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那个老外的网址是: davebeckerman/ 如果用单反,我认为广角变焦镜头和带多点对焦的机身非常合适,因为在广角时被摄者会以为你照的不是他,而是前面别的东西。再上一张用EF20-35拍的PP,在天坛公园祁年殿的大门前拍的。jesseli: 我对街头摄于也比较感兴趣,尤其去年在网上看到一位纽约的摄影家的网址后,便开始行动了,我用奥林帊斯MJU II(35mm固定焦距镜头,2.8光圈),装上TMAX 400CN黑白卷(C-41冲洗,一般冲扩店都行),每次出门先将相机打开,关掉闪光灯(这点非常重要,因为MJU II号称能用闪光灯平衡色温,在日光灯下它会自己闪光的),然后将相机袋缠在手腕上,右手下垂,拍摄时尽量对准被摄者(但眼睛最好不要看-需要一定的练习),如在走路过程中, 这时脚步放慢-总之尽量保证相机在按快门时的稳定性,用这种方法在去年6,7月间拍了不少上班

搜集了色影无忌论坛里面关于街头人文摄影的一些探讨帖子,觉得不错,转发大家欣赏。里面的街头作品都是我的习作。

bear8:街头摄影就是好玩,窍门就是快,抓拍的一系列动作要一气呵成,俺通常是预设玩焦点、曝光,估计好镜头的构图,看到需要的,抬手就拍。为什么用旁轴,虽然我用但凡,但我感觉旁轴好处如下:1。快门没有反光板,声音较轻不易打扰被摄对象;2。被发现不易被认为是专业的;3,体积较小,比较好拿;4发现中……

至于是黑白还是彩色,我觉得还是个人爱好的原因,我原来用黑白,现在用彩色,呵呵,懒得冲卷

现代汉语:借一个有X报社标志的马甲,背一个又大又破的摄影包,甚至可以带脚架,不苟言笑,神情专注,可拍对面匆匆的白领丽人、公车上若有所思的目光、乞丐悠闲地找跳招——

yadanx:我用数码机990看到好镜头,背过身体开机,调好各项指令,回身俯视液晶屏,不抬头,按快门!还没被发现过那。前天摸了摸凤凰205E,也挺对劲,要是有徕卡M6,哼!应该也是手到擒来吧。街头摄影,不起眼的机器,越小越好。

快递员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1)

快递员

jesseli: 我对街头摄于也比较感兴趣,尤其去年在网上看到一位纽约的摄影家的网址后,便开始行动了,我用奥林帊斯MJU II(35mm固定焦距镜头,2.8光圈),装上TMAX 400CN黑白卷(C-41冲洗,一般冲扩店都行),每次出门先将相机打开,关掉闪光灯(这点非常重要,因为MJU II号称能用闪光灯平衡色温,在日光灯下它会自己闪光的),然后将相机袋缠在手腕上,右手下垂,拍摄时尽量对准被摄者(但眼睛最好不要看-需要一定的练习),如在走路过程中, 这时脚步放慢-总之尽量保证相机在按快门时的稳定性,用这种方法在去年6,7月间拍了不少上班路上的片子(为此每天走路一个钟头上班-也算是锻炼了身体),有些自己觉得不错。传一张用这种方式拍的PP。

那个老外的网址是: davebeckerman/ 如果用单反,我认为广角变焦镜头和带多点对焦的机身非常合适,因为在广角时被摄者会以为你照的不是他,而是前面别的东西。再上一张用EF20-35拍的PP,在天坛公园祁年殿的大门前拍的。

CanonElan:真巧我也在研究街头摄影,下面是我收集到的一些资源 asiaphoto/jed/100399sp.htm

in-public/whatis.html **uhler/streetphoto.html

总结起来,街头摄影对设备没有限制,什么设备,顶级单反或者傻瓜,定焦或者变焦,长焦或者广角都能拍出好的街头作品,限制多的主要是胶卷:一般用黑白胶卷。下面的FAQ总结了街头摄影的一些技巧。 photogs/bwworld/bwfaqst.html

