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双碳战略数据(双碳情报站一周最新最热资讯速览)

双碳战略数据(双碳情报站一周最新最热资讯速览)✦ 商船三井正式敲定首批汽车运输船订单,将和招银金融租赁合作在厦船重工订造6艘7500车位LNG动力汽车运输船。日前,招银金融租赁已经与厦船重工签署了6艘7500车位LNG动力汽车运输船建造合同,每艘船造价约为8600万美元,6艘总价值5.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82亿元)。据悉,这6艘新船订单是中远海运特运船队扩张计划的一部分。●《厦门市“十四五”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正式发布。在防治方面,坚持从源头上防止船舶溢油、危化品泄漏及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压载水、化学品洗舱水和大气污染物等各类船舶污染物,采取有效措施全面降低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风险。在应急方面,立足实际,统筹谋划,满足不同污染风险源、不同海域的应急处置需求,覆盖组织指挥、监视监测、应急清除、风险管控等应急处置工作全过程,全面提升海上污染应急处置能力。活跃身影✦ 中远海运特运

双碳战略数据(双碳情报站一周最新最热资讯速览)(1)

政策&风向

● 欧洲能源转型智能网络技术与创新平台(ETIP SNET)公布《2022-2025年综合能源系统研发实施计划》,明确了到2025年的研发资助重点。该实施计划基于欧盟2021年7月提出的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目标,并考虑了近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能源市场的影响,强调需加速研发创新以促进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实施计划将投入10亿欧元围绕9大应用场景实施31项研发创新优先项目。

● 辽宁省人民政府官网正式发布《辽宁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支持沿海及远洋LNG动力船舶发展;加强能源输送储备建设,推进沿海地区条件成熟的LNG接收站项目等气源工程建设;聚焦海运等规模化场景应用,促进氢能商业化推广等。

● 近日发布的《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积极推进鄱阳湖氢能动力船舶应用。

●《厦门市“十四五”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正式发布。在防治方面,坚持从源头上防止船舶溢油、危化品泄漏及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压载水、化学品洗舱水和大气污染物等各类船舶污染物,采取有效措施全面降低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风险。在应急方面,立足实际,统筹谋划,满足不同污染风险源、不同海域的应急处置需求,覆盖组织指挥、监视监测、应急清除、风险管控等应急处置工作全过程,全面提升海上污染应急处置能力。

活跃身影

中远海运特运

正式敲定首批汽车运输船订单,将和招银金融租赁合作在厦船重工订造6艘7500车位LNG动力汽车运输船。日前,招银金融租赁已经与厦船重工签署了6艘7500车位LNG动力汽车运输船建造合同,每艘船造价约为8600万美元,6艘总价值5.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82亿元)。据悉,这6艘新船订单是中远海运特运船队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商船三井

与英国可再生能源公司Drax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打造一支风帆动力推进散货船船队。根据谅解备忘录,两家公司将研究部署第一代和第二代环保型散货船的可能性,用于运输Drax的生物质。第一代环保型散货船将使用商船三井的“Wind Challenger”技术,并将评估包括旋翼帆在内的其他技术应用。第二代环保型散货船将引入新设计,配备多个“Wind Challenger”硬翼帆以及其他环保技术,同时应用氨气、LNG和合成燃料等替代燃料,将排放量至少削减一半。

川崎汽船

公司日前宣布与阿联酋环球铝业集团(EGA)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开展研究和试点项目,以实现散货船脱碳。合作重点是开发和部署适合EGA在东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散运航线的船舶脱碳技术。解决方案可能包括风筝系统、替代燃料和二氧化碳捕获技术,这些解决方案目前都存在技术和实际挑战,包括技术不成熟、缺乏支持性基础设施等,导致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沪东中华

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1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开工。该船作为沪东中华承建的第二型双燃料集装箱船,是全球最新一代绿色环保、高效节能集装箱船。

