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房地产评估公司排名(深圳瑞捷房地产第三方评估龙头企业)
湛江市房地产评估公司排名(深圳瑞捷房地产第三方评估龙头企业)国内的有深圳瑞捷、上海平大、南通市建、深圳博云、北京赛瑞斯等。前四家主打第三方工程评估,而北京赛瑞斯是做监理和咨询业务的。第三方工程评估属于工程管理服务领域的新业态,目前行业内主要企业有外企必维集团旗下的法利投资,主打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基建等,竞争力比较强。跟监理不同的是,第三方评估属于地产商自愿选择的一项评估服务,没有特定的资质许可要求,从一开始就市场化运作。监理一般更重视流程合规,强调监管,内容都是标准化的,通常一直待在施工现场。而第三方评估是根据客户需求决定的,服务性更强,在工地时间较短,二者互为补充。01正在崛起的蓝海市场
大家好,我是“价值盐选”公众号作者疯狂的禾苗。坚持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助力您实现财富增值!还没关注我的朋友,赶紧关注吧!
今天介绍一家成长确定性非常高的公司,这家公司叫做深圳瑞捷。
深圳瑞捷是国内第三方评估行业的龙头。主营业务为工程评估、驻场管理和管理咨询服务,客户主要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公司、公共工程建设单位等。
公司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客户把控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风险,提升工程品质,帮助客户降本增效,和监理工作有点类似。
跟监理不同的是,第三方评估属于地产商自愿选择的一项评估服务,没有特定的资质许可要求,从一开始就市场化运作。
监理一般更重视流程合规,强调监管,内容都是标准化的,通常一直待在施工现场。而第三方评估是根据客户需求决定的,服务性更强,在工地时间较短,二者互为补充。
01正在崛起的蓝海市场
第三方工程评估属于工程管理服务领域的新业态,目前行业内主要企业有外企必维集团旗下的法利投资,主打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基建等,竞争力比较强。
国内的有深圳瑞捷、上海平大、南通市建、深圳博云、北京赛瑞斯等。前四家主打第三方工程评估,而北京赛瑞斯是做监理和咨询业务的。
目前市场参与主体较少,外资在华子公司主要聚焦在大型公建市场,住宅市场竞争较少,依然属于蓝海市场。
目前这个行业还在快速扩张阶段,不光是新房需要工程评估,存量住房也需要评估,新增的住房只是增量。即使未来进入存量房时代,没有增量,随着第三方评估渗透率逐渐提高,市场还是在扩大。
根据券商估算,2020年第三方评估市场空间为73亿元,其中新增市场为56亿元,存量市场为17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17亿元,复合增速为31%。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已经进入白银时代,这个行业开始了平稳发展阶段。根据2020年的数据,百强房企的市占率大概在63%左右,未来肯定还会提高。
随着房地产投资属性降低,回归居住本质。房企为了赢得消费者认可,提高市占率,一定会努力提高房子的品质,精细化运营,因此第三方评估的市场空间才会发展壮大。
02主要业务易理解
公司的三大业务中,工程评估是公司从成立以来就开展的优势业务,也是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收入占比达82.8%。主要包括过程评估、专项评估、交付评估三类。
驻场管理服务发展也很快,营收占比从2016年的4.4%增长到2020年的16%。
公司获取订单大多通过两种方式,直接委托和招投标,由于公司复购率较高,大部分客户都是通过直接委托方式下单,体现了深圳瑞捷在业内良好的口碑。
03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
第三方评估属于服务业,人员是主要创收来源,所以先进技术和人才才是发展的根本。
公司非常重视研发,近五年研发投入一直维持在5%左右,研发人员占比维持在8%左右,拥有2项发明专利,11项作品著作权,40项软件著作权,还参与编制了行业标准,足可见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公司自主创新的信息化建设不断突破,包括瑞捷咨询评估APP、云评估APP、瑞捷数据库和工程咨询信息应用平台等核心技术,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
公司在人员方面扩张飞快,近五年从329人扩张到了1919人,人均创收有所下降,从35万/年下降到了29.9万/年,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以及人员熟练度提高,人均创收还有提升空间。
人员的廉洁问题影响公司的口碑,深圳瑞捷制定了完善的内部管控制度,保证评估项目的独立、客观和公正性。
其中包括员工举报、投诉,对涉事员工进行惩罚或开除等,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一些小公司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发生类似受贿等行为,影响公司声誉。
同时公司也是较早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之一,具备先发优势,积累了很多优质客户,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截至2020年底,公司国内300多家知名房企合作,包括万科、碧桂园、融创中国等。公司在前10/20/100强房企中合作的客户有9/19/73家。
凭借对地产客户服务的良好基础,深圳瑞捷从2014年开始涉足政府项目评估咨询服务领域。截至2020年底,公司先后与80多家公建单位、建设主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
品牌优势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这个报告更多是一个内部审计,并不是给外部看的,客户更希望了解到真实情况,所以就要找他认为最靠谱的企业。