街头摄影最容易采用而且成功率最高的手段是“守株待兔”,也就是摄影师您匍匐在暗处等待猎物自己出现在您的火力范围内。这里最最关键的不是兔,而是猪。您守对了猪,不怕没有兔子出现。如何选择猪就看这个猪是否对兔子有吸引力。假想一下,如果人行道上摆着一个女性人体服装模特,那就是足够好的猪,因为她对兔子有足够的吸引力,呵呵。你只要躲在暗处, 等待任何一个男人或者女人经过这个模特,瞄准了,一个小时至少可以报销2卷,而且成功率很高。如果大家发愁没有好办法 burn films, 这就是正解,呵呵 下面这个片子是大摄影家 Robert Doisneau的一付名作,就是守株待兔的办法。 他躲在这个橱窗后面拍了一系列片子。

上面玩了很多文字游戏,其实街头任何有趣的,可能吸引人们注意的事物都是街头摄影的好地方,摄影师以静制动,几乎可以把发白中,而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引起敌对情绪。 这张片子也是Robert Doisneau 的作品,名为Hell。您这要在街头找到这样一个景物,站在/坐在旁边,对好焦菊,任何一个人经过您都不用看取景器就可以得到同样优秀的街头片子。 街头的橱窗,广告牌都是好得“猪”,(能吸引兔子的猪都是好猪)几乎所有城市都能找到这杨的景观。这也是一个fine art摄影师拍的,我觉得不是很成功,但是作为“守株待兔”的例子已经足够了。

再推荐几个资源

Photo A Week(PAW)项目

一些街头摄影师推荐学习街头摄影的方法:Photo A Week (PAW),也就是坚持一年52个星期每个星期(至少)拍一张街头照片,这样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且强制自己每个星期拍一定数量的胶卷。在坚持这个个人项目的摄影师列表可以在下面这个连接找到:

jeffery-nola/links.html 其中俺最欣赏的是 photoaweek.fsnet.co.uk/2002/default.htm

这个人是从2001年开始的 photoaweek.fsnet.co.uk/

这里有一些基本技术的介绍 (请注意菜单项有一个 PAW)

pinkheadedbug/home.html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2)

爱心早餐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3)

爱心早餐

街头摄影确实有很多乐趣,不过街头摄影用黑白的主要原因是避开色彩的干扰,而突出片子中的主题和故事。 比较典型的就是黑白街头片子背景控制要容易的多。俺看好了ebay上的 rollei 35 大伙别和我抢,呵呵孙变再推荐两个网站:

dancingmind fotowillem.nl 俺拍街头就是用一个旁轴,或者180mm望远头

沧海桑田: 我对街头摄影几点看法

1:用自动对焦 优质变焦头/定焦头 200度以上胶卷

2:相机千万注意"隐形'' 一旦让被摄人发现你有相机往往你就拍不到真实画面了

3:街头抓拍人来人往磕碰相机乃家常便饭所以一定要注意相机安全 但又不能大大例例的把相机挂在胸前 我觉将机器拿在手上最好用一个手带将相机牢牢掌控在手中(背带很不方便) 这样又能即时藏在身后"隐形''又能立刻亮出抢拍.(我过几天就要去买个460元的尼康手带了)

4:凡是能引起你注意的场景都可做为抓拍体材 不要犹豫不要舍不得胶片而错失良机

sfxlo826: 街头摄影不在乎什么镜头 什么机身 在乎摄影师的眼和心

joeboor: 使用定焦头,35mm最合适,习惯和熟悉了35mm的视角以后,根本不用取景器构图,眼睛看就可以了,使用超焦距,光圈优先,挂在胸前,一个手扶着,一个手按着快门线,疯狂扫射,哈哈,没有漏网之鱼

