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大连要闻快报(6月6日大连要闻快报)
6月6日大连要闻快报(6月6日大连要闻快报)这一系列举措,扭转了年初空气质量恶化的不利局面,全年收获302个蓝天,尤其是去年11月,市区空气质量首次实现采暖期100%达标。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2019年,面对气象条件极其不利的情况,各部门通力合作,推进全市7家30万千瓦以下机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全市电厂超低排放率达到96.2%。开展散流体运输、建筑施工、裸露地面、道路施工四方面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210家建筑工地安装了扬尘在线监测系统,766台散流体运输车辆完成封闭改装。2019年全市裸露地面净减少1.53万公顷。对全市907座1000立方米以上油品及有机液体储罐开展无组织排放监测,按照“一厂一策”方式,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涉VOCs重点行业的180家企业实施新一轮深度整治,科学指导企业治污,夯实整治效果。将老旧货车全部纳入公安稽查布控系统。在市区的主要路段对高
1、大连甘井子区双拥共建再出新举措,今年建成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双拥共建根深叶茂,军政军民鱼水情深。大连是闻名全国的“双拥模范城”,荣显第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光荣榜,至今已7次获此殊荣。“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已是大连城市文明的一大特色。在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中,我市坚持军民同心、融合发展的理念,军政、军地、军民更加团结,开创了双拥双赢、共建共享的军地融合发展新局面。
即日起,本报开设“新时代双拥风采”专栏,全面报道我市共建共享新成果、军民同心奔小康的双拥故事。
2020年,我市将坚持目标、问题、结果导向,统筹城市、农村两个区域,突出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补齐生态环境治理设施短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三个重点,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刘蕴哲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记者昨天在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在大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同向发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果、新突破。
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蓝天保卫战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2019年,面对气象条件极其不利的情况,各部门通力合作,推进全市7家30万千瓦以下机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全市电厂超低排放率达到96.2%。开展散流体运输、建筑施工、裸露地面、道路施工四方面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210家建筑工地安装了扬尘在线监测系统,766台散流体运输车辆完成封闭改装。2019年全市裸露地面净减少1.53万公顷。对全市907座1000立方米以上油品及有机液体储罐开展无组织排放监测,按照“一厂一策”方式,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涉VOCs重点行业的180家企业实施新一轮深度整治,科学指导企业治污,夯实整治效果。将老旧货车全部纳入公安稽查布控系统。在市区的主要路段对高排放柴油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采取限行措施,实施国Ⅲ中重型柴油货车加装污染控制装置补贴方案,率先在东三省开展中重型柴油货车深度治理工作。
这一系列举措,扭转了年初空气质量恶化的不利局面,全年收获302个蓝天,尤其是去年11月,市区空气质量首次实现采暖期100%达标。
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碧水保卫战
在碧水保卫战战场,大连市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治水,建立水质达标工作多部门联动机制,打出一套水污染治理组合拳。对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库排放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启动首批超标排污口整治工作;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公安、水利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查处涉水违法企业,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河道垃圾清理,实施非法闸坝排查整改。研究制定基于生态流量保障的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施办法,加大生态补水。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造工程,2019年全市新建和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厂3座,建设临时污水处理设施2处。完成普兰店区二期等污水处理厂新建并通水运行,完成金龙寺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98.9万吨/日,中心城区污水基本做到“全收集、全处理”,区市县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出水水质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2019年全市六条主要河流21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1%,7个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相应水质考核目标。
全面完成县级饮用水源50个环境问题的整治工作,治理7条穿越水源保护区交通道路。建设碧流河水库湿地三期工程,改善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完成碧流河水库普兰店区域及朱隈水库、转角楼水库、鸽子塘水库、卧龙水库等水源一级保护区围网封闭工作,建设围网192千米。完成6处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2019年,全市13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印发《大连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按时完成国家部署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各项节点任务。全面开展黄、渤海区域入海排污口排查,对非法和不符合管控要求的海水养殖进行清理整治,组织开展复州湾、普兰店湾两个重点海湾综合整治修复。2019年,我市渤海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8.3%,相比于2018年实现再提升。
土壤及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净土保卫战
大连市深入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面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监督管理,推动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项目实施,全年修复污染场地面积4.6万平方米、修复污染土壤11.3万立方米。新建2座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填埋能力达到304万立方米。全年办理危险废物网上联单4.35万份(次),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22.29万吨。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市975个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纳入集中收运和处置,农村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处置比例达到100%,农村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全国领先。
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2019年,我市有序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组织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百村示范、千村清洁”行动,全市所有行政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农村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92%。开工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3.5万座。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行政村17个。农村“四旁”植树400万株。开展了国考河流两侧及全市无配套设施规模养殖场的排查整改工作,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4%以上。全市建成美丽示范村100个。
