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场婚礼石家庄花了上百万(4.7万人围观的云端婚礼)
去年一场婚礼石家庄花了上百万(4.7万人围观的云端婚礼)她对陈贞有印象,“租住在我们小区三年了,人口普查时就见过,很热情的一个女孩子。这次疫情,楼里需要团购食品,我弄不来,小姑娘就热心当起了团长,把每个人的需求都问清楚了。”陈秀莉说。“五一小长假我要结婚啦!疫情影响,上海封控回不了家,我们打算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婚。”几天前,通过陈贞发布的朋友圈,陈秀莉得知了喜讯。“神仙邻居”一夜“众筹”云端婚礼“这都是什么神仙邻居!”5月1日夜,拿到婚礼照片的新娘陈贞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感慨。楼组长陈秀莉和女儿李晓敏都在照片里找到了自己。作为云端婚礼的见证者,母女俩回想起来,还是有些激动。
90后新人陈贞和高翔没有想到,想象过无数次的婚礼,是以这样的形式完成的。
2022年4月30日,安徽省安庆市一家酒店内,参加婚宴的宾客都已落座,唯独不见一对新人。
仪式开始,大屏幕上,新娘陈贞头戴花冠、白纱曳地,与西装革履的新郎高翔并肩而立。原来,因为疫情,这对小夫妻被封控在上海市杨浦区辽源花苑小区,只能通过电脑与亲友远程相见,云端完成仪式。
但让所有人感动的是,云端婚礼的流程一点也不含糊,礼服、捧花、喜酒甚至婚车、司仪一应俱全。而这一切,是小区居民昨晚得知消息后,一夜间“众筹”出来的。
“神仙邻居”一夜“众筹”云端婚礼
“这都是什么神仙邻居!”5月1日夜,拿到婚礼照片的新娘陈贞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感慨。
楼组长陈秀莉和女儿李晓敏都在照片里找到了自己。作为云端婚礼的见证者,母女俩回想起来,还是有些激动。
“五一小长假我要结婚啦!疫情影响,上海封控回不了家,我们打算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婚。”几天前,通过陈贞发布的朋友圈,陈秀莉得知了喜讯。
她对陈贞有印象,“租住在我们小区三年了,人口普查时就见过,很热情的一个女孩子。这次疫情,楼里需要团购食品,我弄不来,小姑娘就热心当起了团长,把每个人的需求都问清楚了。”陈秀莉说。
4月29日晚上,陈贞在小区微信群里询问,能否借到一条头纱,次日婚礼连线时点缀一下。她的想法很简单,疫情期间,一切从简,穿条漂亮的裙子,戴个头纱,就可以在亲友面前亮相了。
头纱倒是有,但群里的阿姨们坐不住了:“婚礼一生一次,怎能如此简略?”得知新人因为封控,无法准备任何东西,7号楼一位女士把自己的婚纱送给陈贞,11号楼的女邻居问了新郎的身高体重,翻出了丈夫的西服,还拿出了结婚时留存的礼炮。
■微信群消息
夜色渐深,微信群里依然沸腾。大家盘算着结婚还需要什么,比如新娘的手捧花、交杯酒用的红酒、高脚杯,增添喜气的喜糖,“早生贵子”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一样样凑齐。
就有人提出,云端婚礼还需要一个总策划。“我来!”陈秀莉的女儿李晓敏自告奋勇,连夜和新人对接了安庆婚宴的时间表,设计了上海“云端婚礼”的流程,准备好主持稿与致辞内容。
“小夫妻的父母不在身边,我们就是他们的娘家人,明天,我们既是嫁女儿,也是娶媳妇。”陈秀莉说。
迎接新人需要婚车,楼里的热心大哥愿意借出自己的车,并且很乐意当司机:“车在小区停了一个月,我去擦擦灰。”
陈秀莉在楼栋门口、新人家门口和车前贴好喜字,找来两块粉红布料,在车头扎成两朵花。她还准备了一束百合丝袜花,是她亲手做的,“百合象征百年好合,一共11朵,代表一生一世一双人。”
新人们的喜宴也被楼里的邻居承包,为此,邻居们翻遍冰箱,把最好的菜贡献出来。
■“众筹”的喜宴
4月30日,陈秀莉和老伴像迎接女儿结婚一样,凌晨三点起床,蒸八宝饭、做酱鸭,和其他邻居的拿手菜合成一桌。新人在异乡上海的大喜日子,顿时有了家的味道。
云端婚礼收获4.7万观众和10万点赞
“这场特殊时期的特殊婚礼,给封闭一个月的小区带来了久违的欢乐。”江浦路街道五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主任虞净在朋友圈里写到。
