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布防位置(从山西右卫八旗驻防城地位的变化)
清朝八旗布防位置(从山西右卫八旗驻防城地位的变化)右卫八旗驻防城在设立之初就是最高级别的驻防城,和杭州、西安、福州、广州等省会城市是平级的。据《清实录》记载,1694年,康熙以建威将军希福统率八旗士兵5000余人驻防右卫。不久,康熙又增派3000蒙古骑兵进驻右卫,在右卫驻守的八旗士兵达到8000余人。而同时期其他八旗驻防城的人数最多不过5000人,可见右卫在八旗驻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八旗驻防城又称“满城”或“鞑靼城”,是专供八旗士兵驻防的城池,也就是在城市中独立建造的大型军营,分布于全国要害之地。从最高将领的级别和驻军人数规模的不同,八旗驻防城可分为将军、副都统和城守尉三个级别。1690年,噶尔丹在乌尔河大败清军2万人,随后驻军于距离北京700余里的乌兰布通,对清朝造成极大威胁。同年,康熙调兵遣将,与噶尔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虽然噶尔丹惨败撤退,但其威胁尚未消除。为彻底解决噶尔丹问题,康熙决定在北方沿长城一线部署驻防军队,最终选择在右卫大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位于山西省北部边境,隔杀虎口于内蒙古自治区相望。虽然现在的右卫镇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但在清朝时期,右卫镇曾长期是清朝北方最重要的八旗驻防城之一,是对抗噶尔丹、准噶尔汗国的桥头堡,地位非常重要。不过随着清朝对准噶尔汗国军事行动的节节胜利及北疆政策的转变,右卫镇的地位也在悄然变化。
明清两代对抗蒙古诸部的桥头堡右卫紧毗杀虎口,是中原地区和塞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险要。明朝为对抗蒙古诸部,沿长城设立了九边重镇,山西北部的大同便是其中之一。为进一步强化大同的防备力量,明成祖在此地设大同右卫,并修建大量堡垒。明英宗时收缩了北疆防线,“徙边外诸卫于内地,以玉林卫并入右卫,名玉林右卫。”右卫成为明代重要的要塞。
杀虎口紧邻右卫镇北
清朝建立后,将右卫划归大同府管辖。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逐渐稳固,但此时盘踞于西北地区的漠西蒙古准噶尔汗国在其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正在向东向南扩张,不断蚕食漠南、漠北蒙古诸部,妄图一统蒙古诸部,甚至“窥伺中原”。
1690年,噶尔丹在乌尔河大败清军2万人,随后驻军于距离北京700余里的乌兰布通,对清朝造成极大威胁。同年,康熙调兵遣将,与噶尔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虽然噶尔丹惨败撤退,但其威胁尚未消除。为彻底解决噶尔丹问题,康熙决定在北方沿长城一线部署驻防军队,最终选择在右卫大规模驻防八旗士兵,将其作为对抗噶尔丹的桥头堡。
右卫其实是个备选方案1692年,康熙派人在长城沿线选勘驻防军队的地点。原本,康熙是想在归化城(呼和浩特旧城)驻军,但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归化城城防较为破败且狭小,不适宜大规模驻军。而噶尔丹虎视眈眈,清朝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扩建归化城。于是,毗邻归化城的右卫便成为康熙的另一个选择。
除了同归化城相近外,康熙将右卫作为驻军之地还有其他原因。因为右卫现有城池修建于明代,且保存完好,“永乐七年筑城完毕,嘉靖四十五年重修,万历三年复以砖石,周九里十三步,高连女墙四丈二尺,厚一丈五尺”可以立即派驻军队驻扎。同时,右卫附近遍布古堡,又依托长城,所以康熙认为“右卫见有城,且近归化城,大宜驻兵。”