大肚肚:虽然是个菜鸟,但还是觉得karin的帖子很有道理,至少很有说服力。在无忌转了这么久看到讨论最多的除了器材还是器材,所以对这个专栏总是关注很多。每次看到多一个新帖一个回复都很期待是一个真正的大虾的经验之谈,而且是既详细、实用又有针对性的那种,因为既然写了,就应该使读它的人能从中真正学到东西。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样的帖子并不多,大概是觉得这些小儿科的东西不值得去说去写,抑或是懒得写懒得说?天知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同样的情况在不同的领域也存在着,菜鸟的问题总是被人置之不理、嗤之以鼻,或者回以几句”言简意赅,高深莫测”的要旨。总之很难看到大师们写几篇不错的“少儿读物”。最后感谢karin的这几篇帖子,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内容。那也是我们这些缺少知识却不缺少求知热情的菜鸟们的福气了。我也是业余的,我玩摄影很多年了,如从买第一台相机的79年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我的朋友有的早成专业了,更多的已经不玩了,我却仍然乐于业余这么一种状态,如果将来摄影成为我的工作,我也只想做个自由撰稿人。这样自己的观点不会受到制约。你会发现自己的观点,思考不受制于人对于纪实摄影是多么的重要。这么多年我的体会,学摄影不光在摄影里学,更多的学习应该是别的文科类,向文学,历史,绘画,政治,等等。多结交别的学科的朋友,这样你的视野才会大些,才不会老在器材,技法上空耗时日,对于镜头的分辨率,相机的手感,MF还是AF机械还是电子,金属还是塑料,120还是135,NIKON还是CANON,等等等等,那些似是而非,可以争个十年八年也谁都有理的问题。当你看到CANON EOS-1V象个鸡屁股这种主题,你就会明白如果你加入讨论,实际上你也成了他的利用了。我倒真想为此种人造像。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恶心还不足以表达我的卑夷。玩纪实摄影第一条,就是要疾恶如仇。纪实摄影不仅是客观更是你自己的主观表达这也是自然主义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分野。八几年我第一次在《摄影》(浙江摄影出版社)上看到马克。里布,给我的惊讶绝对超过了布勒松,我所惊讶的不是他的技巧比老布高,而是他对生活,对心态把握是那样准确,中国人自己为什么看不到。也许如《美国人》的作者法兰克所说,异域的人总是会有敏锐的目光。纪实摄影并不要什么英勇献身,并不一定要在天安门广场去拍生生死死的悲壮,并不一定要冒对抗党和政府的险,除非你是个单身汉,不会拖累妻儿,实际上更多的题材就在日常生活中,熟视的东西却更需要独到的慧眼。要记住摄影只是一个媒介,思想观念才是要表达的内容。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4)

交通志愿者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5)

