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火的三种网红(走红背后的思考)
当下最火的三种网红(走红背后的思考)3. 美食作家王刚据媒体爆料,雄鹰高飞的粉丝中不乏许多富家女千金,而且在雄鹰高飞的粉丝群中,都要称雄鹰高飞为“圣主”,而雄鹰高飞对于制作祝福视频的报价据说一直保持良心价500元一条。酷爱说唱与社会摇的giao哥还时常开直播与粉丝交流辛酸往事,让粉丝看到其疯癫之下腼腆的一面,甚至还参加了《中国新说唱》然后惨遭淘汰。2. 雄鹰高飞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雄鹰高飞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凭借着突出的鼻毛、长歪了的牙齿和光头获得网友关注,他自称宇宙唯一的神、圣主,宣扬世界大同,极具辨识度。“想你想你想我”是雄鹰高飞的视频结尾语,伴随着双手/单手摸脑门,有着莫名喜感。
抖音里的美好千篇一律,快手中的奇葩各有不同。快手也许是把土味文化推向高潮的一个助力器,若有人从20年前穿越至今,也许在网红大V的形象中根本感受不到时代的差异。
如今的网生网红,一摆过去的清新脱俗,不同于过去人们对美好期待的向往,而是以一种更具喜剧色彩的猎奇“土味”呈现。
一. 今年6大土味网红
1. giao哥
今年5-7月,快手红人giao哥开始走红网络,giao哥招牌动作是视频结尾前对屏幕强吻,伴随着“滋滋”的声音让人感到生猛无比;giao哥还发明了一句无意义的口头禅“一给我里giao giao”,成为粉丝们的接头暗号。
酷爱说唱与社会摇的giao哥还时常开直播与粉丝交流辛酸往事,让粉丝看到其疯癫之下腼腆的一面,甚至还参加了《中国新说唱》然后惨遭淘汰。
2. 雄鹰高飞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雄鹰高飞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凭借着突出的鼻毛、长歪了的牙齿和光头获得网友关注,他自称宇宙唯一的神、圣主,宣扬世界大同,极具辨识度。“想你想你想我”是雄鹰高飞的视频结尾语,伴随着双手/单手摸脑门,有着莫名喜感。
据媒体爆料,雄鹰高飞的粉丝中不乏许多富家女千金,而且在雄鹰高飞的粉丝群中,都要称雄鹰高飞为“圣主”,而雄鹰高飞对于制作祝福视频的报价据说一直保持良心价500元一条。
3. 美食作家王刚
相对于前面两位,美食作家王刚是以干货出道,在西瓜视频上制作美食教程而走红,但由于内容十分硬核狂野,常把宰杀家禽过程十分生猛地拍摄下来,被网友称为最接地气的美食教程。
其美食教程常用“宽油”,被网友吐槽“家里有矿”、“别人都在教做菜,他在教怎么开餐馆”。但不管怎样,扎实的干货加上粗糙的后期,搭配王刚片头的招牌姿势,让视频变得魔性。
4. 华农兄弟
华农兄弟走红于今年9月左右,一对兄弟养了许多竹鼠,而每次吃竹鼠时华农兄弟都会找出各种奇怪的理由,比如“这只竹鼠中暑了,不如我们把它吃掉”、“这只竹鼠得了忧郁症,不如我们把它吃掉”……
华农兄弟的走红甚至有评论说是大众对“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原生态的视频和相间风景加上逗趣内容,让这个土味农夫生活视频迅速走红。
5. 陆超
被称为抖音中最专一的男人,同一个造型姿势、同一件格子衬衫,拍了一千多个祝福视频,在视频中,他还以不眨眼闻名,视频通常以“大家好,我是陆超”开头,以“明天会更好,真好”结束,被称为“真好哥”。
若在抖音上关注了陆超,也许能够连续刷到好几条陆超视频,陆超一天拍几十条视频,产量惊人,不过毕竟拍摄成本也不高。
6. 手工耿哥
今年9月火起来的机械手工爱好者,号称“灵魂发明家”、“民间爱迪生”,专门发明废品的手工耿哥。除了长得像樊少皇外,还擅长用机械零件制造一些匪夷所思的不实用物品,比如“脑瓜崩助力器”、“菜刀手机壳”、“金刚梳子”、“红酒直饮杯”、“马桶摩托”等。
“耿哥出品、必属废品”已经成为粉丝们的口号,耿哥自己在视频中透露新发明时也会再三强调“放心,这次一定有用”,粗犷的耿哥视频已经网友快乐源泉。
除了上面的6个土味视频代表网红外,还有以往快手的社会摇型网红、土味情景剧型网红,但都没有形成大众化IP,倒是近期通过浙江频道《1818黄金眼》走红的小吴有明显的土味感。
二. 什么是土味?
