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还没开始我就笑了(这片里的事谁看都要疯)
这电影还没开始我就笑了(这片里的事谁看都要疯)有人说,它是一部分手电影。王老实今天想说的,正是其中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游客》,瑞典、法国、挪威和丹麦四国联合制作,曾在2014年的戛纳电影节入围“一种关注”单元。这部电影出自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之手。同样是颇具才华与想法的导演,与欧容屡次在各大电影节陪跑的命运不同,他的获奖之路要更为顺畅。作为70后,他目前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在国际电影节上引起了关注。
“一次如履薄冰的旅行。”
之前夏BB介绍欧容的新片《双面情人》时提到过,它错失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没有提的是,将它打败的电影《方形》(之前译作《自由广场》)。
电影《方形》剧照▼
这部电影出自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之手。
同样是颇具才华与想法的导演,与欧容屡次在各大电影节陪跑的命运不同,他的获奖之路要更为顺畅。
作为70后,他目前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在国际电影节上引起了关注。
王老实今天想说的,正是其中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游客》,瑞典、法国、挪威和丹麦四国联合制作,曾在2014年的戛纳电影节入围“一种关注”单元。
有人说,它是一部分手电影。
@帕拉多克斯:可以与《爱的就是你》《消失的爱人》并列“2014年婚姻暗黑三部曲”。
有人说,它是人性启示录。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用人性的阴暗面,摧毁生命中的美好。
不管如何定义它,我想说说更为直观的感受。在区区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它让我“坐立难安”,看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因为有些电影会让人产生共鸣,想着“嗯,我也是这样”,它则更像是一场让人越来越紧张的拷问,不自觉地反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会不断地走进导演设下的陷阱里。
笑裂成表情包的导演本人▼
一开始 ,我以为这是一部温情的家庭小品。
影片的主角是一家四口,工作繁忙的爸爸难得有了几天假期,陪着家人一起享受滑雪之旅。
湛蓝天空与洁白雪山,北欧特有的冷淡系风景展露无遗。
他们在一位大叔的帮助下,用相机记录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第一天滑雪结束后,一家人在同一面镜子前洗漱、然后躺在一起休息的画面,任谁看了都会觉得美好。
但是这个时候,王老实必须得扫个兴。
看到这里,请抓紧与他们一起享受暴风雨前的最后一点平静,因为第二天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们整个旅程的事情。
当时,他们在半山腰的餐厅休息,家人在侧、美食在手、美景在眼前,似乎没毛病。
但是短短几分钟,两张截图里就有了一点细微的差别。
他们身后的雪山上,原本裸露的地方隐隐约约有了覆盖。
餐桌前的妈妈和孩子们,显得垂头丧气,而之前完全放松地靠在椅子上的爸爸,现在则身体前倾,用胳膊支撑着自己。
好了,胡(装)扯(X)到此结束,因为我知道,在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一场让人始料未及的雪崩▼
因为这场雪崩,一家人陷入了一种努力维持正常却难掩尴尬的状态。
爸爸问妈妈:你生气了吗?妈妈问两个孩子:你们生气了吗?
如果你感到莫名其妙,就倒回去再看一遍雪崩的动图,当妈妈护着两个孩子的时候,爸爸在干嘛?
他穿着耀眼的蓝色冲锋衣,飞快地从餐桌前转身走掉,一个人逃命去了。
事后,没有人主动提起“爸爸/老公,你刚才为什么自己先跑了”,但所有人都在生闷气。
在我看来,当时的沉默,不过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至少家人还在身边。
但是,事情是不会就这么“你不(假装)生气、我也(假装)不生气”地过去的,当然也没有演变成俗套的家庭撕逼戏码。
他们需要的是旁观者。
晚上,他们和旅途中刚认识的一对男女一起吃饭。大家在聊起当天的经历时,这件事被拎了出来。
妻子状似不经意地说着,丈夫结结巴巴地否认“逃”这个字背后的事实。
而餐桌对面的男女,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笑,同时替丈夫解围:这种情况太突然了,谁都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办。
吃完饭,“雪崩事件”成了夫妻俩不可回避的话题。
这一次,对丈夫来说,和“雪崩中抛妻弃子、独自逃跑”一样尴尬的是,在外人面前被戳了痛处。
尽管经过短暂的争吵后,他们再度和好,但是两人间的裂缝已经形成。
他们刷牙的画风变了▼
第三天出门前,妻子决定自己去滑雪▼
听朋友侃侃而谈着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若有所思▼
这些细节,似乎都暗示着在某种程度上,妻子对丈夫的失望和对家庭的游离。
而这天晚上,一对老朋友加入了他们的旅行。
▲活捉一只大胡子
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这对老友的到来,会缓和“雪崩事件”的矛盾。
直到我看到他们一起吃晚饭时的场景,导演用了一个固定的长镜头,来表现这个本该充满欢笑的时刻。
有趣的是,虽然妻子一直在说话,但镜头里的她从身子、端着酒杯的手到一个背影,整个过程都没有露脸。
果然,妻子再一次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后来,他们还一起看了事件发生时丈夫手机上留下来的录影。
因为雪崩之前他在给孩子们摄像,逃跑时没来得及关掉的手机记录了一切。
与前一晚不同的是,这次的旁观者是与他们相交多年的老友,前面那对男女临时“相遇”,而他们是一对真情侣。
不管是与妻子一起“谴责”丈夫,还是站在丈夫的立场“开脱”,他们对丈夫临阵脱逃的表现,似乎更有发言权。
同时,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
与他们分开之后,朋友的女朋友自然而然地假设:如果你那么做,我会怎么反应?
在她的假设里,直接跳过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的可能性。
不管是因为“男女有别”、“代际差异”还是“人以群分”,她认定自己的男朋友一定也会像男主角一样,趋于本能。
到这里,故事才讲了一半,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
面对手机里的录像,丈夫此前的“否认”和“沉默”都显得更加无力,观众一直都不知道,他自己到底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我前面说导演没有让电影沦为一场家庭向的撕逼,让故事过于俗套。
但是,从常理的角度来看,妻子连续两次在外人面前戳丈夫的痛处,似乎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观众来说,真的不是在妻子和丈夫间站队那么简单。
还有你们不要忘了,原本在这趟旅行中,两个孩子才是核心,是需要陪伴的对象。
现在,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父母之间的危机,还有心中父亲形象的倒塌。
能让一个家庭凝聚在一起的所有词汇,此时都变得苍白,因为在人的“求生本能”面前,责任感、信任什么的,不足道哉。
而作为整个事件的旁观者,王老实我的心也冷了一半。
甚至有些充斥了大场面与煽情桥段的灾难片,都抵不上这场未遂的雪崩给我带来的震撼。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名字,叫《不可抗力》。
所谓的“不可抗力”,指的应该是故事里那场让故事主角陷入道德困境、让观众坐立难安的雪崩。
而对我来说,它还有一层意义。
因为我毫无抵抗力地开始对这个导演感兴趣,因为我听说拍摄类似电影正是他的拿手好戏。
写完这些,更加期待导演的新片《方形》了。
本文为第十放映室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