在这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里,准入牌照起不到作用,行业门槛比较低,但房地产企业选择起来也很困难,因此信用就成了核心竞争力。
深圳瑞捷依靠信用建立起品牌,就会产生很强的用户黏性,这也是为什么公司的订单更多都是直接委托。
04财务状况良好
公司轻资产很轻,盈利能力很强,过去五年ROE一直维持在30%以上,2017年最高达到72.21%,净利率保持在20%以上。
毛利率有所下滑,2016-2020年毛利率从 54.17%回落至 44.51%。除了2020年疫情影响外,还由于低毛利率的驻场管理业务占比提升,以及人员快速扩张导致人均创收有所下降,估计未来会恢复至平稳水平。
公司控费能力较强,近五年期间费用率保持平稳并有所下降。研发费用率均超过 4.8%,体现出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财务费用率常年为 0,2020 年末也没有有息负债,说明公司资金状况较好。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长期合作的地产企业,但竞争优势明显,90%以上为现金结算,并且以月、季度结算为主,较少接受商票,应收账款账龄 1 年以内占 85%以上,收入中超 60%为当年回款,回款质量比较好。
2018-2020 年,公司收现比从 82.77%提升至 96.46%,现金流维持较好的水平,净现比稍差一些,大概由于行业上升期人员快速扩张,导致人员支出快于收入,总体问题不大。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回款不佳、具有风险的合作,采取及时慎重合作及法律措施等机制,整体回款情况良好。
05超强成长能力
2016-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1.15亿元增加至 5.73 亿元,复合增速 49.5%,归母净利润从 0.31 亿元增长至 1.20 亿元,复合增速 40.6%,这还经历了2020年疫情的情况下,证明行业景气度很高。
同时今年7月23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激励股票数额占总股本的4%,比例较高,而且解锁的条件也不低。
要求连续三年营收增速35%,或者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速30%。如此高的业绩考核显示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成长充满信心。
信心除了来自行业的快速扩张,也来自公司的战略布局。
由于公司服务的建设项目分布于多个省市,员工出差的差旅费是除工资以外的主要成本,2020年差旅费占成本的22.58%。
公司开始了全国化布局,一方面有利于吸收当地人才,降低出差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时与客户沟通,满足客户需求。
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用于新建北京、武汉、上海、成都四个运营分支机构,以辐射全国大部分地区,降低运营成本,也有利于快速抢占市场。
深圳瑞捷除此之外还拓展出了许多新业务,包括地下工程专项评估、EHS专项评估等数十个专项评估业务,涵盖项目开工前准备、施工建设和运行维护各个阶段,为公司打开发展空间。
由于房地产正在进入存量房时代,公司已经开始了存量房评估的布局。包括保修期内建设单位聘请公司理清责任主体,保修期后的定期检查评估等。上面的各种专项评估很多就是为存量房业务准备的。
除此之外,还有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瑞捷智慧工地线上评估平台、价值链管理咨询产品以及消防技术服务等新业务,市场空间很大,部分已签订少量合同,为公司开辟新的增长点。
得益于消防市场由公安部转至建设部,为公司带来增量市场,而且建筑安全问题也日益明显,对过程中、交付中、交付后的建筑评估,企业和政府皆有此需求。
政府公共建筑领域的收入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以上,公司未来几年也是主打政府公共建筑领域的开发新建和既有建筑工程评估咨询市场,是待挖掘的蓝海,目前主要业务为深圳市政府,未来会扩展到其他省市。
得益于政府放管服力度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监督型和代管型的服务要求提高。
06今年以来发展状况
公司上半年依旧实现了高增长,传统主业维持高速增长,工程评估服务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65.8%,驻场管理服务实现收入5661.1万元,同比增长39.3%,管理咨询服务实现收入798.43万元,同比增长262.2%。
不过三季度业绩有点不及预期,单季度净利润增速为13.25%。主要是受2020年基数影响以及疫情反复的影响,第四季度有望提速。
股价方面,随着今年房地产政策趋严,地产相关板块的股票都出现了大幅回调。深圳瑞捷也不例外,股价一路下滑,到最低点为47.51。
这两天传出消息,政策对楼市调控有所松绑,不仅很多地区拿地门槛降低,融资环境也比之前好了很多,特别是传出沈阳取消限售限购政策的小道消息,引爆了地产板块,深圳瑞捷股价大涨。
其实地产调控总体不可能有大幅度转向,这次只是在融资上有所改善,属于供给端,需求端情况还没有明确,老百姓的购房意愿是怎样的还不清楚,现在炒作有点为时过早。
不过,地产调控对深圳瑞捷的核心逻辑影响是很小的。与其说是对发展空间的影响,还不如说是对回款情况有点影响。
公司自己也说了,有几百万的影响,公司觉得该客户的回款能力堪忧,干脆就没接单,但这很容易就能从其他业务上找补回来。
免责声明:文章只是个人观点解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若文章内容涉及到个股,绝非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假设因阅读本文而买入的,带来任何盈利或损失与本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