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领夯人:“抱孙子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领夯人:“娶新娘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领夯人”确实不简单,不仅要嗓音圆润,高亢洪亮,而且要脑筋灵活,随机应变。喊号的内容也不能千篇一律、固定不变,都是现场编词、信口拈来的,通常是诙谐幽默、荤素搭配、声情并茂,就像打鼓打在点子上,有张有弛,韵味十足,领夯人与众多抬夯人,才会形成一股强劲的合力。激昂嘹亮的抬夯号子,既能控制抬夯者的节奏,又能赋予由衷的快乐,使高强度体力劳动不再枯燥乏味。下面是一段非常简要的“抬夯号子”,敬予读者欣赏。领夯人:“盖新房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每当听到由祁隆作词作曲、任妙音演唱的《红枣树》,都会产生一种别样的情愫,而每当感到孤独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包括那些曾经非常熟悉、非常亲切,且一下子就能让你产生共鸣的“特色乡音”。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1)

抬夯号子。七、八十年代,老家砌房造屋打地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抬夯。何谓夯,即形似四棱柱体的石夯。而石夯由夯头、夯把和几根粗麻绳构成。夯头通常用青石由专业石匠凿制而成,石夯的四个侧面都是上窄下宽的梯形。上顶端的四方形边长约三十公分左右,底部的四方形边长约四十公分左右,高不足一米,正常的石夯重量约三四百斤,也有的大夯达五六百斤。夯头顶面正中心凿成圆孔,用来嵌装木夯把。在夯头靠下面的四条边棱上,各凿一个圆孔,在每个圆孔上拴一条粗细、材质一致的约一米多长的粗麻绳。有些比较讲究的石夯,还在石棱柱四周,用角铁焊成角架,底部四周对称、均匀地焊上系绳的铁环。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2)

所谓抬夯,就是邀请壮劳力,一般为九人以上的奇数,把石夯按节奏抬得高高的,按规则再猛地砸下,一遍又一遍,循序渐进,把地基夯牢砸实的过程。

抬夯的壮劳力中,有一个比较核心的人物,那就是喊号子的“领夯人”,而“抬夯号子”在整个抬夯过程中,起到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感染情绪、鼓舞士气的作用,大家伴随着那高亢、粗犷、激情、悠扬的抬夯号子,用力均衡、步调一致,石夯被悠然轻松的高高举起,又不偏不倚的重重落地。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3)

“领夯人”确实不简单,不仅要嗓音圆润,高亢洪亮,而且要脑筋灵活,随机应变。喊号的内容也不能千篇一律、固定不变,都是现场编词、信口拈来的,通常是诙谐幽默、荤素搭配、声情并茂,就像打鼓打在点子上,有张有弛,韵味十足,领夯人与众多抬夯人,才会形成一股强劲的合力。激昂嘹亮的抬夯号子,既能控制抬夯者的节奏,又能赋予由衷的快乐,使高强度体力劳动不再枯燥乏味。

下面是一段非常简要的“抬夯号子”,敬予读者欣赏。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4)

领夯人:“盖新房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娶新娘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抱孙子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好开心哦”; 众合:哎哟哎哟的嗨嗨,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媳妇俊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媳妇俏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老公公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猫抓心哦”; 众合:哎哟哎哟的嗨嗨,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抬起来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加把油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抬几夯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要拐弯哦”; 众合:哎哟哎哟的嗨嗨,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加把劲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齐心干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有酒喝哦”; 众合:哎哟的嗨嗨;

领夯人:“管喝够哦”; 众合:哎哟哎哟的嗨嗨,哎哟的嗨嗨;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5)

这样的抬夯情景和抬夯号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蛙式打夯机的普及,在老家彻底地消失了,但那铿锵有力、喜闻乐见的抬夯号子,却还在自己的内心久久地回荡。

栽秧号子。它是里下河地区稻作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俗曲,流传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为振奋精神、抒发感情、消除疲劳、自娱自乐的一种世代承袭的民间歌唱方式。“栽秧不栽哑巴秧”,每当到了插秧时节,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妇女们弓腰弯背,面朝水田背朝天,又苦又累又乏,她们借助栽秧号子表述心声,驱除疲惫。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6)

其表现方法通常用领唱加和唱,即“一唱众和”的形式。由嗓子和口才最好的栽秧能手,即领趟的妇女领唱“打头号子”,接着众人“吆号子”。如果遇到赛号子时,还有对唱、独唱。大多数的“领唱”节奏舒展自如,音调明亮悠扬,“众和”节拍规整对仗,韵律跌宕铿锵,洋溢着浓烈的劳动气氛,无人不被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动人场景所陶醉,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母亲十分拿手而领唱的《代哩格咚代》,那清脆的嗓音、欢快的节拍,至今还时常在脑海里萦绕,只可惜如今已找不到当年的简谱和歌词了,如若当时条件允许的话,全部用音频和视频录制下来,那该有多完美啊。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7)

