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寻根问祖大槐树(大槐树下寻根录)
山西寻根问祖大槐树(大槐树下寻根录)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走过去,档案室的招牌就钉在门眉的砖墙上。我突然想:在这个盛产寻根故事的家园里,何不从档案里寻找一些美丽的故事呢?大槐树下老鹳窝。一代又一代,这首带泪的民谣已经传唱了整整600多年。少小吟唱时,似乎从未体味出其中散发的那股背井离乡的苍凉味道,倒是胸中升腾着一种淡淡的、温暖的归宿感。2004年1月12日,是个萧瑟寒冷的冬日,我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正门进去,西南角几间低矮的平房引了我的职业兴趣。一扇铁门醒目地刷写着四个碗口大的红字:档案重地。
|
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老鹳窝。
一代又一代,这首带泪的民谣已经传唱了整整600多年。少小吟唱时,似乎从未体味出其中散发的那股背井离乡的苍凉味道,倒是胸中升腾着一种淡淡的、温暖的归宿感。
2004年1月12日,是个萧瑟寒冷的冬日,我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正门进去,西南角几间低矮的平房引了我的职业兴趣。一扇铁门醒目地刷写着四个碗口大的红字:档案重地。
走过去,档案室的招牌就钉在门眉的砖墙上。我突然想:在这个盛产寻根故事的家园里,何不从档案里寻找一些美丽的故事呢?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1. 信函里装着的乡缘
铁门开启,一组密集柜顶天立地。在这块逼仄的空间里,留存着7年来与“大槐树”有关的全部档案家当。出乎意料的是,细心的管理者把几年来每一封远方的来函,都以档案保管的方式悉心收藏起来。他们说:每一个信封里,都装着浓浓的乡情;每一页信笺上,都写着长长的思念。
从数以千计的信函中,我随意抽取。阅读过二三十封之后,发觉所有的信函都有一个主题——寻根。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不论迁徙的历史已多么久远,落脚点离这里多么遥远,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们从心底对“大槐树”的挂念与眷恋。
这是一封1999年6月10日从河北省邯郸县南吕国乡七方村发来的信函——
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听我学校的一位老同志说,他们要到古槐寻根,我非常感动。我希望得到一份“明代迁民遗址”示意图,以遍(便)更了解我们的祖先。我虽然不能千里寻根,但我能从心里梦里去感受,去想象。叔叔阿姨,我多么渴望得到,请你们给我寄一份好吗?谢谢。
我给你们寄5元钱,希望你们不要介意,我身边只有这5元钱了。不够的话,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
一个毕业生:李丽晓
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把身上仅有的5元钱塞进了信封,同时也把一个孩子的梦想寄了出来。她只能用这种简易的方式去了却自己心中的遗憾,用一张薄薄的示意图,让梦里的那片亲切而陌生的故土变得清晰、丰满。这封短信只写了半页,就在此笺下半截的空白处,小姑娘用铅笔画了一棵大树,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无疑,这就是她心里梦里去感受、去想象的那棵古老的大槐树了。
第二封信,是从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民族巷37号发出的——
尊敬的负责同志:
您好!我名叫王瑜,今年84岁了。我曾在民国二十五年从那里移出,当年3月间我游览了大槐树迁民遗址。最近电视播出那里的盛况,甚令我仰望,因此又回忆起当年情景,实愿再赴当地一观,可我年迈力竭,不能如愿。特此写信给您,烦劳尊驾一番,请您把大槐树拍一张照片给我寄来!未知尊驾可信得过我么?一切邮费、照片费用我一并给您寄去,请您劳神了!并把照片用款写清,如信得过连照片寄予鄙人,如有疑请来信,我先寄款予您。多谢您了,烦劳烦劳 !请您代办至盼!余后我寄款时给您再叙。敬祝近安,身体健康!
王瑜 1999.4.17
民国二十五年是1936年,离王老先生书写此函已相隔整整63年了。当年那个眼望大槐树泪别故土的21岁小伙子,已成满头银丝的耄耋老人,真正的“乡音未改鬓毛衰”啊!
信中所提“最近电视播出那里的盛况”,应当是洪洞县举办的第九届寻根祭祖节的电视专题片。或许,在阴雨霏霏的清明时节,祭祖堂前槐荫蔽亏的情景勾起了老人的思乡情结。老人泪眼蒙眬,颤抖着手写下一纸言辞切切的思乡情。细心的读者大概已经发现,这封总共只有二百余字的短函里,老人竟用了6个感叹号,仅仅只为索购一张大槐树的照片。浓浓的乡情,长长的思念,只求一张照片去寄托,只求一棵老树去抚慰。我们能体会出一个84岁的老人得到照片时的那一刻心境吗?
