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华妃为什么一直害眉庄(为什么华妃害沈眉庄一害一个准)

华妃为什么一直害眉庄(为什么华妃害沈眉庄一害一个准)俗话说“少年得志,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少年得志多为先天条件好,并非通过个人努力。没有受过挫折,容易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就如此时的眉庄,虽然嘴上没有宣扬,心却已经被骄傲蒙蔽了。所以背地里和剪秋说:“我可不能抢了沈贵人的风头。”眉庄被人当枪使了,还喜滋滋地以为自己能力很强。由于她聪明稳重,皇上当即就许她学习六宫事务,重点培养。这头一份的恩宠已经让很多人眼红,学习协理六宫默默用心也就行了。她却偏偏要进行改革,提出例菜减半的建议。就像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得到领导赏识,就想着赶快做出成绩给领导看。但是枪打出头鸟,她却忽略了周围险恶的环境。皇后作为六宫之主为什么不提出减例菜?她知道这个政策一出必会导致下面人的不满,特别是喜欢奢华的华妃。

说起甄嬛、沈眉庄这对闺蜜,让观众是爱得死去活来。特别是在甄嬛被贬出宫,眉庄想尽办法帮她的时候,大家简直对眉庄的完美人设崇拜至极!

以至于她最后下线时,观众也是痛心疾首、惋惜不已!那么为什么眉庄那么容易被害,而甄嬛却可以化险为夷?

1. 不懂收敛锋芒

眉庄在殿选时就是皇上和太后同时看中的人,稳重贤惠,直接被留牌子!入宫后和甄嬛一同见识了,华妃赏夏冬春一丈红,又发现死在井中的宫女福子。

甄嬛因此大受打击,知道宫中险恶远在自己想象之外,继而装病不愿侍寝!眉庄对此似乎没有太大反应,皇上这才翻了沈眉庄的牌子,使他成为这批秀女中第一个被宠幸的人。

由于她聪明稳重,皇上当即就许她学习六宫事务,重点培养。这头一份的恩宠已经让很多人眼红,学习协理六宫默默用心也就行了。

她却偏偏要进行改革,提出例菜减半的建议。就像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得到领导赏识,就想着赶快做出成绩给领导看。但是枪打出头鸟,她却忽略了周围险恶的环境。

华妃为什么一直害眉庄(为什么华妃害沈眉庄一害一个准)(1)

皇后作为六宫之主为什么不提出减例菜?她知道这个政策一出必会导致下面人的不满,特别是喜欢奢华的华妃。

所以背地里和剪秋说:“我可不能抢了沈贵人的风头。”眉庄被人当枪使了,还喜滋滋地以为自己能力很强。

俗话说“少年得志,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少年得志多为先天条件好,并非通过个人努力。没有受过挫折,容易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就如此时的眉庄,虽然嘴上没有宣扬,心却已经被骄傲蒙蔽了。

领导刚刚说要提拔你,你就在他人面前摆起谱来。站在观众的角度看她做得没错,但是在其他同事看来,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2. 自视甚高,行事主观

如果说她被华妃叫去看账本,回来的路上被周宁海推进荷花池,是防不胜防的天灾。那她被华妃陷害假孕争宠,就是自己不小心造成的人祸。

甄嬛被曹琴默利用十七王爷的梗,挑拨她和皇帝的关系后。眉庄曾告诫甄嬛:这个几句话就能挑中要害,让皇上疑心你,人不容小觑。甄嬛听了之后事事小心,而她自己却不设防。

华妃为什么一直害眉庄(为什么华妃害沈眉庄一害一个准)(2)

明知道江慎是曹贵人的太医,仅凭听说兄弟二人不睦已久,就敢用他哥哥江诚给的药方。这不是上赶着给人害吗?这里她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一是:私相授受本就违反宫规,他们告密就会留下把柄。二是:事后甄嬛提醒她检查药方有无问题,恰好温太医不在,她还继续使用,太粗心。