虽然走红的网红风格不同,有些有明显的猎奇恶趣味倾向,如雄鹰高飞、giao哥;有些则是土味干货,如王刚、手工耿哥,但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趋同的土味审美。土味感主要会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 粗糙感
粗糙感主要会由两个方面的构成,一方面是不加修饰的表演,另一方面是拍摄、后期技巧的粗糙。
纵观各位土味网红的视频,不难发现,他们看上去极少有表演感,给人一种原生态的真实感觉,而拍摄器材往往非常简单,就是一部手机和支架就可以完成,拍摄也只需要博主一人就能搞定。
而拍摄技巧上几乎没有什么学院派的讲究,灯光布景剪辑相对都比较粗糙随意,也正是如此,画面宛如低成本地下电影般,有种“邪典”(cult)感,至于视频滤镜什么的更是不会开。
视频中如果要用到特效,一般会采用拍摄软件自带的贴纸型特效,或者拙劣而有“复古感”的五毛特效,该种特效一般也是后期软件默认自带的。
比如美食作家王刚的字幕的配色效果就明显有复古味的粗糙感:
2. 方言口音
大多数土味视频让人感到土味的重要原因就是——有明显的地方口音。口音有暗含着乡土文化的信息,并且在以往常常会被认为是落后地区的象征,也因此口音方言也被称为“土话”。而随着地方文化的传播及自信,口音方言开始有了不同的意义,有时候甚至能形成反差萌的感觉。
曾经在前年有一个刷屏的土味视频,就是“蓝瘦香菇”事件,一方面口音的不标准让人感到阶层文化冲突,另一方面口音的地方化也让人觉得有反差萌。
像giao哥、雄鹰高飞的地方口音都成为视频的一大特色,而陆超等其他网红的口音也多少让人觉得稍感滑稽。
3. 尴尬的口头禅和动作
多数土味视频网红都有一个口头禅,“大家好我是陆超……真好”、“一给我里giao giao”、“不想吃XX的可以不加”、“放心吧,这次一定有用”……这些都是具有个人识别度的口头禅。
不光是口头禅,往往他们还拥有一个招牌的尴尬姿势,比如雄鹰高飞的摸头、giao哥的啵嘴,正因为姿势略显怪异尴尬,才让观众有种奇妙的恶趣味体验。
口头禅和尴尬的招牌姿势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异于常人的识别度,略有浮夸的动作和语言让人们有土味感。
4. 不自觉
最能戳中观众笑点的是,土味视频网红们往往显得并不自觉其土味(或假装不自觉)。这里面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我感觉良好,土味网红可能真的就反应比较慢、缺根筋;第二种情况是以一种过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方式来表演。
前一种“自我感觉良好”往往是人物性格自带,能营造冲突、增加土味感,比如giao哥也许真的对自己的唱歌技巧有自信,雄鹰高飞可能真的认为自己是圣主,至少在视频中表现的很像是认真对待的。这中情况在以往的土味网红中都有所呈现,比如早期的凤姐也有这个倾向。
后一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是一种内容风格,产生戏剧性,比如华农兄弟的吃竹鼠借口,手工耿哥的无用发明都属于这一类,内容和行为的反差容易戳中观众笑点。另外,过于一本正经也容易让人发笑,美食作家王刚的视频中就显示出这种倾向。
三. 土味文化为何走红?
审丑文化一直都有,但为何最近两年土味文化却井喷式爆发?如果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如今的草根网生红人多数都匹配土味文化。
- 第一是视频拍摄工具的普及,让更多人接触到了移动互联网,更容易展示自己的多元文化,也有微博、快手等平台得以展示;
- 第二是喜剧影视、娱乐圈明星的单一审美趋势,帅哥靓妹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荧幕上的喜剧影视逐渐精致化。
早在互联网早期的2009年,凤姐就算是土味网红的代表,而脸上贴着纸的叫兽易小星则是在2006年就出现在网络,芙蓉姐姐更早,是在2004年,这可能是初代的土味网红。
而这类土味网红的背后是主流影视中的去乡土化,形成审美剪刀差,土味审美被挤压到了线上。
以小品为例,1990年赵本山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小品,这一演就是22年,赵本山小品以乡土农村主题为主,多反映农村生活及城乡反差,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缩影。
巧的是,赵本山2011年告别春晚后,舞台剧起家的新喜剧代表人物沈腾于2012年初次登上春晚舞台。我们稍加观察就能发现,小剧场练出来的沈腾在创作上极少碰农村题材。
而在2015年开播的标志性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中已经极少见到老一辈的农村题材小品,节目选材大多都是都市类、架空类故事,更符合年轻化潮流。
不止是小品,影视、电视都有明显的精致化、都市化、偶像化趋势,这既是时代经济生活环境的变迁,也是大片资本时代的作业模式使然,更是主流媒体审美的迁徙升级。
但从另一方面看,人们审丑需求难得到满足,农村乡土题材、反差戏谑题材作品的出现频率逐渐走低,倒是2013年出现的网剧代表《万万没想到》却在网剧中开启了土味喜剧文化。
从影视作品中的明星来看,土味、草根流派的高知名度明星可能也只能数得出一个王宝强和半个黄渤(仅仅是指大众认知和感受),而如“如花”一般的丑角在喜剧电影中也并不多见了。
影视内容的精致化、影视演员的偶像化,是网生土味视频爆发的深层文化原因。
2013年快手成立,但直至2016年用户多为三四线城市的快手才渐渐进入主流媒体视野中。尽管2014年曾出现现象级的庞麦郎,但2016年之后便是土味文化集中爆发的时期。
喊麦、社会摇、蓝瘦香菇、方言表情包、中老年表情包都在16-17年大众化地走红过,而今年2018年更是土味的造星年,除了文章开头的几大网红,还有面筋哥、黄金眼的小吴、丽江石榴哥等等不断涌现的新人物。
视频拍摄工具的便利、三四线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视频自媒体的兴起都是土味网红背后的技术推手。
不管怎样,土味文化已经是网生娱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你看腻了瓜子脸的长腿小姐姐跳舞卖萌,那你可以试着走进土味的世界。
注:文中所说的“土味”不含贬义,仅作为一种内容题材。
#专栏作家#
郑卓然,公众号:传播体操(ID:chuanboticao),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广告营销、新媒体运营领域老司机,专注分享营销、运营、商业的干货文章及独特见解。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