交通志愿者

街头快枪手: 说说自己的体会 1、机器:我一般用50E还有BP50,镜头有时是28-105,有时用长焦,体积够大的了,也曾被对象或旁人发现,可能我这里的人和善,所以至今无一纠纷。我一般是机器不放在眼前,凭感觉构图,用AF和自动测光可以避免OUT-F和曝光不正确,但要找准焦点,还要注意不要用低速。当然,若用小巧玲珑的数码机是既不易被发现,又可减少消耗,只是俺没钱!而对比与28-135IS,我感觉后者是街头照的好镜,只是外表抢眼!2、题材:我多拍摄交通违章,这些片子易上报,攒点可怜的稿费,当然其它有特色的东东也拍!3、技巧:我上街多坐自己的摩托车,女装踏板车,还是脚刹(LP的车只有手刹,也用过),所以我只用右手和右脚就可把车控制自如,另左手握机,正好能用BP50上的按键,遇上超载等高速移动目标,就加油、、、,但不同对象有不同拍摄方向,前后左右要视情况,若能考虑背景和光线就更好了!摄影较之绘画似乎有一种一挥而就的方便,事实上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里很多靠画肖像画为生的人,就发现了摄影的方便。然而,这种方便的快速的记录影象的特性却容易让人忽略,摄影也是需要练习,就象绘画,需要通过素描来练习形体和空间位置的表现,色彩静物和风景的写生练习则是掌握色彩关系。摄影也一样,画线描来训练构图,所谓构图可以简单的看作是处理不同形状之间和不同大小之间的关系,与它们在画面里的空间位置的关系。色彩的训练也是要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以及对比的强弱,和色彩的调和。当然还有影调的训练,在白背景下表现白色或浅色物体,或者黑色背景下表现深色物体等等。对于抓拍也是可以有多种方法来训练的,先可对单个物体,然后可对多个集群的物体,之后可对多个离散的物体,还有,先对静止的物体,然后对活动不大的物体,再后是运动中的物体。对于行为,表情,动态那是更高一层的训练。怎样来看我的那几张片子,我想说我只是一种尝试或是一种练习。就象绘画里的速写,并不是正式的,完成的东西。当时我刚换了自动对焦相机,想尝试种快速的拍摄方法,把抓取现场感,瞬间表情,作为重点。现在来看这种尝试还是达到了我想要得效果。遗憾地是我的尝试因为种种原因而中断。我还没有学会怎么上大图,那些小图实在无法判读。如果没有记错,我在八十年代后期看到了台湾的阮义忠写的《二十位摄影大师》和《当代摄影新锐》这两本书。里面介绍了一位对美国对西方影响甚大的摄影家叫罗伯特。法兰克。当时国内对他知之甚少,他的作品叫我很吃惊,叫我同样吃惊的是,他对布勒松的批评。后来在《人民摄影》上看到,美国艺术界对他有了很高的评价,虽然他的《美国人》出版当年却争议很大,美国人自己认为此书是对美国社会的歪曲和偏见。但是如同“垮掉的一代”的文学思潮一样,后来都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和西方的一代人。法兰克的作品给人一种草率和漫不经心,构图松散,甚至画面也模糊不清。他想要表达的实际是现实社会中有大量的杂乱和无序。他认为布勒松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东西,他批评道“你会觉得布勒松除了对美感和构图以外,对其它什么都没有感受。”法兰克的离经叛道实在叫人不易接受。不过现在看来他的手法和眼力是有创造性和有预见性的。他的作品中有不少空无一人的画面中只有一台开着的电视机,现在我们当然可以理解成,电视这种玩意对我们的生活的侵入使我们无可奈何。虽然憎恶却也无法离开。他的摄影给了我们另一种观察生活的方法。也让我们知道摄影还可以是另一种样式。

karin: 抓拍什么机器都可用。但要玩熟,就象骑车熟了,车与人一体。摄影也一样人机一体想拍什么,怎么拍都是自然而然。街头摄影在今天还有人再投入其中让人由衷地感到敬佩.很多过来人早就下海了.所以看到现在有人如此提问实在感动.网上谈器材的远远多过谈题材的.我一直很喜欢街头摄影 可能是这种摄影的样式如行书狂草自由粗圹.象卡巴 布勒松法兰克 克莱茵 马克.里布 都是我所喜爱的.中国的张海儿 韩磊 林永惠也是.

