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课本上常讲马克思一辈子穷困潦倒,生活惨淡,怎么会是“富二代”?实际上,马克思幼时家境相当不错。马克思是不是“富二代”?他生活在动荡奔腾的十九世纪,他有一把浓密的大胡子,他目光如炬、身形魁梧、意志坚定,他一生劳碌奔波、博学多识、著述无数。有人特别敬他,有人怕他,有人追随他,有人诋毁他,却很少有人说我不知道他。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金牛座。只要记住“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哭”这句话,就记住马克思的生日了。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总是听人提起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可实际上你却对他知之甚少?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你在书本上、电视上无数次见到过他的名字,可实际上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只是一个符号?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与你生活的世界联系特别紧密,可你又打从心里觉得陌生?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2)

这个人,就是卡尔·马克思。

他生活在动荡奔腾的十九世纪,他有一把浓密的大胡子,他目光如炬、身形魁梧、意志坚定,他一生劳碌奔波、博学多识、著述无数。有人特别敬他,有人怕他,有人追随他,有人诋毁他,却很少有人说我不知道他。

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金牛座。

只要记住“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哭”这句话,就记住马克思的生日了。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3)

马克思是不是“富二代”?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4)

课本上常讲马克思一辈子穷困潦倒,生活惨淡,怎么会是“富二代”?实际上,马克思幼时家境相当不错。

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排行老三(有一兄一姐,共九个孩子)。在马克思出生那一年,这家的长子不幸夭折,于是,卡尔就成为这一家实际上的长子,备受父母疼爱。

卡尔·马克思的父亲叫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犹太律师,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

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出身荷兰犹太裔贵族。罕丽达的妹妹索菲亚在荷兰嫁给了商人里昂·飞利浦。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我们经常用的飞利浦剃须刀,就是马克思姨父的家业生产的。马克思家庭的物质基础也是来自他母亲带来的丰厚嫁妆。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5)

因此,马克思在踏入社会之前,虽不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富二代”,但起码算得上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马克思没上过小学 全凭爸爸教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6)

马克思家庭条件这么好,是不是一定得上重点小学?

不是,马克思其实没上过小学,他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亨利希除了教马克思德语、算术和图画课程外,还经常带他去参观各种展览,游览名胜古迹,给他讲历史故事,分享世界各地的风俗和最新的要闻。

马克思爱思考,他总是喜欢刨根问底,从小就显露出了对哲学的懵懂兴趣。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7)

喝酒打架 马克思也曾不羁放纵爱自由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8)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遵照父亲的安排,进入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读书,打算毕业之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

摆脱了父母的管束,马克思的“大一生活”充满了年轻人的躁动与轻狂——与贵族学生发生争执,携带被禁止武器,参与喝酒、决斗,甚至被学校关过禁闭。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9)

在一次与贵族学生的冲突中,普鲁士贵族学生强迫特里尔的学生下跪,发誓效忠普鲁士王朝,或者接受决斗。马克思挺身而出,结果在决斗中,他的左眼角被对方的军刀划出了一道伤疤,围观的众人惊出了一身冷汗,而马克思认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枚荣誉勋章。

无奈之下,亨利希安排马克思转学到柏林大学,而正是这一变化,让马克思的精气神发生了转变,不再叛逆。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0)

马克思成超级“学霸”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1)

来到柏林大学,马克思一下从“热血愤青”变成了“学术宅男”。这个阶段,马克思博览群书,自学英语和意大利语,翻译了提出著名“塔西佗陷阱”的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和奥维狄乌斯的《哀歌》等名著。此刻的马克思,从“问题少年”变身成了学霸,并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2)

马克思为何有这么大的转变?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3)

外因来说,柏林大学是德国最高学府,严谨的学风影响到了马克思,环境改变人。内因来讲,马克思从小就志存高远,17岁曾语出惊人,说出“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豪言壮志,何等的抱负和胸怀!对他来说,追求知识和真理,才是人生头等大事。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4)

马克思最初志向:当大学老师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5)

1837年夏天,19岁的马克思学习过度劳累,病倒了。在休养期间,马克思在法学老师甘斯教授的指点下,系统阅读了黑格尔的著作。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6)

马克思遇到黑格尔哲学,就像张无忌从白猿腹中取得《九阳真经》。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哲学,让马克思醍醐灌顶,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下子解决了他的世界观危机。

