,绝大多数器物用窑柱支烧,部分碗、盘等用匣钵装烧。碗与碗之间用5至9个长条支钉托起,痕迹明显。霞间窑址发现的标本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种柄上印有铭文的执壶,除几件壶柄上自名有“頭色瓶”文字的执壶,还有很多柄上印有“汪”、“周”、“牛”等署名的执壶,这类署名也大量见于窑柱上。“頭色瓶”的发现证明,陶瓷作为工艺门类的一种,在唐宋也采用了和其他物品相同的分类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一直沿用了下来,后来的景德镇陶瓷业也一直用“上色”、“中色”来对陶瓷制品加以区分。[1]而这种“頭色”是否也来自越窑的“秘色”就非常令人深思了。
2、近年在安徽省发现的疑似霞间窑器物
(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8-安徽卷》记载。图五(1)青釉瓜棱执壶 卷沿,喇叭口,圆肩,长曲流,片状柄,,柄外侧有“上大”二字,鼓腹,压印瓜棱,矮圈足。淡青黄色釉,匀净光润,施满釉,底足无釉。2004年繁昌县文德亭宋墓出土,繁昌县博物馆藏。图五(2)青釉葫芦形执壶 敛口,杯形上腹,细束颈,圆肩,长曲流,球形腹,平底,青灰色釉泛黄,釉薄而均匀,施满釉。1998年铜陵县钟鸣镇金龙村宋墓出土,铜陵市文物管理所藏。[2]
图五 执壶(1) 图五 执壶(2)
(2)1984年对泾县琴溪乡陶窑村古窑址的两次调查,其中的Ⅲ式碗(图六),敞口外撇,口部为五瓣葵花式,器外壁向内压印出五道“筋”。口部以下斜直收到底。大平底,圈足内旋削较深,内外底均有托珠痕,五至七枚不等。[3]
图六 花口碗
(3)1988年安徽望江县翠岭乡城西村发现一座墓葬,出土青瓷执壶一件,侈口、筒颈,呈喇叭形,溜肩,深腹,呈椭圆形,圈足,肩上置弯流,一侧有执柄,通体施青釉(图七),同出的有盘口壶、瓷枕、方铜镜等。执壶与湖南资兴宋墓[4]出土的青瓷壶造型、釉色完全相似。从钱币等看,该墓年代下限应是北宋晚期。[5]
图七 执壶 图八 执壶
(4)2004-2006年的沿江高速公路铜陵段发掘的墓葬材料中,联丰取土场M3出土一件执壶(M3:7),器体较高、喇叭口、长圆弧腹、矮圈足、流向上高翘,执手扁平,器腹有5道竖刻压纹,呈瓜棱状,黄釉,较易脱落。口径10、圈足直径7.6、高22.5厘米。从墓葬出土器物观察时代应为五代时期。(图八)[6]
(5)2008-2009年对繁昌县新港镇荷圩村的16座墓葬进行发掘[7]。其中M8:1为一件瓷执壶,喇叭口、圆唇、长颈、瓜棱形腹,圈足,肩颈间安一扁平把手,管状流,流较长向外弯曲。青灰胎,施青绿釉,釉色略泛灰,器内施釉至颈下,器外通体施釉圈足足底刮釉,釉面光泽莹润。腹部压印六道竖向凹槽,分成六等分,形成瓜棱。口径10、底径6.8、通高22.2厘米。(图九)
图九 青釉执壶 图十 青釉执壶
M15:9青釉执壶,喇叭口、圆唇、长束颈、溜肩、腹内收,圈足、足底下微凸,肩颈间安一扁平把手,把手外侧压印一曲槽,流较长向外弯曲,青灰色胎,胎体较厚重,青绿釉,釉色青中泛黄,器内施釉至颈下,器表施釉至足底,底未施釉,釉面粗糙有气泡。口径10.4、腹径12.4、底径7、通高22.4厘米。(图十)
M3青白瓷碗、白瓷花口碟同出,M10出土卷唇玉璧底白瓷碗,M3、M8、M10为唐代晚期至五代时期;M15白釉瓷碟、白瓷碗、葵花型白瓷碟、梅花青白釉瓷碟同出,上限年代为五代交泰元年。
(6)2010年,为配合高铁项目,对繁昌县峨桥镇茶亭村民组的茶亭遗址进行发掘,[8]清理的宋墓出土遗物中,有长颈执壶一件(M4:1)(图十一),青瓷,圆唇,略侈口,长颈,鼓腹,圈足,胎白,底部无釉,六道瓜棱,把残,长流且外曲,口径11.4、高23.7、底径7、最大腹径13.6厘米。
图十一 青釉执壶
青瓷瓷碗一件(M4:2)(图十二),尖唇,敞口,弧腹,圈足,釉色均匀,胎灰,底部无釉。碗内底部也存有一圈浅凸棱。口径12.6、高4.4、底径6.5厘米。
图十二 青釉碗
白瓷碗一件(M4:5)(图十三),尖唇、侈口、斜腹、圈足,釉色均匀、细腻、胎白、底部无釉。碗口沿一周有浅的花瓣痕迹,将碗五等分,圈足略外侈。口径12.8、高3.4、底径8厘米。此碗胎质造型和霞间窑碗极为相似。
图十三 白釉碗
(7)青釉卷口小罐(图十四),高8厘米,口径8.1厘米,底径5.9厘米。器物小巧,形如小缸,广口,卷唇,圆鼓腹,假圈足。胎体很薄,胎质细腻而坚实,胎色青灰,通体内外均施青釉,釉面较为光洁,釉层薄而均匀,有开片纹,有脱釉现象,足底有粘砂,为入窑垫烧的痕迹。1971年安徽省绩溪县基建中出土,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此外,不同的器形还有1993年霞间窑窑址发掘出土的碗式洗(图十五)等。
