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可达北平无战事大结局(北平无战事里的曾可达可以不死吗)
曾可达北平无战事大结局(北平无战事里的曾可达可以不死吗)蒋经国要兵权,蒋介石不给,于是,蒋经国从政治上着手来拯救国家。故事的背景是三大战役发起前的国统区,军事上,国民党节节败退,损兵折将,国共军事对比已发生明显变化;经济上,国民党贪腐触目惊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政治上,国民党召开了“行宪国大”,蒋介石当选了“总统”,实际上,派系之争,权力之争,主义之争已将国民党这座大山即将压垮。电话狂魔曾可达建丰同志交给曾可达的秘密任务是反贪,去北平反贪。那么1948年的国民党是一种什么处境呢?还有救吗?
曾可达是谁?
他是《北平无战事》里的国民党军官,经国的心腹,南京方面的“红人”。
现在说一下他的几个身份:
首先,他是国民党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督查;其次,他也是“五人组”重要成员;另外,他真正的身份是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建丰同志的心腹。
电话狂魔曾可达
建丰同志交给曾可达的秘密任务是反贪,去北平反贪。
那么1948年的国民党是一种什么处境呢?还有救吗?
故事的背景是三大战役发起前的国统区,军事上,国民党节节败退,损兵折将,国共军事对比已发生明显变化;经济上,国民党贪腐触目惊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政治上,国民党召开了“行宪国大”,蒋介石当选了“总统”,实际上,派系之争,权力之争,主义之争已将国民党这座大山即将压垮。
蒋经国要兵权,蒋介石不给,于是,蒋经国从政治上着手来拯救国家。
国民党不是堕落了吗?不是贪腐严重吗?
那好,从反贪抓起。
派谁去?
——曾可达。
同时,建丰同志布下了一盘大棋局,曾可达是棋子,其他铁血救国会的成员也是棋子,棋子与棋子之间不讲感情,他们的共同任务都是反贪。
于是,曾可达来到了北平,他以调查学生事件和民调会为突破口,本想溯本清源,追查到底,没想到却步步惊心,事事难测,越搅越浑。
曾可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和他“志趣相投”的是方孟敖,官二代,王牌飞行员,陈纳德爱将,飞越过驼峰航线,参加过抗日,是标准的民族英雄。
就是这么一位爱喝红酒,抽雪茄的“美国派”却是个货真价实的地下党,他以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长的身份协助曾可达反贪。
桀骜不驯的方孟敖
国民党保密局北平站站长王蒲忱负责配合曾可达,此人沉稳内敛,会战术咳嗽,小心翼翼地游走在各派之间,虽然也是铁血救国会成员。
孙秘书是个小角色,他在北平市警察局局长徐铁英处卧底,暗中协助曾可达。
隐藏在我党里面的梁经伦果如其名,满腹经纶,燕大教授,何其沧先生的助手,他热爱祖国,熟背总理遗训,痛恨腐败,在建丰同志眼里,他是学贯中西的精英学者,是党内少有懂经济的专家,因此深受“重任”。
撞到曾可达枪口上的是马汉山,他是“老站长”,现任北平民调会副主任,张狂,爱财,结果反贪的同志们拿他第一个开刀。
曾可达非常看不起马汉山,这种小喽啰根本不入他眼,他眼里的大老虎是方步亭,方孟敖的爹,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留洋背景,何其沧是他老朋友。
另外,国民党党通局大佬徐铁英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是真正的老狐狸,资历深,背景厚,人脉广,曾可达拿他没办法。
“甘愿”被当抢使的方孟敖扮演了愣头青角色,是曾可达反贪的“利器”。随着局面的逐渐打开,国民党北平的政治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在暗地里,反对曾可达的政治同盟正在形成,可达同志日益被孤立。
真正反对曾可达的是徐铁英,他联络了北平的政治力量,处处给曾可达制造麻烦。面对危局,曾可达没有灵活的手腕,也没有可以倚靠的同盟军,只有打电话,对,南京二号专线。
假如南京二号专线能一直发挥作用的话,曾可达未必这种结局。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蒋经国在上海查封了扬子公司,“大老虎”孔令侃状告到夫人处,蒋经国被老爹批评了一顿,孔家大获全胜。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曾可达打完最后一通电话,与方孟敖见完面,听了他的评价后就拔枪自杀了。
而徐铁英从飞机上走下来的一刻,北平也快解放了。
在国民党那里,正直的人死道边,谄媚的人反封侯。
这是病,国民党到死也没治好,或者说压根就不想治。
在方孟敖这里,则不同。
曾可达兢兢业业地反贪,老板权力有限,他以为自己是钦差大臣,结果只抓了一个马汉山,自己深陷敌人的围攻中。所以说,反贪是个技术活,讲方法,讲策略,讲时机,不能一杆子打倒。
曾可达的反贪是战术性反贪,不是制度性反贪,换句话说,反贪只是工具,收拾人心,赢得人气才是最终目的。用制度反贪,老百姓不觉得是多大成就,这不就是制度该有的样子吗?还需要百姓叩头谢恩?
战术反贪,最为致命,不是你死,就是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