书很多<摄影业书> 阮忠义的<二十位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街头摄影为什么用黑白的多.我想黑白片给予人一种严肃凝重的感觉.其实彩色片不是不能用 只是要经过特别处理 把颜色做得陈旧衣点.不知在这里跟贴的朋友都在拍点什么 能贴出来大家切磋切磋吗.我不怕大家羞我 我再几张.我的用意无非是想让这里也热闹起来 不要让别人老说我们只会花钱玩机子 不会玩片子.本想我的发言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而踊跃发言。反而有点冷场,我不知道自己作得是否对头。原本还算热闹的讨论,由于我的加入好象变了味。我向各位陪理了。我想谈谈自己拍纪实片子的一点体会。我在器材坛子里谈到布勒松的成功也有标准镜头的一份功劳,也是无人理会。现在我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用标准镜头在抓拍中获得成功的人不在少数,何以如此。我以为那是镜头的特殊性搞过抓拍的人都知道,抓拍的站位很重要,距离和角度是成功的前提,为了不干扰被拍的人物,相机绝对不能拿起到眼前来取景,再来回调整位子,这样的话多半会引起人物的不自然的反应。你要用肉眼,也只有用肉眼划出两条相当于镜头视角的线一旦你认为合适,举起就拍。久了你几乎是本能的就能很好的取得恰当的站位。那么标准镜头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因为它的透视感与肉眼相近,其实我发现它的视野与肉眼的主要视野也很接近。这也许就是标准镜头而不是其它的镜头成就了那么多的大师的原因了。

在无忌上看到议论纪实,抓拍之类的主题能聊起来的实在不多。很多的人在对器材有了深入的了解后,慢慢地开始对拍片感起兴趣来。风光,人像,时装,静物小品舞台剧照,民俗,纪实等等。在这些个门类里,我个人认为纪实是最适合于业余人士的,你看别的要不爬山涉水,要不器材一大堆,要不让人说是雕虫小技被瞧不起,而纪实不论器材,耗费都不大。特别的是纪实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并不占优势,他们常常任务在身,不能有太多的时间泡在那里,对于每个任务绝对不可能象业余人士那样在很长的时间里,零打碎敲地积累起来。看看一些大师,高手成了专业之后,纪实反倒没有什么重要的片子出来,早期的片子竟然是他的重头。但是很多人对于纪实有一种敬畏,认为纪实是难度最高的,有如书法中的草书,中国画里的写意泼墨,不是轻易可以达到地。的确纪实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转,但也并非难如登天。

