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会展大王郑鸿(会展大王邓鸿的神秘往事)
成都会展大王郑鸿(会展大王邓鸿的神秘往事)2019年,邓鸿将成都环球世纪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融创孙宏斌,他对外宣称“与孙宏斌合作,是我的第三次创业”。 毫无疑问,邓鸿首先是一位商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位艺术家。从沙湾会展中心到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天鹅湖花园、环球中心,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他强烈的个人风格。 他也曾跌落谷底。2013年,他曾突然消失,一度失去所有联系。
说到环球中心,成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这一地标建筑的背后,正是被誉为“会展大王”的邓鸿。
毫无疑问,邓鸿首先是一位商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位艺术家。从沙湾会展中心到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天鹅湖花园、环球中心,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他强烈的个人风格。
他也曾跌落谷底。2013年,他曾突然消失,一度失去所有联系。
2019年,邓鸿将成都环球世纪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融创孙宏斌,他对外宣称“与孙宏斌合作,是我的第三次创业”。
今天,我们来讲讲这位会展大王的创业故事。
1.转业,成家
1963年,邓鸿出身在四川成都,父亲是成都空军一名普通军官,主要从事文化创作。受家庭熏陶,邓鸿从小喜欢画画,曾受教于本地画家李家正门下,学习国画。14岁时,他被送到河北加入了38军。
1979年2月,邓鸿被派往中越前线作战,所在连队伤亡惨重,他火线入党、提干,从班长、排长一直当到连长,因为负伤,还被授予“荣誉军人”称号。之后辗转至济南军区,再调至成都军区空军处。
1985年底,时年22岁的邓鸿,已经是一名正营级干部了。
如果不出意外,等待他的将是一条稳定且逐步上升的道路,但邓鸿不喜欢部队束缚的生活,毅然决然地选择转业回家。由此,开始了他的漫漫创业路。
转业后,邓鸿做过很多行当。小时候学过国画,他最初是以给人画路牌广告为生。
2019年邓鸿在微信朋友圈还发过这张照片。1986年11月,他和罗伦健、王发林一起搭起竹架子,画的这张巨幅宣传画。
在没有打印的时代,画画其实很来钱,这张大幅海报一共收了3000元。
之后,邓鸿开始在成都青年路“卖吼货”——站在地摊旁边,一边用手甩着牛仔裤,一边高声叫卖。
尽管听起来像是自由的畅意生活,但其实前途的不确定性,让邓鸿很迷茫,也很苦闷。
就在这时,他结识了学国画期间认识的女孩张某,也是成都人,两人有共同语言,也鼓舞了身处人生低谷的邓鸿。很快,两人走入婚姻殿堂,并生下了一个儿子。
俗话说,成家立业。这话不假,就在成家后没多久,邓鸿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机。
2.以正常人想象不到的方式,赚到第一桶金
邓鸿的成功,除了好运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敏锐的商业眼光。
这一点,在接下来这个故事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1988年底的一天,邓鸿拉着板车经过繁华的春熙路,他看到街口的亨得利钟表店贴了一张告示,要招标装修公司,预算60万元。这是成都当时客流量最大的一家商店,从没做过装修的邓鸿主动上门应标。
他称自己不收分文,垫款给亨得利做装修,还免费帮后者出租二楼库房。这样的好事自然吸引了对方的兴趣。邓鸿免费的条件是:亨得利在一楼给他一块一百多平米的铺位开店,不收租金。对方同意了这一方案。
邓鸿迅速成立了一家装修公司,在报纸打广告称,优惠出租亨得利摊位,“都是一米一米出租。”。常年在成都青年路与春熙路的地摊主们,纷纷搬至亨得利摆柜台。由于有优惠政策,很多摊主都季付、半年付,甚至年付租金。同时,邓鸿还出租了二楼墙面广告位。
邓鸿迅速收到大量预付租金。他用这笔现金完成了店面装修,付完二楼出租底价之后,仍有不少结余。他随即从广州进了一批服装,开了一家女性高档服装店,店名叫“红房子”。这是成都第一家女性高档服装专卖店,生意火爆。
这显然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故事,但经过邓鸿的一番运作,却是一举三得,可见其高明。
1991年10月,邓鸿还曾与人合作,在成都武侯区开过一间霓虹灯厂。当时,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产品,推广时打出“终身保修”的招牌,一时大赚。不过,两年后,邓鸿出国,关闭了霓虹灯厂,售后服务也随之消失。
3.抛妻弃子,远走美国
1993年,邓鸿的父亲结识了来自美国的美籍华人闽先生,闽先生在美国加州做飞机配件生意,资金实力雄厚。
闽先生非常喜欢浓眉大眼、聪明伶俐的邓鸿,执意要把大女儿嫁给他。可此时邓鸿已经结婚并且有一个儿子了。
一边是获得闽先生的大力支持,远走美国发展,另一边是守着妻子和儿子,在成都靠自己的力量奋斗。
此时已经30岁的邓鸿,会怎么选择?
