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3岁男孩穿越2200公里(跨越1000多公里西安)

13岁男孩穿越2200公里(跨越1000多公里西安)场地之外,还有配合演员。没有知名歌手作为嘉宾,杨砚希的演唱会很可能无人问津。想到这个问题后,穆剑志联系了此时在北京工作的朋友。而从协调场地到寻找配合演员,从电话沟通到微信联系,通过一条无形的线,她们之间有了紧密的“接触”。“您这边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说,我都可以的。”没有生疏和拒绝,在之后的电话沟通中,穆剑志的爽快让王亚莉很是感动。为了让演出尽快落地,穆剑志主动提出,杨砚希可以到自己位于通州台湖的艺术团举办演唱会。“主要是我们这里中老年人比较多,坐车到通州不方便。”艺术团有宽敞的场地和齐全的设备,做一场公益演出绰绰有余。但考虑到交通、住宿等问题,王亚莉又犯了愁。为此,穆剑志多方联系,为他们寻找更为合适的场地。那天拿到穆剑志的手机号后,高兴之余王亚莉却迟疑了:“熟悉的人尚不能提供帮助,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会为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吗?”看着笔记本上记着的那一串数字,她不能确定。但其实,那通电话前,穆剑志

13岁男孩穿越2200公里(跨越1000多公里西安)(1)

穆剑志是北京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在通州区台湖镇的一处院落里,她为一群折翼的天使插上了艺术的翅膀。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她帮扶过众多残疾孩子,助力他们实现音乐梦。因缘际会,一通电话,相隔1000多公里,西安男孩杨砚希与穆剑志有了联系,成为这群孩子中的一员。

13岁男孩穿越2200公里(跨越1000多公里西安)(2)

一通电话,事情有了转机

接到王亚莉电话的时候,穆剑志正在杭州的一个会议上,电话里中年女性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会场严肃,简单聊了几句双方便匆匆挂掉了电话。不过,“我了解这个情况,稍后给您回过去。”这简短的十几个字,却让电话那头的王亚莉有了盼头,外孙杨砚希的演出有希望了,眼病治疗也有希望了。

穆剑志的联系方式是王亚莉远在西安的朋友提供的,打之前,她前思后想了一夜。2018年11月,初冬的北京,已有了阵阵凉意。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附近的一间平房里,王亚莉一家正为杨砚希的手术费发愁,这已经是他们在北京待的第三个月了,手术押金外加吃饭、租房、交通费用,自家中带来的10万元钱早已用完。虽然一个自发的爱心组织决定为杨砚希办公益演唱会,募集手术费,但没有场地、缺少演员,这场公益演唱会能不能开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那天拿到穆剑志的手机号后,高兴之余王亚莉却迟疑了:“熟悉的人尚不能提供帮助,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会为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吗?”看着笔记本上记着的那一串数字,她不能确定。

但其实,那通电话前,穆剑志对这个10岁西安男孩的遭遇已有了了解。杨砚希曾是一名脑病儿童。他是在出生33天后,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的。几乎是同时,双眼先天性白内障也被确诊了。回头看,2009年的那个夏天,黑暗笼罩了整个家庭。从难以接受到希冀治疗再到无奈放弃,一年半时间,年轻的父母在经历了不计其数的争吵后,最终分道扬镳。而杨砚希能够活下来,赖于姥姥王亚莉10年坚持不懈地四处寻医问药。

13岁男孩穿越2200公里(跨越1000多公里西安)(3)

素未谋面,她为西安男孩奔忙半个月

“您这边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说,我都可以的。”没有生疏和拒绝,在之后的电话沟通中,穆剑志的爽快让王亚莉很是感动。为了让演出尽快落地,穆剑志主动提出,杨砚希可以到自己位于通州台湖的艺术团举办演唱会。“主要是我们这里中老年人比较多,坐车到通州不方便。”艺术团有宽敞的场地和齐全的设备,做一场公益演出绰绰有余。但考虑到交通、住宿等问题,王亚莉又犯了愁。为此,穆剑志多方联系,为他们寻找更为合适的场地。

场地之外,还有配合演员。没有知名歌手作为嘉宾,杨砚希的演唱会很可能无人问津。想到这个问题后,穆剑志联系了此时在北京工作的朋友。而从协调场地到寻找配合演员,从电话沟通到微信联系,通过一条无形的线,她们之间有了紧密的“接触”。

演唱会当天,穆剑志未能赶回北京。受她嘱托,艺术团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为杨砚希助了阵。奔忙半个月时间,他们未曾见过一面,但穆剑志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孩子挺苦的,我就想着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从通州到西安,时隔一年久违的见面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在酒店会议室,没有专业的设备,杨砚希清亮的歌声依然打动了面前的几位长辈。这是今年8月,在西安,穆剑志与杨砚希见了第一面。

8月份,穆剑志跟随通州区相关部门赴西安交流学习,她在西安的一条动态信息被杨亚莉看在眼里。“我在朋友圈看到穆团长在西安高铁站,我就赶忙微信问她是否来西安了,能不能见一面。”王亚莉说,此前穆剑志也来过西安,但当时一家人带着杨砚希在北京治疗,刚好错过了。

约定见面的地点是在穆剑志入住的酒店附近,下午5点多,为杨砚希穿戴整齐,王亚莉一家三口便早早地出门了。他们像是要见一位老朋友一样,藏着一肚子的话想要跟对方说。而见到穆剑志的时候,王亚莉说自己的眼眶里泪水在打转。拥抱、问好,一见如故。“穆姑姑人很年轻,很好。”说起穆剑志,杨砚希带着孩童的纯真,称赞着他口中的“穆姑姑”。

而作为一名残疾人艺术团的大家长,穆剑志说,她对杨砚希也有着最简单的心愿:“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希望他的视力能快点好起来,好好感受这个社会的美好。”

也是今年8月,舟车劳顿,杨砚希在姥姥、姥爷的陪伴下,在通州区美尔目眼科医院完成了今年治疗的第一次手术。

文/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记者 赵璇

图/王亚莉 三秦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