首先选一个难度不大的他人的作品作范本,看看人家是如何用画面来阐释的。可以不选那些独幅的,组照通常技术难度小一些。象集市里的题材,活动性不大。可以从小贩进场开始拍到收市,反应集市一天的情形。留意特别的人物,不同年龄,外貌,性别,身份,不同精神面貌,状态的,不同动作,行为的。只要深入下去,你一定可以发现比我想象要丰富的多的内容。胶片使用黑白的为好,买国产盘片,自己分装很容易,可以降低很多费用,又可学到冲洗,将冲出的底片剪成六寸或八寸相纸长度,用胶纸把底片粘在大小合适的玻璃上,记得药膜向上,然后在暗室中将底片放在相纸上,曝光冲洗就得到小样对于一次不要希望太好,要多找自己的毛病,以便下次更有经验。马克。里布MARC RIBOUD我手头的片子来自《摄影》一九八九年第二期。我不知道“浙江摄影出版社”是否还在出版《摄影》,葛衛衛是当时的责编。我也不知道 马克。里布 是否有网址。最近在《人民摄影》电子版上看到关于 马克。里布 的文字,但是在那一年,第几期上,我也忘了。真是对不起你,如果你想要我把《摄影》上的那些内容扫描给你,请你给个你的E-MAIL地址,我再给你传过去。今天来谈谈抓拍的练习。新手一上来就在街上练习,毕竟有些为难。你想没想过,从给亲朋好友拍婚礼片子,来练习抓拍的功夫呢。你免费拍,但胶卷用的却是他们的,这种机会实在是不错。事实上对双方都实惠。这种场合大家都比较熟,你也不会太拘谨,容易放开,状态出得来。如果你有这种机会不妨接受。但是你要作一周密的计划。了解主人的想法,要求。了解婚礼的安排,过程,路线。提出你的设想,构思。征求他们的意见。自己一定要明白,那些过程是一定不能拍砸的,如没把握可以摆拍。在不太重要的场面可以试试抓拍。其实摆拍时,也可摆中带抓。相信几次下来,你一定抓拍有了信心。然后再上街就沉着多了。不知朋友们是否有兴趣,我们再深入一点来讨论上一贴的问题。给人拍婚礼,实在是能从中学习到不少的东西。一套婚礼的片子,拍得好就是一套完整的集子。还真是要费心的构思,首先,要有开头,当然也要有结尾,这一天特定的日子,从早到晚,记录新人的忙碌,紧张,兴奋,疲惫。在二人中可以有所侧重,看看那一个容易出片子,一般对女性着墨多点总是讨好的。一些过程不能漏的,化妆更衣,迎亲的时刻,教堂证婚,喜宴,闹洞房。一切都是老套子,但还是要试试创意,记录为主,也可夹点写意。可以事先定些镜别,不要中近景一路到底,结合一些特写,远景,这样事后穿插起来,就不会显得单调。角度也是,不要老用45到0度,侧面,侧后都是可以用的。在保证重头戏的同时,不要放过一些新人的不为人在意的小动作,自然的亲昵,目光交流,有时能为整套片子增添色彩,甚至成为点睛之作也不一定。完事以后,可以由你编辑成一本影集,选剩的除去失败的,可都附送给新人。不要忘记,你是在为以后的纪实摄影打底子。所以,你在选片的时候应该捉摸,如果,你是在拍纯粹的婚礼纪实,你又会如何把握,从构思,镜头,角度,重新推演。如此这般,自己就得到了锻练。不是吗?说到拍纪实婚礼,我却想到一些东西。记得电影《黄土地》开始的一场婚礼,通过公家人的视线来展开。窑洞前的场地上人头济济。吃喝之间端来浇汁的木刻的鱼,不能吃,说是摆著也是个意思。起来个唱酸曲的汉子,词也喜庆,曲也热烈,可听来总是叫人觉着酸楚。新人的表情也是那样木讷,镜头的著墨不多,它想反映的是当时普遍的乡村的生活场景,意在泛指。如果不是我记错的话,另一部电影《人生》却用了不同的方法。也是一场婚礼镜头却是反复围绕着女主人翁。外面婚礼热热闹闹。里面女主人神情悲切。外面进行著的婚礼。她流着泪的特写。很明显这是为了特指。同样的题目做成不同的文章。对于我们摄影来说,就是怎样运用视觉的语言来表达。纪实摄影的成功同样也是要求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视觉语言,而不仅仅是在街头碰运气,功底和功力乃是不缺省的。不想自己的贴被淹没,我只有自己在这里自说自话的继续下去。我的感觉如同隔墙交谈,但不知听者爱不爱听,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不知朋友们看没看过,王安忆的小说《庸常之辈》说得是一个上海里弄小厂的女工,筹办自己的婚事。不仅自己平常,祖辈也都默默无闻,她虽然顺命找了个同是小工人的对象,却不甘就此平平常常的将女人一生最重要的日子翻过去。她要将这一天属于自己的节日,办成一个辉煌的盛典。王安忆用女人的心去刻划她,有的是理解。的确每一个人对于生活都有他自己的权利,旁人可能并不赞同,却也未必就能指责。我们搞纪实摄影的,镜头的指向也要多一点宽容与关怀。这叫我记起,在那场“风波”里有人拍了不少,他还保证不拿它用,但最后事情有了结论,组织上要办反面的展览,他又为了显能,不顾照片可能会造成被摄者不利,仍然投稿。这种人在搞纪实的人中虽在少数,但影响极坏。纪实摄影,很多时不一定能偷拍,在拍连续成组的片子时,有时不得不与当事人说明拍摄的意图,以期他的同意,所以拍摄后,极忌改变原意,以引起当事人的反感。我的建议是宁愿放弃片子,也要尊重当事人。不然实在是有违纪实的宗旨的。