再摘一函,是从辽宁省海城市八里镇拉古沟发出的——
丁氏家族的亲人们:
春节好!
骨肉同胞有几人,一家到底是天亲;都受祖宗恩育重,牡丹朵朵本同根。
……我丁氏承德、承基、承惠、承训四公,为一世祖,均葬于山西大槐树庄;二世承德子禹,承训子环二公,葬于海城,为辽东开基。约在明朝嘉靖三十年移民辽东海城卫(海城市) 我丁氏为大汉族,在民。下延至今已经17代人了。承德四公之前还有几代?至今未明。1997 年间,中央电视台播出我的家乡是山西洪洞大槐树,并有小学生唱歌的镜头,还有祖先灵位丁盛什么(下部没看清)。望家乡父老亲人们给以帮助查清此节。如有谱书更好,有宗庙排列顺序也可,希望能实现为好。远离家乡的亲人们想念你们!此致!春节好。
丁氏家族第14代丁和业亲书
1998年农历正月初一
从此信的笔迹去推断,丁和业先生应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书写中夹杂着繁体字和旧时的俗体字。远居他乡的老人,来函查寻祖先牌位或索购家谱书籍,这在“大槐树”档案室收藏的上千封信件中是最常见的事情。此函的特别之处在于落款的时间,是大年初一,是中国老百姓合家团圆欢聚一堂的日子。可以想象,丁老先生选择这样一个日子向家乡族亲问候,无非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盘桓心头那种无法割舍的乡情。同时他老人家也想以这种方式来告诉他的儿孙,无论他们远足何方,“大槐树”才是他们永远的根。
每年的4月上旬,古槐上空会响彻万鸟啾啾之鸣
2. 啾啾思乡鸟
档案室收存着几大本厚厚的相册。
说实话,翻看这些照片并不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为大多数照片是围绕祭祖节活动、领导视察、名人来访所拍下的,画面构成大同小异。幸亏照片上的人物,面孔还长得有些出入。
不过,也有例外。一张非常另类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好奇——大槐树尚未抽芽的枝头伸向灰蒙蒙的苍穹,一大群鸟儿密密匝匝地聚集在画面里,清冷的树枝似乎一下子热闹起来,好像一幅诡异的水墨画。再看照片说明,只有简捷的三个字:思乡鸟。
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照片怎会以档案的形式收藏在档案室里?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管理所所长范忠义告诉我,这张照片非常特殊,它记录着一种无法解释的现象,也负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1991年春天,洪洞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清明节前后隆重举办第一届“寻根祭祖节”。活动从4月1日到10日持续10天,主祭日设在4月5日清明节。
3月31日下午,祭祖园的工作人员进进出出,忙碌着第二天开幕式的准备工作。各乡镇、各企业工作人员也在为第二天同时召开的物资文化交流大会准备着参与展销项目。谁也不会想到,这里会有什么神奇的故事发生。约在酉时,祭祖园上空铺天蔽日,形似乌云袭来,声如山洪暴发,大约有数万只灰色无名小鸟密密匝匝云集到古槐遗址,顿时古槐枝头飞雀闹,惊呆上万槐乡人。这些鸟儿外形像麻雀,但比麻雀大,羽毛颜色为灰褐色。时而群起飞旋 时而纷纷落枝,一会儿绕园一周,一会儿栖枝齐鸣。更为惊奇的是,这些鸟儿栖居祭祖园长达10天,当祭祖节结束时它们也辞园而去,不知所终。
没有人知道这鸟儿从何而来,又飞向何处,更没有人明白这鸟儿因何而来,又为何来时喳喳欢叫,去时啾啾凄鸣。从1991年始,这一奇异的现象已重复上演十数次,每年的4月上旬,古槐上空便会响彻万鸟啾啾之音。
渐渐地,这鸟儿在槐乡人的口中便有了一个情意浓浓的好名字,他们称其为“思乡鸟”。当地百姓确信,这是600年前的移民先祖之魂,化作小鸟,回家探亲来了。于是,这一神奇的现象便在民间演绎出一个美丽的故事,美丽的故事又编织出温馨的情感寄托。
故事凄美,但我依旧疑虑重重,觉得一张照片无法确证什么,甚至连群鸟栖聚祭祖园这一现象也无法让我相信。管理所的朋友说:“不信?欢迎你今年清明节来洪洞一览,保证让你亲眼目睹思乡鸟奇观。”随后,他们从档案室找出几盘录像带,果然每盘带都记录着啾啾思乡鸟的历年奇异景观。
心中装下思乡鸟的故事,我突然发觉,重新翻看几大本照片档案,似乎每张照片都变得生动起来。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比如说,一张照片拍下了一位儒雅的学者挥毫留墨的画面,全张宣纸写着斗大的“归心”二字。空白处签下两行小诗:树高千尺出自根,水流万里源于头。照片说明是:台湾著名学者陈大洛教授题词。
另一帧照片则画面极为凌乱,散乱的游客在古槐遗址前对烛燃香。照片说明是:1999年9月2 9日马来西亚客家文化寻根团在祭祖。
是啊,客居海外的大槐树后人,谁的心中没盘桓着一只啾啾思乡鸟呢?