栽秧号子是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它扎根在广大社员群众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社员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劳动人民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曲调中融入了社员群众的喜怒哀乐,有大量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农村民风习俗,甚至生活琐事、家庭伦理以及历史人物等歌词内容。在众多的优秀作品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有:《拔根芦柴花》《一根丝线牵过河》等。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8)

上梁号子。(亦称大浇梁号子)20世纪80年代前,农村社员新建或翻建房屋,都时兴“上梁”的祈福仪式。“上梁”就是在房屋的山墙砌筑到屋脊,然后架起所有木梁尤其是顺利地架起中梁的仪式。农村人都十分看重“上梁”这件事, 尽管各地的习俗有所不同,但“上梁”仪式都相当隆重,整个过程可分为“祭梁、上梁、接包、抛梁、晒梁、待客”等几个程序。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9)

顾名思义,中梁就是堂屋当中屋脊的横梁,对“中梁”的挑选是有讲究的,“中梁”的梁中部位要略有一点弧度,待“中梁”架设到位后,在堂屋里仰望,能看出梁中部略高于梁两头,寓意着主家昂首挺胸做人,腰杆硬正做事。

“上梁”仪式的日子是必须提前择日的,主家都会准备一对古钱币(一般是五帝铜钱)、一双新红筷子、裁五色新布条,用红线捆到一块香木上。一般都会订做满满一箩筐大馒头,馒头面上盖有大红喜字,放上花束。待到“上梁”这天,新房里里外外贴上大红祈福喜联,其中有张竖联写着“姜太公在此一切无忌”。“中梁”上系好香木,披上大红绸布,主家在新房堂屋里设供桌香案,摆上各式祭品,隆重举行祭梁仪式。一般都是非请莫入,尤其是被认为“不干净”的人,那怕是自己家人,是绝对禁止涉足祭梁现场的。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10)

祭梁结束后,主家将一壶美酒递给木匠大师傅,由师傅分别浇在中梁的各个部位,一边浇着,一边口诵押韵的连珠炮似的吉利话,主家乐得眉开眼笑,赶紧塞个大红包,这个仪式称做吟诵“大浇梁”。《大浇梁》号子的诵词内容,基本都是当地白话和俗语,通俗易懂、流利押韵、脍炙人口,现摘取其中几句,敬予读者欣赏。

……先浇前檐步柱,后浇紫禁高梁。

酒浇两头,代代儿孙出诸侯;

酒浇梁腰,代代儿孙穿龙袍;

酒浇梁尾,代代做官清如水。

浇来浇去,万事如意,

浇去又浇来,添喜又添财。……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11)

此时便由匠人们用绳子将“中梁”,麻利地拉到堂屋两头的山墙上,木匠大师傅与瓦匠大师傅,分立在堂屋东西两个墙头协同配合,这个程序称为“上梁”。把“中梁”调整至恰当的位置后,主家要将亲朋好友送来的“五谷彩袋”搬到梁的正中,并将红布披在梁上,寓意五谷丰登。此后,匠人们将果品、食品等,用红布包好,边喊喜庆话边将布包,抛入由主家双手捧起的箩筐中,这个程序称为“接包”,寓意接住财宝。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12)

上梁仪式最热闹的程序是“抛梁”。当主家“接包”后,匠人们便将糖果、花生、馒头、铜钱、“金元宝”等从梁上抛向四周,让前来看热闹的男女老幼争抢,人越多主家越高兴,这个程序称为“抛梁”,寓意为“财源滚滚来”。在“抛梁”时,匠人们还要说吉利话:“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 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稻囤麦囤年年满。”抛梁结束后,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晒一下屋梁,这个程序称为“晒梁”。最后,主家设宴款待匠人、帮工和亲朋好友,这个程序称为“待客”。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13)

进入21世纪,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农村造房人家越来越少,“上梁”仪式以及《大浇梁》号子,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还记得小时候为了讨喜糖吃,被“不怀好意”的大人所利用,教我们用树枝,捣破新婚婚房窗户的红纸,一边用力捣一边还振振有词地喊“捣得快,养得快,一捣带一拖,连养十八窝”。哈哈,当年这些大人们“缺心眼”不?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14)

至于遇到小儿夜间哭闹,大人就会用红、绿、黄各式纸写满“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的咒语,张贴在电线杆或树干上,这是自古流传至今,民间针对小儿夜间哭闹的治愈方法,但究竟有没有效果,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15)

还有不管谁一旦得了“偷针眼”(即麦粒肿),就会遭到小伙伴的齐声呐喊:“偷人家的针,偷人家的线,眼睛开个杂货店”,虽说这不过是无稽之谈,但大家嬉闹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绝美乡音(渐渐消逝的特色乡音)(16)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几十年前最普通、最普遍的这些“特色乡音”,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直至将会完全消失,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在默默感念与怀旧的同时,只能顺应时势、顺应潮流,努力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明白人。

(部分图片来之网络,侵权即删)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完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