不知道国内有没有美国电影《猎鹿人》的VCD、DVD,这部电影是七十年代早期的片子。很早就在国内的介绍西方当代电影史上提到。我只记得它是一部反映越战的片子,别的已记不得了。来到这里看到一篇台湾人写的影评,才知它更多的是试图塑造一种新的强者形象。影片通过出征前的猎鹿来展现人物。我觉着那里面的男主角麦可,对于猎鹿的体会倒是能给我们不少的启迪。他说“我是从猎鹿学到做人的。”尼克说“就是你说的[一枪命中]吗?”麦可说:“是的,因为你只有开一枪的机会。”猎鹿如此,猎影也如此。猎鹿的机遇、猎影的时机都是如此飘忽无常,稍纵即逝。你如果把握不住,就会失之交臂,长留遗恨。如何做到[一枪命中]?当然是平日勤练枪法,出征带好装备,更重要的是你的心理准备,当机遇来临你要沉着镇静,诺非最佳机会,不要轻易扣动板机。否则,你的轻忽莽撞、糊涂苟且,都会将机会丧失,而使你在人生路上空手而归。还记得 艾迪。亚当斯在越南西贡,拍的《西贡警察头子枪杀越共分子》吗。他说“看到他走过去,他提着枪,我认为可能他会开枪,所以我作好了准备,听到枪声的同时,我按下了快门。”他把握住了他的机会。而我们呢?一个时期以来,纪实的片子不兴剪裁。不仅不裁,还要将边沿的齿孔一起印出。我想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证明片子的真实性,但是后来带有了另一层意思,就是拍摄的水平,抓拍的片子不用剪裁,功力自然不一般。到了现在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纪实片子到底能不能剪裁?我个人以为是可以的,特别是当我们自己的拍摄水平还没有那么过硬的时候。我们如果以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我们自己很可能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的片子通过适当地剪裁,能加强主题的表达,使画面更加紧凑简练,那为什么不呢。但是,剪裁纪实片子,也是有一些原则和章法。剪裁不能企图篡改和歪曲事件的本意。不能削弱照片的真实性。真实是纪实性作品的首要。不要仅仅为了简练把可以交代事件的时间和所处的位置、地点的环境裁剪掉。剪裁是为了更加明确的表达主题。不能变成使读者对主题的理解更加艰涩,甚至产生歧义。照片的剪裁也是一门艺术,通过对照片裁剪的推敲和思考,反过来又能促进拍摄时对画面的把握。这样反反复复,最终达到拍出的片子少剪裁或不剪裁。照片到底配文字,还是不配文字好?一般的看法是照片不依赖文字,就能让人读懂,便是好照片。的确,有很多的好照片,不用文字就能让人叫绝。不过,同样也有不少的好照片,没有文字要看到透就不那么容易。那么后一种照片还能不认为是好片呢。让我们暂且放下这个不谈,先来看看电影。大家一定看过默片,也叫无声电影。这是电影早期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将对白录制到片子上同步地放出来。结果反而发展出一种特殊的电影,无声电影的魅力和效果甚至于超过了后来才出现的有声电影。有声电影在早期对于对白的应用没有经验,对白过多过滥,反而让人不胜其烦。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平行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有声终究有它的优势,很多事情用语言来表达毕竟要自然和方便一些。很多时候我们老是说,视觉的东西是很直观的,所以孩子识字就以看图的方式开始。可是,不那么直观,或者是有些抽象的东西,用图像就不那么好理解了。文字在表达上更加精确和严密,叙事性也更强。有些情节是不便用图像来表现的。所以,我是不反对照片加文字的,我觉得好的照片加上好的文字,可以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6)

环卫工人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7)

环卫工人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8)

环卫工人

扫街的正确拍摄方法(关于扫街摄影镜头感等)(9)

环卫工人

文字来源于色影无忌网站论坛,摄影作品作者简介:宋渭涛,笔名骊泉,陕西临潼人,中共党员,经济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渭南市摄影家协会理事,摄影作品和文章多次发表于《人民摄影》、《中国金融工运》、《中国保险资产管理》、《照相机》、《渭南日报》、《华商报》等报刊杂志网络,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渭南分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