图十四 青釉小罐
图十五 碗式洗(1993年窑址发掘出土)
3、研究现状
通过目前研究来看,学者们一方面总结出霞间窑器物大致的面貌特征,另一方面对霞间窑瓷器的来源、运输等做了分析,推测霞间窑的直接来源是越窑,与湖南窑口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辉柄认为绩溪窑、泾县窑等与歙县窑同属于一个系统,受浙江越窑的影响,除了装烧方法完全相同外,瓷器的造型也相差不多。[9]
李广宁等认为,皖南瓷器主流为本身固有的越窑系青瓷风格,同时也融入北白瓷系统的成分。皖南的霞间窑等是由新安江的支流入新安江穿天目山向东入富春江又入钱塘江到达杭州或宁波港出海的。[10]
阚绪杭在1993年5月对皖南的四座青瓷窑址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了霞间窑的面貌。总结出霞间窑群的几座窑口均以烧制青瓷器为主,同时也烧造酱黑釉、酱黄釉以及绿釉瓷器,还有一些无釉的生烧器。青釉器釉质细腻、滋润,釉层厚薄均匀,胎釉结合牢固,几乎不见脱釉现象。釉面光洁度好,满布细碎开片,釉色以少数翠青色最佳,绝大多数为青中泛灰。器形有碗、壶、盘等。代表性的棱形大碗与竦口窑C型碗相同,同湖南衡阳窑Ⅲ式碗相似。B型鼓腹壶与湖北鄂城梁子湖窑和湖南衡阳窑Ⅱ式壶类同。酱釉釉质显得粗厚,釉面光洁度较差,酱黑釉显得釉质浓,带黄色斑点,一般胎釉结合比较牢;酱黄釉釉质显得薄,带黑色斑点,一般胎釉结合不牢,绝大多数都有脱釉现象,器形碗、壶为大宗。绿釉不翠,多灰或灰黄色,釉较细腻,釉面光洁度较好,釉层厚薄适中,胎釉结合较牢。器形有罐、盆等。[11]
图十六 绩溪县霞间窑遗址出土的执壶
1993年11月至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绩溪县霞间窑古瓷窑遗址,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发现五代至北宋窑炉一座,出土瓷器50余件。(图十六、十七)[12]
绩溪县霞间窑发掘现场 霞间窑发掘整理的器物
窑址发掘出土的碗
图十七 1993年的发掘
李广宁、叶润清也认为竦口、霞间、琴溪三窑五代时的青瓷器釉色纯正均匀,不甚光亮,与越窑产品类似。喇叭口执壶,腹部常有瓜棱;五瓣葵口式碗盏,腹部出筋,圈足外撇。这些都是越窑的风格。五代时,上述地区为南唐所辖,经济繁荣、地近浙江,瓷器受越窑影响是很自然的。北宋中晚期,绩溪霞间窑和泾县瑶头岭、窑峰窑遗址堆积中,都发现了大量的黑釉瓷器。器形主要为盏。霞间窑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器形较大、胎体较厚重的黑釉筒状器物,似为拍鼓之类,因标本过于破碎无法复原,难以确定器形。绩溪霞间窑、歙县竦口窑和休宁岩前窑的瓷器外运是靠新安江进行的。[13]
二、霞间窑与宣州窑、越窑等窑口的关系
霞间窑因地理位置等原因,除了受越窑、宣州窑、长沙窑等窑场影响之外,在釉色、釉相上与衡山窑场的五代青釉产品极接近、工艺渊源或颇深, 而一些特殊装饰工艺则可能与山西浑源窑甚至高丽瓷或有所关联。
1、与宣州窑的关系(图十八)
酱褐釉双系罐(1993年发掘出土)
酱褐釉执壶
县碗冲窑器盖 霞间窑址发掘器盖
图十八
霞间窑位于古宣州范围之内,目前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属于宣州窑范畴。将古宣州大范围内存在宣州区窑群(包括东门渡等)、繁昌窑、泾县窑口、霞间窑等窑址都归为宣州窑,即广义宣州窑。例如,杨玉璋、张居中认为宣州窑应属于唐宋时期的窑址,目前古宣州境内已发现的唐宋时期窑址包括休宁岩前窑、歙县竦口窑、绩溪霞间窑、泾县琴溪窑瑶头岭窑窑峰窑及繁昌县繁昌窑。[14]也有人认为霞间窑受越窑影响深重,应归于越窑系。还有将碗冲窑(烧制单一的青釉瓷,产品以碗为主,碗均大圈足,折沿和叠沿,执壶流嘴与霞涧窑相同,烧造年代约在唐末到五代。)与皖南的其他三个窑口(休宁岩前窑、歙县竦口窑、绩溪霞涧窑)分割开来,分属宣州和歙州之地,后者统称为歙州窑,前者是宣州地区继繁昌窑、宣州官窑之后又一代表性窑口。[15]本文赞同将霞间窑归入广义宣州窑,因为从总体全貌上来看,它不仅仅只是人们头脑中那种单一的受到越窑影响的青釉产品类型,而是在器形、釉色和烧造工艺上还有很多与宣州窑相类似的因素。其青釉、褐釉、酱褐釉等釉色基本相似。上图窑址发掘的罐最能说明问题。