在大槐树下,我还听到另一个与思乡鸟相映成趣的故事。管理所的副所长王建忠告诉我,祭祖园每年都会遇到几个“蹭票人”。他们多为河南、安徽等地的贫苦农民,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从老家风尘仆仆赶到大槐树下,与旅游观光毫不相干。他们一大早就会候在祭祖园门口,等工作人员一到,他们就会软磨硬缠,要求无票而入。他们没有富余的钱买票,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了祭祖。理由是屡次梦到先祖,不来祭拜心里不踏实。这些人进去后,往往要待到祭祖园关门时方肯出来,甚至有的要求夜宿大槐树下。据工作人员观察,这些人一整天频频上香祭拜,焚香叩拜几十次,离园时一步三回头,情形极为感人。
我想,这大概就是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最好注脚吧。刚刚看过的古槐迁民遗址门楼的一幅楹联,也“忽”地鲜活起来:热土寻根梦魂长如思乡鸟,圣地叙旧情怀总似古槐根。
3.纸墨留乡情
经查洪洞县志与大槐树现存大量史料,明朝“屡移户口繁盛之民,以实烟云空稀之土”。明朝迁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直至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历时近50年。
迁民的方法主要是“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所谓遣返,就是将战乱、水灾期间逃到山西洪洞地区的外省之人,动员遣返原籍;所谓军屯,就是把山西洪洞地区凡有军籍之民或以征兵拉丁为名把洪洞百姓编排连营,设立都卫,先军后民整军迁移,置卫屯田;所谓商屯,就是政府招募商人统一组织到人稀地广之域开垦荒地、交纳粮税后,回原籍领盐做买卖。当然最大规模、最大数量的还是民屯。所谓民屯,就是朱元璋采纳了郑州知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奏折,以均衡人口,天下太平为由,将山西洪洞有丁无田、丁多田少之户,按照四口之家迁一,六口之家迁二,八口之家迁三的规定,在大槐树旁广济寺院,设局驻员,派兵强行的办法,把大量人丁迁到人少地广地区。据历史记载,先后共有大的集体移民18次,移民人数100多万,迁往京、滁、鲁、豫等18个省市,498个县。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移动,或经商迁徙,或做官异地,或犯法流放,或救灾援助,或留洋海外,又产生了多种形式的二次移民。所到之处不仅华夏遍地,至欧美各国,东南亚、日本等四面八方。
江泽民在1994年2月1日视察洪洞大槐树祭祖园时说:“全球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后裔。”
大槐树档案室收藏着社会政要和各界名士留下的题词560余幅。展看这些题墨,“情”字澎湃胸间。著名画家董寿平先生题写“古槐逢春”;著名作家孟伟哉题书“古槐已朽不可寻,怀古思祖情无尽”;贾平凹的题词是“大槐慈荫”;作家、艺术家黄宗英题词为“寻根问祖,祈福未来”;台北山西同乡会理事长梁尚勇先生则留下了“饮水思源勿忘根”的条幅;就连一个美国留学生也工工整整地写下了“看看中国的根”……
档案室还收藏着几本厚厚的签名册。上面有数万人的签名,有的还留下了即兴感言,或朴实,或雅致,随性而写,随情而书。一位陕西的朋友王宽仁,1999年清明节祭祖时在留言簿上赋词一首:“天下望族数王氏,晋南洪洞有后裔。大槐一株萌千亩,生息繁衍惠子孙。明末嘉靖西迁徙,古邑华阴奠家基。谷遗瓜繁五百载,祝王两家世比邻。一代宗主仰王端,德门仁里西王村。植柏之祠承雨露,后继有人叨祖光。历尽风霜相尚健,物换星移几沧桑。每逢清明当追远,祭扫祖茔倾壶觞。血浓于水红千里,木自有本岂敢忘。我愿后昆皆骐骥,不尽江河流源长。”更多的留言则朴实亲切,如“我终于看见大槐树了。" “到此寻根,不虚此行。" “以后我还会回来看看的。" “大槐树,我永远的家。”等等。
上述经见,已过去整整15年。不经意间,我依旧会想起那间逼仄的档案室。不知里边累积的故事,又囤积了多少、砌起了多高。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