最终,他选择与妻子离婚,跟随闵先生前往美国,与其大女儿成婚,并取得美国国籍。
在岳父闵先生的帮助下,邓鸿在美国加州做过一段时间房地产生意,但不久便计划回国。
4.再战成都,沙湾会展中心拔地而起
1995年,邓鸿回到成都。此时,他已经拥有了美国国籍,岳父的资助让他手头阔绰。
回国第一年,邓鸿便与老友赵凯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最初,他们投资了一些小地产项目,但很快把目光瞄向了沙湾。1995年,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只有一个钢材批发市场。邓鸿想在此建一座钢材批发交易中心,不久有人建议做会展中心前景更好,他深以为然,便临时换了方案。
成都当时只有一座建于1973年的老展览馆,面积有限,设备陈旧,也没有配套餐厅、酒店。邓鸿的申请很快得到成都市政府同意。由于外籍身份,邓鸿获得了多项优惠政策,以低价获得沙湾150亩建设用地。
投资了14亿元,1997年,成都沙湾国际会展中心如期开业,成为当时西部建筑规模最大的展览场馆,也是成都地标性建筑。邓鸿还在附近投建了五星级酒店、餐馆和商场。多年后,这一区域成为成都知名商圈之一,邓鸿也因此成为当地知名富豪。
2004年,邓鸿被成都市政府授予“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获奖理由是“从1997至2004年,为成都带来240亿元直接经济收入”。
当时业内人士这样评价邓鸿:“他是成都最早做会展的人,很多理念我们此前闻所未闻。”
5.亚洲最大单体建筑——环球中心
此后的日子里,他出手更加大方。
1999年,他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成都现代艺术馆。
2001年,他投资建设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邓鸿一度沉醉于这个项目中,他甚至给刚出生的双胞胎儿子取名为“九寨”和“天堂”。
2003年12月,邓鸿开始在高新区投资建设世纪城。世纪城占地1504亩,总开发量约180万平方米。
2003年12月17日,邓鸿正式成立成都环球世纪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如果说沙湾会展中心是邓鸿的起点,那环球中心一定是邓鸿人生的高光时刻。
2008年12月,邓鸿又投资建设新世纪环球中心。这座建筑面积达170万平方米的巨无霸建筑,被称为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内设五星级酒店、写字楼、海洋主题公园、大型商业卖场、娱乐场所等等。
邓鸿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有规模大到具有不可复制性,项目的巨大吸引力才能显现出来”。
这是邓鸿的“乌托邦”,他把它视作一件艺术品。
环球中心最初的设想来自于邓鸿的幻觉,他告诉朋友时,大家都觉得他在做梦。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晚,邓鸿邀请朋友前去参观。他很兴奋,不停地说话,老是仰头看着穹顶。他被自己的“作品”陶醉了。“这么大一个建筑,真想得一个鲁班奖。”他大声说。
6.突然消失
2013年2月19日,从上海来了一群人,专门到成都考察会展旅游集团。当天,邓鸿穿了一件米黄色夹克,头上已有些许白发,他全程接待了上海来客,并陪同参观。
在做了一天的“讲解员”之后,邓鸿兴致不减,与将回重庆的老朋友冯斌一起抽烟、聊天,一直到很晚。一周后,冯斌重返成都,却得知邓鸿已经被.带.走.。
一年多以后,2014年9月,邓鸿现身环球中心,并走访了部分企业。
此后的近一年时间里,邓鸿再次消失,直到2015年8月,邓鸿与云南城投集团董事长许雷等一行人到普者黑考察。
后来,他将公司51%股权卖于云南城投。2019年,该股权再次易主,融创孙宏斌接手,正式成为成都环球世纪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并将公司更名为环球融创会展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邓鸿57岁。他曾多次公开强调,自己最想做的是一个自由人,只是画画、探险、游走四方。
或许,卸去重担的他,终于有机会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