2、与越窑的关系(图十九)
唐越窑青釉碗《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研究》
五代霞间窑青釉碗《皖南四处青瓷窑址的调查》
窑寺前窑址群出土的越窑碗残件
霞间窑花口碗残件
图十九
中晚唐之际,越窑结束初唐时期的沉寂再次走向繁荣,并在五代、北宋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形成庞大的窑系。从比较可以看出,同时期的瓯窑、婺州窑,由于胎土原料成分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胎釉色泽,加上政治经济等原因规模和产品质量均逊色与越窑,产品的形制、演变和烧造的方式却出奇的一致。各窑口均以撇口碗类为大宗产品,施釉内外壁及半露胎,烧造方式是以密集状泥点(托珠)垫烧。[16]而霞间窑产品也同样有此特点。托珠易从瓷器上剥落,但会留下泥点或凹痕,影响美观和实用。唐至北宋,越窑却一直采用这种方式装烧,从未间断。五代到北宋的霞间窑,托珠垫烧是最大的特点之一。从造型、釉色、工艺上来看,推测霞间窑的直接来源是越窑。此外,唐五代浙江纪年瓷的考古中四系罐和碗常成为组合出土,[17]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直到宋代形成斗茶习俗,霞间窑以执壶和碗为大宗产品,当时应该也以二者为组合,为茶具或酒器。
3、霞间窑瓷器镶白和堆泥工艺与高丽瓷(图二十)、山西浑源窑瓷器的工艺类同
霞间窑镶嵌工艺
霞间窑镶嵌工艺执壶
安徽省博物院藏高丽瓷罐镶嵌工艺
图二十
高丽匠人制作的青瓷品种主要有翡色青瓷和镶嵌青瓷等。有学者认为,翡色青瓷与浙江越窑青瓷关系密切,镶嵌青瓷则更具高丽本土特色。[18]目前高丽青瓷的起源问题,主要有:9世纪(即晚唐期)、10世纪中期(五代时期)、10世纪后期(北宋初期)等多种不同的观点。[19]因此,关于镶嵌工艺到底是来源于高丽瓷器,还是霞间窑影响到高丽瓷器,还需进一步探讨。但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两个窑场均起源于越窑。
此外浑源窑创烧于唐代 经历了宋金时期 在元代逐渐走向衰落。其最有名是黑釉剔花瓷和镶嵌青瓷。镶嵌青瓷器的出现与高丽镶嵌青瓷出现的时间相差不多 浑源窑的镶嵌青瓷的发现打破了“镶嵌青瓷”为朝鲜独有的说法。镶嵌青瓷在浑源窑烧制的瓷器中独占鳌头 体现了该窑最高的生产技术。[20]
4、与湖南窑场的工艺关联
衡州窑是以烧造青瓷为主的散布在湖南衡阳地区晚唐至宋代的窑口。湖南省博物馆藏五代衡州窑青釉碗、五代衡州窑青釉葵口碟,敞口或撇口、灰胎,胎体较薄,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有开片,裹足支烧,外底留有五个小圆点支烧痕等特点,与霞间窑碗特征极为相似。而在衡州窑窑址采集的北宋衡州窑青釉双流刻莲瓣纹执壶,除双流和莲瓣纹饰外,造型和霞间窑执壶也极为相似。
五代衡州窑青釉碗和葵口碟 北宋衡州窑青釉执壶
宣城市博物馆藏霞间窑执壶
图二十一
首先,越窑在唐至北宋时期品质高、名气大,各地青瓷窑口竞相效仿,衡州窑模仿越窑的千峰翠色和优美造型,造型上有花口碟、葵口碗、唾壶等,工艺上,吸收越窑的裹足满釉支烧。足跟垫烧法也同样在组跟上有数个条形垫烧痕。壶、瓶类通常刮掉足跟上的釉再入窑烧造。
衡州窑模仿越窑的特点对照图
越窑、衡州窑、霞间窑(1993年窑址出)足跟垫烧对比图
图二十二
此外,衡州窑因为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社会环境和窑业发展等原因来看,衡州窑与长沙窑一脉相承。在造型、制作等方面都极为相似。
图二十三 长沙窑、衡州窑、霞间窑执壶器形对比图
陈锐在《湖南省博物馆藏衡州窑青瓷初探》[21]一文中推断,霞间窑与衡州窑、长沙窑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各个窑口林林总总、个中历史关系扑朔迷离,由此可见,古代窑工的流动性和窑业的交流是频繁的。
三、小结
