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院内房屋分为主房和东西厢房,现在分别是三个展厅,院内有老舍先生的塑像以及他写的优美文字石刻。老舍故居是一座四合院建筑,靠街的外墙也粉刷成干净的白色,墙上还挂有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牌,以及老舍纪念馆的介绍。老舍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两次来齐鲁大学任教,第一次是在1930年7月-1934年6月,第二次是在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5日,先生对济南的感情深厚,并把泉城比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甚至在济南出生的大女儿也起名“舒济”。舒济的出生地就是现在的南新街58号,为了纪念老舍先生,故居现在辟为了老舍纪念馆。南新街虽然窄,但整治得非常干净,路两侧的建筑大多粉刷成了白色,而且新时代的墙画也不少,但不知道为什么,走在小路上,我总是有一种走在青砖黛瓦密布的小巷里的感觉;潜意识里依然是以前的颜色,不因粉刷而变了色彩。

济南南新街58号是寓居济南三年时光的老舍先生的故居,而在距离它不足百米的地方是舒同的旧居,二者都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二者的现状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见之引人深思。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1)

南新街

南新街是一条与趵突泉南门斜对着的小路,与趵突泉隔着泺源大街相望,相较于泺源大街的车水马龙,南新街犹如深闺的处子,清幽而安静;又如被人遗忘的角落,安静得只剩下了沧桑。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2)

说起南新街则要说清末民初的济南老城,当时英国传教士卜道成在济南老城区西南南圩子墙外强购土地建了教会大学(齐鲁大学前身),后来就在圩子墙开了一个新建门,便于城内到学校通行,而新建门外的街道就冠以了“新”字,如上新街、南新街。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3)

原齐鲁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声很大,老舍、钱穆、顾颉刚、栾调甫、马彦祥、吴金鼎等大家都曾在此任教,所以南新街就成了当时济南达官贵人门的聚集地,现在依然还有老舍、方荣翔、舒同、军阀王占元等人的故居。

老舍故居

老舍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两次来齐鲁大学任教,第一次是在1930年7月-1934年6月,第二次是在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5日,先生对济南的感情深厚,并把泉城比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甚至在济南出生的大女儿也起名“舒济”。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4)

舒济的出生地就是现在的南新街58号,为了纪念老舍先生,故居现在辟为了老舍纪念馆。

南新街虽然窄,但整治得非常干净,路两侧的建筑大多粉刷成了白色,而且新时代的墙画也不少,但不知道为什么,走在小路上,我总是有一种走在青砖黛瓦密布的小巷里的感觉;潜意识里依然是以前的颜色,不因粉刷而变了色彩。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5)

老舍故居是一座四合院建筑,靠街的外墙也粉刷成干净的白色,墙上还挂有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牌,以及老舍纪念馆的介绍。

院内房屋分为主房和东西厢房,现在分别是三个展厅,院内有老舍先生的塑像以及他写的优美文字石刻。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6)

如果说老舍纪念馆是南新街老街的一缕清风,那么距离它仅有几十米的舒同旧居则要失落了很多。

舒同、晁哲甫及李予昂旧居

舒同、晁哲甫及李予昂旧居位于南新街51号。南新街在老舍故居处拐了一个弯,然后再向南延伸,而51号就位于拐弯处,这是一处有两栋四层楼的小院,早年应该是某单位宿舍,从外面看不到舒同故居,也没有什么标识牌的导引,如果不了解,根本就找不到这栋建筑。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7)

进入小院才会发现里面有两个中西合璧建筑的二层小洋楼,西边的有点洋气,而东边的土气。

两栋楼都被爬山虎快爬满了绿植,东边的尤甚,建筑周边堆满了居民堆放得乱七八糟的物件,四周茅草肆无忌惮的生长。也难怪有网友说:还以为是废弃的危房。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8)

只有在西边的楼房门口处才能看到挂着的三个牌子,其一《东方行政》杂志编辑部,其二山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其三舒同、晁哲甫及李予昂旧居的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牌。

舒同曾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晁哲甫曾任山东省副省长兼山东大学校长,李宇昂曾任山东省副省长和山东财经学院院长。故居作为山东省早年的领路人的革命家居住之地不说,作为山东省重点文物的不可移动建筑,好像疏于管理了。

老舍之子舒乙逝世(老舍故居和舒同故居相邻)(9)

看完南新街的这两处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同的境况,不知道网友会怎么看?

这让我突然感叹,如今的不可移动文物,尤其是古建筑,有些疏于管理无人问津,以至于最后逃脱不了拆掉的命运,而还有一些则成了某些单位的“私产”,游客想要看一眼都难,真正能够让文物发挥文物应有功能和价值的是少而又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