另悉,2020年,我市将坚持目标、问题、结果导向,统筹城市、农村两个区域,突出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补齐生态环境治理设施短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三个重点,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滨城大连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为进一步规范石油化工灭火救援处置程序,结合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工作,6月4日,大连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危化品监管相关部门及各社会联动力量在大孤山化工园区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组织开展大型石化火灾灭火救援综合实战演练。此次演练模拟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3号罐组T306#原油外浮顶储罐(罐高21.9米,直径80米,容积10万立方米)罐顶密封圈发生火灾、罐内全液面火灾、单罐防护堤池内火灾,实施处置。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进行研判分析并按照单位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启动石化火灾“821”作战编程,一次性调集60辆消防车、204人及保障力量赶往现场,同时将火灾情况上报市应急管理局和省消防总队。市应急管理局接警后迅速响应,调集公安、环保、海事等12家社会联动单位和各专业救援队伍,并将情况通报市委、市政府、省应急厅。各参战和社会联动力量到场后有序展开,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积极开展火情侦查、登罐灭火、启动半固定灭火系统、重点保护、整体覆盖、总攻灭火等战术措施,最终将大火成功扑灭。
来源:半岛晨报
4、大连旅顺口交警大队对外办公大厅搬迁6月9日开始在位于火石岭检测线的新址办公
为进一步完善旅顺交警窗口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持续提升对外服务水平,经上级同意,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旅顺口大队(以下简称“旅顺口交警大队”)对外办公大厅升级改造搬迁,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办公地点变更。原位于旅顺口区盐北路(旅顺当地俗称7417检测线)的旅顺口交警大队对外办公大厅,搬迁至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东泥河村大连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旅顺当地俗称火石岭检测线)院内。二、搬迁及启用时间:计划于2020年6月6日至8日搬迁并进行联网测试,于6月9日(周二)开始接待群众办事,原服务项目不变。
5、大连旅顺口区新型渔民 开辟双重增收路眼下正是露地大樱桃剪枝、施肥、疏果的时候,这些天,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小黑石村村民张国明、刘万军、刘永良、丁多,在各自的大樱桃园里格外忙碌,但他们的身份却不是单纯的果农。5月1日休渔前,他们个个都是“船老大”,“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理念,让他们在休渔期间离开牌桌,开辟出一条致富新路。
张国明今年49岁,是老资格的“船老大”。他说:“现在下海捕捞打上来的海货越来越少,经济价值也偏低,收入明显受到影响。”看到这几年搞大樱桃生产很有“钱”途,头脑灵活的张国明开始栽植露地大樱桃,既当渔民又当果农,人不闲了,收入也很可观。记者了解到,在旅顺口区,像张国明这样的“新型渔民”不是个例。小黑石村有渔船48条,船主基本都是本村渔民,如今已有30多人开辟出了第二条增收路,开渔时驾船下海捕鱼是能手,休渔时上岸摆弄大樱桃、种植蔬菜也都是好手。
旅顺口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已经有像张国明这样的“新型渔民”400多人。他们在休渔时搞起“第二产业”,过去围着“牌桌转”,现在围着“产业转”。还有一部分渔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淘汰小马力老旧渔船,改行做果农或菜农,开拓出新的致富领域。
来源:辽宁日报
6、大连邮储银行发放 5万张市民消费券记者昨日从邮储银行大连分行获悉,在“2020大连购物节·0411消费季”举办期间,该行拿出专项资金发放5万张“满20减10元”邮储银行专属消费券,让市民享受到购物的实惠和便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助力我市经济回暖和消费经济发展。
作为今年购物节活动的合作银行之一,邮储银行大连分行第一时间敲定活动细则,由网络金融部牵头,个人金融部、信用卡部、“三农”事业部、小企业金融部通力配合,共同制定活动方案。在购物节网络直播活动中,邮储银行大连分行详解本次惠民消费券的具体操作和使用方法,还介绍了手机银行、快捷支付、邮惠付、手机号转账等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疫情防控时期信用卡、零售信贷等产品的优惠政策。该行表示,将通过多样化惠民让利行动及金融政策,为城市经济回暖作出贡献。
近年来,邮储银行大连分行积极发力金融创新,已构建起以房屋、汽车、消费和教育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开发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邮系列”,实现了线上处理和智能化审批。该行还发挥网点众多优势,将线上渠道与线下网点渠道联动,打造立体化消费服务体系,为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来源:大连日报
7、大连:6月8日起购房资格证明全程实行“不见面”网上办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获悉,自6月8日起,我市市民申办购房资格证明将全程实行“不见面”网上办理。为方便办事群众,到本月中旬前,将在线上和大厅窗口“两条线”并行受理申请,6月15日后全部实行网上受理申请,大厅窗口将不再对外受理此类申请。
“网上办”购房资格证明程序由市自然资源局和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所属的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发,购房资格证明的核查联审依旧包括住建、公安、社保、民政、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但对于市民而言,操作简捷方便。市民关注“大连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选择线上办理,进入相应申请界面,根据网上提示如实填写、上传相关信息等待审核结果,时间由原先的3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审核结果通过后,市民可自行登录大连市自然资源局网站(http://www.zrzy.dl.gov.cn)打印购房资格证明,全程无需到任何窗口。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建
本报讯 记者吕丽报道 这两天,大连市甘井子区亲亲阳光小区居民家中的燃气灶上陆续腾起蓝色火焰,全市天然气置换全面启动。作为2020年大连市15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这项工程的受益群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今年以来,大连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把严把牢出口,确保财政支出持续向民生、向困难群体倾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连市积极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继续实施失业保险费降点政策,落实在岗职工培训补贴政策,打出援企稳岗组合拳。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结合企业需求和技能培训短板,实施技能提升行动三年计划。疫情防控期间,率先在全省推出支持中小微企业专项培训政策,每人最高补贴1000元。通过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政策,建立健全“创政、创培、创孵、创服”服务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以及开展网络云选会招聘活动等多项举措,截至6月1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56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7166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752人。
大连市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等重点民生领域资金使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优化资金审核拨付程序,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用时20天即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率先出台新冠肺炎病患诊疗费用财政兜底政策,明确对确诊患者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
同时,大连市全力构筑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各级民政、财政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各类对象按时足额领取到救助补助金,全市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7月1日起,大连市将再次提高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和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50元,农村集中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统一为每人每月975元。
对疫情引发的教育领域新问题,大连市强力保障“停课不停学”,市财政为全市中小学4000余名不具备上网条件的经济困难家庭学生配备网络学习终端,并制定精准的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一个都不掉队”。
大连市还持续加大投入,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全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4万平方米、解决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等15项重点民生工程,受益群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