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心理学理论的缺点(毁誉参半的心理学家斯金纳)
斯金纳心理学理论的缺点(毁誉参半的心理学家斯金纳)当然,我们的描述非常简单,实际上斯金纳的实验过程非常复杂。接下来,他又改变了设定:按压多少次杠杆能得到奖励,完全随机。结果,老鼠更加疯狂地去按杠杆。吃过美食后,小老鼠似乎非常愉悦,它继续到处跑。不一会,它又不小心压到了杠杆,同样的,它又吃到了美食。就这样,虽然老鼠不是像我们一样的高级。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下,它们也明白,只要去压杠杆,就会有食物作为奖励被放出来。然后,斯金纳改善了实验内容,设定了一些装置,让老鼠不会在每次压杠杆的时候都会得到奖励,而是压三次才会得到奖励。在这种情况下,老鼠依然乐此不疲地去压杠杆。
在心理学界,有一位心理学家非常著名,他就是斯金纳。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利用著名的斯金纳箱,研究并创建了这一理论。
斯金纳箱这个名字大家比较陌生,但是其结构可能会被多一点的人听说过。所谓的斯金纳箱,是一个带有机关的箱子。机关的一头,是一个杠杆,另一头,则连接着一个释放食物的小孔。
在箱子里,斯金纳还放进去了一只小老鼠(或者鸽子,我们就按小老鼠来说)。这只小老鼠四处乱窜,偶然间压到了这个杠杆,食物随即落下。小老鼠不明就里,自然不知道是自己压下杠杆这个动作换来了食物,它只是享受着美食。
吃过美食后,小老鼠似乎非常愉悦,它继续到处跑。不一会,它又不小心压到了杠杆,同样的,它又吃到了美食。
就这样,虽然老鼠不是像我们一样的高级。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下,它们也明白,只要去压杠杆,就会有食物作为奖励被放出来。
然后,斯金纳改善了实验内容,设定了一些装置,让老鼠不会在每次压杠杆的时候都会得到奖励,而是压三次才会得到奖励。在这种情况下,老鼠依然乐此不疲地去压杠杆。
接下来,他又改变了设定:按压多少次杠杆能得到奖励,完全随机。结果,老鼠更加疯狂地去按杠杆。
当然,我们的描述非常简单,实际上斯金纳的实验过程非常复杂。
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伴随着强化作用的刺激而进行的,而且,不定时的回报普遍比定时的回报要更让动物上瘾。
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来进行学习,或者督促小孩子学习,要比惩罚或者毫无方法的学习会更有效果。
斯金纳的实验在心理学上非常出名,也给后人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借鉴。可以说,斯金纳对于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今天,斯金纳箱依然保留在哈佛大学,成为了一件宝贵的“文物”。
与此同时,有一件事让他备受指责,那就是有传闻说,他用他自己的亲生女儿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而实验的内容,正是斯金纳箱。
一个人,把自己年幼的孩子作为实验对象,关在箱子里。不论他对人类作出了多大的贡献,这种做法依旧难逃人们的指责。
那么,斯金纳真的把自己的女儿关在箱子里吗?
事实上,有学者本着“刨根问底”的精神,曾经试图联系那个被斯金纳“关在箱子里的女儿”,也就是他的二女儿。不过,他并没有联系到那个人,而是联系到了她的姐姐,也就是斯金纳的长女。
斯金纳的长女表示,外界所有的传言,其实都是假的,是一些人恶意造谣,后人以讹传讹的结果。实际上,斯金纳确实把二女儿放在一个箱子里做实验,不过这个箱子并非是给动物用的那种,而是斯金纳专门设计的。那个箱子非常舒适,而且还有防护婴儿摔倒或者其他的设施。据描述,那个箱子如果拿出来做产品,很多人都愿意让自己的婴儿坐在那里。
因此,所谓斯金纳虐童的事,纯属子虚乌有。
在这个世界上,作为某个领域的先驱者,总是免不了要遭到各种的非议,只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才能够最终成功。
斯金纳为人类心理学做出杰出的贡献,却又遭受着莫须有的非议,实在是让人感慨。在这里,向所有顶着重重非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