为什么一向稳重的眉庄,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其实这时候她在甄嬛面前,是有那么一点优越感在作祟。她年龄比甄嬛大,家世比甄嬛好,入宫是头一份恩宠。新提的建议又得到皇上皇后的认可,在大力推行。

无论从哪方面她都比甄嬛强,她提醒甄嬛可以,甄嬛提醒她就没太在意。也是太过天真自信。

接着是刘畚利用同乡的情谊,蒙骗她怀孕。甄嬛也提醒过她调查刘畚的底细,她也觉得是同乡值得信任,行事太主观。

华妃为什么一直害眉庄(为什么华妃害沈眉庄一害一个准)(3)

中间甄嬛的两次提醒,如果她能听进去,假孕争宠都可以避免。但是当时的她圣眷正浓、求子心切,才被华妃一党有了可乘之机。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甄嬛是看到别人吃亏就能引以为戒,眉庄是自己吃了两次亏,还没有长心。

第三次她又用了华妃给她送来的茶具,得了时疫,差点一命呜呼。聪明人绝不会两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仇人送东西,明摆着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甄嬛就很理智,把华妃送给她的蜀锦衣服收起来,还让槿夕说与属相犯冲不宜上身。同样的曹贵人,也把甄嬛送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眉庄明白人心险恶,做事时却总是差一步。不得不说她还是太自信,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抱有侥幸心理。

3. 稳重却不灵活

眉庄的稳重得体是让人印象最深的,但是稳重太过就是死板。记得秀女们第一次合宫觐见的时候,眉庄夸华妃国色天香,华妃借机刁难:“国色天香不是形容皇后的吗?”

沈眉庄一时无言以对,还是甄嬛出面解围。在思维敏捷这方面,眉庄和甄嬛是没得比的。

华妃为什么一直害眉庄(为什么华妃害沈眉庄一害一个准)(4)

甄嬛被华妃用木薯粉事件陷害,眼看着就实锤了,这时端妃出来圆谎说:温宜发病当晚甄嬛和她在一起。华妃反问:“那莞贵人适才为什么不提及,与端妃相遇之事呢?”

甄嬛和端妃只对视了一眼,就给出了满意的回答:“当日端妃娘娘外出,并不想让人知道,所以当日娘娘与臣妾相约,此事并不让旁人知晓。”这个借口找得好,不仅洗去嫌疑,还让皇上夸她守信。

眉庄假孕争宠时也有为自己辩白的机会,但是她没有把握住。一开始发现宫女偷偷摸摸带着脏衣裤时,她就该和皇上说出疑点:我毁灭证据为什么非要当着皇上的面?

应该马上提出细细审问茯苓,而不是自己先说:拉出去拷打。再者,为避嫌皇上要请太医院院判章弥来诊脉,她却执意要请为她护胎的刘畚。这不是在给自己遮掩吗?

华妃为什么一直害眉庄(为什么华妃害沈眉庄一害一个准)(5)

太医确定她没身孕的时候,皇上提出要拿出之前备孕的药方,这时方子却丢了。药方被偷也是疑点,也应该向皇上说明。当时她只会无力地说一句:“臣妾冤枉。”

在关键时刻不能理清头绪、灵活应对,是她屡次被害的最大原因。甄嬛巧妙化解曹贵人的挑拨、与端妃成功圆谎,都是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反败为胜,不得不说她机智过人。

眉庄出身将门,沙场征战从来都以勇为荣,光明磊落。她不擅长曲意逢迎也是情理之中。甄嬛的父亲是言官,就是要在讽议朝臣、劝谏君王上下功夫。如何揣度圣意,把话说好就是本职工作。

相比之下,甄嬛能够审时度势、揣度人心。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处在有利的位置,最终笑到了最后!

一个人的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顺境时的成就有多大,而在于逆境时能否成功化解风险。

沈眉庄人品好、机遇好,唯独当风险来临时没有做好应对,才遭受了接二连三的打击。最后心灰意冷,失去了一生的幸福!

#甄嬛传##甄嬛传人物#

@红岩读书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爱好静坐、读书、写作,并正走在写作的路上,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