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吗(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

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吗(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3、与敌义。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恩人信义也是世之常理,人之常情,关羽把信义看重甚于生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表现的是关羽重情重义,是大义中的大义。赤壁兵败后,曹操如丧家之犬,疯狂逃窜至华容道见关羽截住去路,亡魂丧胆,难以复战之山穷水尽时,云长深明春秋,又知瘐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况且操又亲以昔日之情相诉相求。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云长恩怨难舍,公私难分,但羽面对昔日之恩人,心中不忍,遂毅然以信义废公,自己甘冒受军法处置之险,放曹操一马。此事可用后人诗作评: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2、辞书义。当知晓义兄之下落,当即曰:“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尔后多次拜辞曹操,不得见。乃往张辽家相探,张辽亦托疾婉拒,遂写辞书:“……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

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吗(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1)

“仁、义、礼、智、信”是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劳苦大众处世之蓝本,而英雄关羽却是坚守“信义”的忠实信徒。空说无凭,有大量事实作证,如下:

(一)与兄友义

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吗(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2)

1、答书义。

刘、关、张失散后,三方杳无音讯,当陈震(袁绍部下)带兄玄德书信相访时,方知义兄之所踪,速作答书回兄:“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陈震得书自回。这番发自内心肺腑之言,是万金难买的信义。

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吗(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3)

2、辞书义。

当知晓义兄之下落,当即曰:“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尔后多次拜辞曹操,不得见。乃往张辽家相探,张辽亦托疾婉拒,遂写辞书:“……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最后,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苦寻义兄,这前前后后凡人难以做到的大信义,连操都不得不感叹: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我私下认为:关羽就是关羽,别人做不得关羽。史上只有他死后被历代帝王一再加封,被民间各行各业拜为“开山祖师”,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当之无愧的。

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吗(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4)

2、与恩人义。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恩人信义也是世之常理,人之常情,关羽把信义看重甚于生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表现的是关羽重情重义,是大义中的大义。赤壁兵败后,曹操如丧家之犬,疯狂逃窜至华容道见关羽截住去路,亡魂丧胆,难以复战之山穷水尽时,云长深明春秋,又知瘐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况且操又亲以昔日之情相诉相求。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云长恩怨难舍,公私难分,但羽面对昔日之恩人,心中不忍,遂毅然以信义废公,自己甘冒受军法处置之险,放曹操一马。此事可用后人诗作评: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吗(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5)

3、与敌义。

黄忠,字汉升,当时大将,后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南阳人,有百步穿杨之绝技,有万夫不当之神勇,时值事韩玄(长沙太守)。关羽奉刘备、诸葛亮之命来取长沙。此时黄忠关羽各尽其责,各为其主,各显其能,是战敌。

第一次交锋,斗一百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交锋,又斗五六十回合,胜负难分。关羽欲用拖刀计砍之,但见黄忠马失前蹄,羽急回马饶他性命,后忠寻思:难得云长如此义气。

第三次交锋,战三十回合后,忠诈败,但忠想云长昨日不杀之恩,前二次只虚张弓弦,让关羽虚惊二场,第三次射中盔缨,羽明白是回报昨日不杀之恩。这次关黄相争,先是关重义,后是黄重情。此战使关羽领略到了古代兵家所云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也达到了化敌为友的美好圆满的结局,这种不乘敌之危,光明磊落坦荡之义实在可作为大众行事之标榜。

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吗(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6)

4、人说公义。

时人对关公的中肯评价,也可作关羽处世信义的有力证据。

曹操①云长义士,必不失信。②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

程昱:“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黄忠:“难得云长如此义气。”

神医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公设宴款待,又以百金酬之。佗曰:“某闻君侯高义,特来治,岂望报乎!”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出。

后世对关公处世之信义作了中肯崇高的评价。例如奉为“义炳乾坤”、“万世人极”、“关圣帝君”、“神中之神”等。

作者:李良 选录自《从忠义典范看关羽形象的文化蕴意》

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吗(处世信义是大众行事之标榜)(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