这是马克思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从此在黑格尔哲学的道路上疯狂奔跑。

因为笃信黑格尔思想,马克思还加入了“门派”——“博士俱乐部”,一个由柏林大学年轻师生组成的组织。俱乐部的成员思想活跃,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对普鲁士的宗教和政治进行批判。

因为这种主张,他们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

有门派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

正是因为信奉黑格尔思想,导致博士毕业时马克思并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教师工作。

他被普鲁士当局“封杀”了。

当时黑格尔的革命精神和思想触及了封建普鲁士政府的利益,当局坚决维护封建制度,坚决打压黑格尔思想。马克思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自然难有立足之地,进不了普鲁士政府的公立大学任教。

马克思当大学教师的计划落空了。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7)

找不到工作,马克思也心累

如今的90后毕了业,工作没着落,心急如焚、无奈焦躁。

当年的博士应届毕业生,马克思同样如此。尽管他已决定为理想燃烧,但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马克思毕业前,他的父亲亨利希去世了,母亲又没有工作,家境每况愈下。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8)

母亲责怪马克思不去寻求高官厚禄,撑起这个家,而是醉心于各种政治活动,一气之下,剥夺了他的遗产继承权(1848年,马克思才获得了父亲的一份遗产)。毕业后,马克思又与母亲发生了争吵,从而被取消了一切家庭的经济援助。

马克思急切地要找份工作谋生。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19)

马克思的第一份工作:媒体人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20)

1842年10月,在拿到博士学位整整一年半之后,24岁的马克思终于找到了工作,成为《莱茵报》的一名报纸编辑、撰稿人。

马克思加入《莱茵报》,可谓如鱼得水。一方面,这份工作展现出了马克思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卓越的才干;另一方面,新闻这份职业让马克思第一次对社会有了广泛接触,促使他从纯粹的书斋走向社会现实。

在工作中,马克思开始接触到农民、贫困者的生活状况。马克思发现,在现实问题面前,在大学练的“内功心法”——黑格尔哲学不好使了。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21)

当时莱茵省议会在讨论一项名叫《林木盗窃法》的法案。法案规定,森林里的枯枝是私有财产,在森林里捡枯枝是犯法行为,这让祖祖辈辈靠捡拾枯枝来生火做饭的农民走投无路,无法维持生计。

一边是农民的生计,一边是林木所有者的个人利益,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法律应该站在哪一边?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国家和法律是“理性”的化身,普鲁士政府会坚持公平和正义。但现实是,在利益面前,“理性”不堪一击,《林木盗窃法》站在了林木所有者一边。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22)

马克思怒了,愤笔写下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抨击莱茵省议会的做法,揭露这些立法者以赤裸裸的私人利益作为立法的原则。

要知道,那时马克思才24岁,却已经成了一名副其实的政论家。

此后,他继续写文章谴责专制制度、揭露社会黑暗、为贫苦人民辩护。他刚接任《莱茵报》编辑的时候,报纸订户是800多,仅一个月就上升到了1800多,两个月后就变成了3400多,报纸的影响已经不仅局限于莱茵省,甚至扩大到了全国。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23)

正是这段在报社工作的经历,让马克思清醒地意识到,原来黑格尔的理论并不符合实际!要揭示物质利益和国家立法之间的真实关系,仅仅依靠黑格尔哲学是无能为力的。马克思开始涉足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这也成为他后来研究经济关系和转向共产主义的萌芽。

在马克思的主持下,《莱茵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官方的冲突也日渐加剧。最终,《莱茵报》被要求关停。马克思的第一份工作,走到了尽头。

1843年3月,马克思在即将被关停的《莱茵报》上留下了最后的告别: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24)

“本人因现行书报检查制度的关系,自即日起,退出《莱茵报》编辑部,特此声明。--马克思博士,1843年3月17日于科隆。”

时年25岁的马克思充满了雄心壮志,他受邀前往巴黎出任《德法年鉴》的主编,这一去,两个大胡子相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对注定的“好CP”(超级组合)要相遇了。

伟大也要有人懂,下一期小芒将接着用最有趣、最接地气的语言,为大伙讲讲伟人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那些事儿,敬请期待!

来源:三亚发布综合央视新闻、《给90后讲讲马克思》、《马克思靠谱》、《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马克思》

编辑:田小雨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Hi马克思学霸马克思)(2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