因为防疫工作繁忙,虞净无法接受邀请来当证婚人。婚礼仪式后,她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并得到了江浦路街道的祝福。
在江浦路街道乃至整个杨浦,辽源花苑都算得上“有名气”的小区。前两年,辽源西路190弄、打虎山路1弄以及铁路公房三个老小区“破墙合体”,组成了焕然一新的辽源花苑,共享社区中心花园,邻里关系和睦。
此次张罗云端婚礼的热心居民来自铁路公房,原本想在社区中心花园为新人举办交杯仪式,但为避免人群聚集,还是将仪式改到了新人家中。
4月29日,小区正好进行了全员核酸加抗原检测,保持着防范区状态。4月30日上午,又一次全员抗原完成后,梳妆完毕的新郎新娘戴着口罩下楼,拍好照片,登上婚车,绕着楼栋转了一圈,然后回家完成云端仪式。
为了让大家一起见证这场婚礼,沾沾喜气,李晓敏打开了抖音直播间,“我连夜做了调试,并把消息分享给其他直播间的观众,大家都说要来围观。”
■新人的直播画面
直播间的观众越聚越多,纷纷写下祝福。数据显示,这场云端婚礼的观看人数达到了4.7万人,点赞数超过10万,成了上海疫情期间的“现象级婚礼”。为了表达感激,新人们在拜谢父母之后,还拜谢了众筹婚礼的小区居民和热心网友。
陈贞告诉记者,每个女孩都憧憬过自己的婚礼,但她和高翔的喜事经历了好几个“没想到”。这对90后相恋五年,今年年初领了结婚证,在海拔近两千米的武功山拍了原生态婚纱照,只等大喜之日携手步入新的人生。“婚期和酒店都是早就定好的,亲戚朋友也都通知了,本想着提前回去置办行头装备,没想到上海发生了疫情,把我们留在了上海的出租屋里。”
■武功山婚纱照
按照新人家乡的习俗,已经敲定的婚礼日期不宜更改。懂事的陈贞想到,即便从上海回去,也会给家乡亲朋带来不便。
眼看婚期临近,陈贞与父母商量,婚礼按原计划举行,夫妻俩改用视频方式和老家连线。
“真的没有想到,这场众筹的婚礼还有模有样。帮我们化妆、理发、开车、主持、布置的都是小区居民,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所有人成就了这场婚礼。”陈贞说。
“来上海杨浦租房,也许就能遇见另一半”
云端仪式上,陈贞和高翔分享的恋爱经历,打动了一众网友。尽管上海疫情还在持续,网友们却纷纷留言:“来上海吧,也许就能遇见你的另一半。”“我还是单身,我也想来杨浦租房了。”
陈贞和高翔的人生轨迹,顺着长江移动。她的家乡安庆在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学在长江中游的武汉,而他在长江下游的家乡南京读完大学。2017年夏天,两位应届毕业生顺流而下,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相遇了。
在杨浦一间公寓的厨房里,前来租房的高翔看到,房东的亲戚陈贞正在熟练地炒菜。女孩落落大方,笑着喊他一起吃饭,让高翔瞬间坠入爱河。
“一见钟情之后就要勇敢地追啦!”回忆往事,高翔甜蜜地对婚礼司仪说。她炒菜的样子被他偷偷拍下,五年后放进了婚礼的电子视频。
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和她的恋情也曾遭遇过波折。两人的家乡不在同一省份,双方父母怜惜儿女,更希望孩子的另一半是同乡。陈贞说:“我的父母比较开明,尽管不愿我远嫁,还是表示尊重我的选择。他也下定决心告诉父母,我就是他生命中对的人。”
这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女孩,不愿让世俗的观念左右自己的情感,在她看来,生活是自己的,所以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只要我俩彼此相爱、心意坚定就好了。如果是因为不爱而分开,那也是一段真诚相待的人生经历,但只要真心相爱,我就愿意和你共同努力。”
领证之后,他和她真正成为了一家人。用她的话来说:“生活虽然简单,但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很开心,这就是一个家,不管到哪里都是家。”
小区邻居们众筹的这场云端婚礼,为五年的恋爱长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消解了他们不能回家的遗憾,也让亲友见证了他和她的幸福。
疫情之下,这个用爱成就的爱情故事,让整个小区重新回荡起甜蜜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