右卫八旗驻防城地位的变化八旗驻防城又称“满城”或“鞑靼城”,是专供八旗士兵驻防的城池,也就是在城市中独立建造的大型军营,分布于全国要害之地。从最高将领的级别和驻军人数规模的不同,八旗驻防城可分为将军、副都统和城守尉三个级别。
右卫八旗驻防城在设立之初就是最高级别的驻防城,和杭州、西安、福州、广州等省会城市是平级的。据《清实录》记载,1694年,康熙以建威将军希福统率八旗士兵5000余人驻防右卫。不久,康熙又增派3000蒙古骑兵进驻右卫,在右卫驻守的八旗士兵达到8000余人。而同时期其他八旗驻防城的人数最多不过5000人,可见右卫在八旗驻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右卫如此大规模的驻军也繁荣了当地的经济,因为这些士兵是携带家眷的。不仅来往于此地的商人络绎不绝,不少附近的百姓也选择在右卫定居,人口大为增加,昔日冷清的边陲要塞一时成了晋省北部人头攒动的城镇,繁华程度只是略逊于大同。受此影响,1725年,雍正设立朔平府,改右卫为右玉县,并为朔平府的府治所在地,统领左云、平鲁、朔州、马邑等地。这时的右卫城已经不是此前纯军事要塞性质的八旗驻防城了,而是内有右卫驻防军、朔平府和右玉县三套班子同时办公的城镇,兼顾军事防御和行政职能。
不过行政地位的提高对于右卫来说并不是好事。1737年(乾隆二年),乾隆将右卫将军迁移至绥远城(呼和浩特新城),右卫许多驻军也随之迁移,右卫驻防城的级别降为副都统级别。到了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又将右卫副都统迁移至绥远城,只在右卫设有城守尉,留有八旗士兵300人,右卫驻防城的级别降为最低一级,并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右卫八旗驻防城地位的变化同清代北部边疆政策转变息息相关为何右卫八旗驻防城的地位变化如此之快?其实这同清代北疆政策的转变有很大关系。
右卫八旗驻防城是康熙为了对抗噶尔丹和准噶尔汗国而设立的,而随着清朝将噶尔丹击败和准噶尔汗国向西北退却,清朝的边界线也在不断向西北扩张。而昔日位于双方交界线的右卫城逐渐远离边境,无法继续当做对抗准噶尔汗国的桥头堡来使用,军事战略地位便很快下降。
更重要的是,右卫最初只是归化城的一个备选方案而已,在清朝统治者看来,右卫城的地位远远不如归化城重要,康熙最终选择在右卫驻军,只因为右卫的城池保存完好,无需大规模增修便可立即使用。而随着北疆的逐渐安定,归化城的地位便日益显著。乾隆即位后,便立即着手在归化城附近新建绥远城,将其视为管理蒙古诸部,拱卫京师的塞外重镇。待绥远城修建完毕后,乾隆便立即把右卫将军调往绥远城,右卫驻防城成为绥远城的下属,驻防级别降为副都统级,其对抗蒙古诸部的军事职能也让位于绥远城。
右卫镇古城墙垛口
乾隆中期又开始大规模推行“出旗为民”政策,以裁汰汉军八旗为手段来减少八旗人口,用来解决八旗生计问题。受此政策的影响,右卫驻军中的汉军八旗也尽数被裁汰,余留的八旗士兵也不断调往绥远城。到乾隆三十三年时,曾经驻有8000余人的右卫八旗驻防城,仅剩300人驻守。
不过与右卫军事地位降低相对应的是,右卫的行政职能在逐渐提升,雍正设立朔平府便是最好的例证,不过右卫却没有像其他八旗驻防城市那样最终发展成为省会或者一省重要城市。因为从地理环境来说,地形险要、群山环绕的右卫只适合做军事要塞,对于城市发展并无有利条件。而随着八旗驻防士兵的锐减,右卫人口也在不断减少,其经济发展和城建规模建设远远落后于朔州。
结语右卫驻防城地位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清代北疆政策转变对右卫发展的影响。清朝灭亡后,右卫的行政地位也在逐次降低,1958年曾一度被左云县合并。1972年,右玉县从右卫城迁至25公里处之地的新城镇,右卫则成为右玉县下属的城镇之一,变成晋省西北一个不知名的小镇。
不过右卫镇还保留着昔日驻防城的格局,城墙也保留较为完好,城墙上众多的敌台、垛口和城内的鼓楼等建筑,似乎还在诉说着右卫昔日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