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再看看下面这些用到芫荽的潮州菜肴,就知道“兴渠每佐餐”所言不虚。所以《潮州杂咏》说潮汕人“兴渠每佐餐”,直译意思即为“芫荽每佐餐”。兴渠既然不产于中国,之所以被国人知悉,原因在于被佛教徒视为戒食的“五辛”或“五荤”之一。根据佛教经典《楞严经》,佛对阿难说:“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意思是如果想要达到修行的至高境界,就必须不吃世上五种辛辣的菜蔬。这五辛熟食会让人产生淫念,生吃又会徒增瞋恚。五辛能使学佛之人蒙蔽智慧,妄动无明,影响修行,所以必须禁食。然而五辛具体指哪五种菜蔬佛经中并没有明说,后人在理解和注释时也多种多样。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说:“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兴渠即阿魏也。”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则这样批注:“慈葱,冬葱也;茖葱,山葱也;兴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1)

将芫荽放在做好的菜上面或旁边,潮俗称为“芫荽叠盘头”。

芫荽,又叫胡荽、香菜,为伞形科植物。潮汕人对芫荽这种辛荤香料的喜爱程度,几乎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在潮汕人的日常饮食中,随处都能见到芫荽的身影。菜做好了,通常都会放一撮芫荽在上面,一边装饰一边伴食。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2)

蚝烙也是必定要用芫荽伴食的。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3)

芫荽经常用来煮海鲜汤。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4)

卤鹅的香料有芫荽籽和鲜芫荽。

卤鹅的时候,会在卤料中加入芫荽籽,在鹅的腹腔中塞入带根须的新鲜的整棵芫荽;卤熟切好之后,又会在鹅肉上面撒上一些芫荽叶再一起佐食。这种通过撒芫荽叶装饰美化菜肴并佐食的做法,潮汕俗语称为“芫荽叠盘头”,几乎被应用在所有的潮菜上面。有一首叫《正月桃花开》的古老民谣,由一个假装怀孕的妇女讲述她在各个月分最想吃到的食物,其中第一种竟然正是“蚝仔腌芫荽”!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5)

腌蚝或蚝粥都要用到芫荽。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6)

鲜嫩的芫荽看上去很诱人。

清末光绪年间,安徽举人方澍宦游粤东,著有《潮州杂咏》长诗,记录了潮州诸多饮食风物。《潮州杂咏》第二句说“兴渠每佐餐”,意思是潮州人经常用“兴渠”来佐餐伴食。经过我的考证,这“兴渠”就是芫荽。

那么什么要将芫荽称为“兴渠”呢?原来兴渠一词出自梵语,指一种产于印度和西域的香料,也即伞形科叫阿魏的草本植物。其根如蔓菁,花似三七,味臭如蒜,可供食用。若切断枝茎,在断口处会渗出液体,凝固后供作药用,称为阿魏药。

兴渠既然不产于中国,之所以被国人知悉,原因在于被佛教徒视为戒食的“五辛”或“五荤”之一。根据佛教经典《楞严经》,佛对阿难说:“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意思是如果想要达到修行的至高境界,就必须不吃世上五种辛辣的菜蔬。这五辛熟食会让人产生淫念,生吃又会徒增瞋恚。

五辛能使学佛之人蒙蔽智慧,妄动无明,影响修行,所以必须禁食。然而五辛具体指哪五种菜蔬佛经中并没有明说,后人在理解和注释时也多种多样。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说:“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兴渠即阿魏也。”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则这样批注:“慈葱,冬葱也;茖葱,山葱也;兴渠,西域菜,云即中国之荽。”换句话说,胡荽不但是五荤之一,还经常是兴渠的代名词。

潮州人将胡荽当成兴渠,可见诸地方志书,比如清乾隆《揭阳县志》就这样记载:“胡荽,茎叶柔细而根多须,张骞使西域得种归,故名。胡荽西方书名兴渠,为五荤之一。”

所以《潮州杂咏》说潮汕人“兴渠每佐餐”,直译意思即为“芫荽每佐餐”。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7)

鱼饭上桌也常用芫荽装饰。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8)

制作甜橄榄时也要用到芫荽。

再看看下面这些用到芫荽的潮州菜肴,就知道“兴渠每佐餐”所言不虚。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9)

红炖雪蛤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10)

白灼血蚶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11)

生腌膏蟹

潮汕人一周早餐(潮汕人几乎每天都用它来佐餐伴食)(12)

最后来张芫荽的科普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