霞间窑是皖南地区五代至北宋时期的重要窑口,器物造型和烧造工艺在这期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霞间窑即受越窑影响,又受北方唐五代时期宣州区窑的影响,在烧造工艺上又与湖南青瓷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古代窑业的交流互动、窑工的迁徙往来,都是造成这种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因素。因此,判断一个窑口,不能以现代的行政区划人为的将窑口割裂开来,应该放在古代的社会地理环境和时空框架中去综合考察。
参考文献
——————————————
[1]陈洁:《秘色瓷新证》,《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研究》中国古陶瓷学会编,故宫出版社2013年10月版,13-22
[2]《中国出土瓷器全集8-安徽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
[3]李广宁:《泾县琴溪古陶瓷窑址调查》,《安徽文博》第5期,1985年,14-21
[4]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隋唐五代宋墓》,《考古》1990年第3期
[5]宋康年:《望江县城西村北宋墓清理简报》,《文物研究》第七辑,1991年,298-299
[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沿江高速公路安徽铜陵段墓葬发掘报告》,《文物研究》第17辑208-226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文物局:《安徽繁昌县荷圩墓群唐宋墓发掘报告》,《文物研究》第18辑2011年211-244
[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繁昌县茶亭宋墓发掘报告》,《文物研究》第18辑2011年245-254
[9]李辉柄:《安徽省窑址调查记略》,《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3期70-74
[10]李广宁、董家骥:《皖南瓷器考古的几点思索》,《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208-212
[11]阚绪杭:《皖南四处青瓷窑址的初步调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95年会论文集),1995年10-27
[12]《文物研究》第11辑,1998年380
[13]李广宁:《试谈安徽古代瓷器的生产与外销》,《文物研究》第四期1988年199-204;李广宁、叶润清:《安徽古瓷概述》,《文物研究》第8辑,1993年 211-223
[14]杨玉璋、张居中:《宣州窑及相关问题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18-21
[15]阚绪杭:《皖南四处青瓷窑址的调查》,《文物研究》第十期1995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95年会论文集》)10-27
[16]浙江省博物馆编:《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窑火遗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版
[17]浙江省博物馆编:《青色流年--全国出土浙江纪年瓷图集》,文物出版社2017年8月版
[18]马争鸣:《高丽瓷葩--杭州韩国两地高丽青瓷之对话》,《东方收藏》2014年第7期,26-31。
[19]任芳琴:《高丽青瓷的起源与中国越窑的关系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20]汤俊:《浑源窑瓷器艺术特征研究》,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21]陈锐:《湖南省博物馆藏衡州窑青瓷初探》,《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研究》中国古陶瓷学会编,故宫出版社2013年10月版,43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