中集来福士

7月20日,公司为荷兰Van Oord公司建造的大型风电安装船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由丹麦主流设计公司Knud E. Hansen设计,船总长176米,船宽63米,最大净载升降能力超过20000吨,甲板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主吊起重能力超过3000吨,为三角桁架桩腿,桩腿长127.4米,配备约3000立方米甲醇储舱及5台甲醇双燃料主机。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

7月20日,公司为工银租赁承建的第2艘21万载重吨散货船“BHANUMATI”轮交付。该轮装配有预旋导管和消涡鳍组合节能装置,主辅机配备脱硝装置和混合式脱硫洗涤系统,满足最新排放要求,是一型设计先进、低碳环保、经济节能、安全可靠,具有领先竞争优势的船舶产品,入CCS船级。

武昌船舶重工

7月19日,公司为印尼PT Alur Biru Maritim公司建造的13300吨甲板运输船1号船交付。该船较之前两代增加了护舷,采用武船自主研发的双尾鳍专利船型,具有阻力小,推进效率高,油耗低的特点。在推进系统上增加了PBFC(消涡鳍),可增加2%-4%的推进效率,从而使得EEDI计算结果更优。

芜湖造船厂

7月15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〇二所研发设计的我国首艘小水线面双体船型(SWATH)风电运维船在芜湖造船厂举行开工仪式。该船采用半滑差齿轮箱推进技术,实现低速可控靠桩,极大提升了风电运维效率。同时利用小水线面双体船型的耐波性优势,并配套艏侧推设计以及耐磨船艏橡胶,有效提升了顶靠作业的成功率和运维效率,年出航率超过80%,出航时间比现有常规船舶提高一倍。

日本名村造船

7月18日,美国福茂集团与日本名村造船签订了2艘181500载重吨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合同,这两艘新船预计将在2024年交付,届时将成为世界上最环保的散货船之一。

威海重工科技

公司自主研发的船用燃气供应系统(FGSS)获中国船级社AIP证书。该FGSS采用定制化开发与模块化设计,可根据船型及船舶布置实现最优化布局;其核心控制系统采用双核冗余配合过程控制,稳定可靠、安全性高,人机交互友好,操作简单方便。

热词盘点

TrAM项目示范船

由挪威Fjellstrand船厂建造的世界首艘全电动零排放高速渡船“Medstraum”号交付。这是欧盟资助项目TrAM的示范船,TrAM项目由产业集群组织NCE Maritime CleanTech发起,13家欧洲合作伙伴共同参与,船长31米,宽9米,可搭载150名乘客,配备两个电动马达和一个1.5兆瓦时容量的电池,充电功率超过2兆瓦,设计航速23节。

非易燃船用电池

新加坡船舶管理公司Synergy Marine表示,将和日本船东Nissen Kaiun、美国电动汽车电池初创公司Alsym Energy合作,共同开发船用非易燃充电电池。该电池将用于推动货船和油船进出港口,为停泊船舶提供动力,并支持海上调峰应用。这类电池不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锂离子电池性能,而且没有后者有时会起火的风险。同时,电池采用无毒材料,更容易回收。Alsym Energy表示,这类电池将在2025年实现大规模生产。

可再生甲醇

在欧盟科研与创新资助计划“地平线 2020”的资助下,可再生甲醇“LAURELIN”项目取得进展,该项目将开发创新工艺,利用微波、非热等离子体感应和磁感应技术,从工艺、能耗和生产成本方面,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可再生甲醇。

海洋热能转换

日本商船三井(MOL)宣布,与日本Xenesys公司和日本佐贺大学(Saga University)合作,在毛里求斯进行的海洋热能转换(OTEC)研究项目入选日本政府新能源和工业技术(NEDO)绿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据悉,海洋热能转换技术运用海洋表面较暖的海水与从600米以下的深海抽取的较冷的海水温差,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每周碳价

● 欧盟(欧元/吨)

双碳战略数据(双碳情报站一周最新最热资讯速览)(2)

● 英国(英镑/吨)

双碳战略数据(双碳情报站一周最新最热资讯速览)(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