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挂艾有什么讲究(俗语采艾不过卯)
端午挂艾有什么讲究(俗语采艾不过卯)之所以用五彩绳,就是因为五彩绳代表着五行齐全,也就是“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绳子,青色为木,红色为火,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五种力量越均衡,也就越平安,所以端午节带五彩绳,用五彩绳系艾草,都是平安的意思。比如《荆楚岁时记》中说:“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人们将采摘回来的艾草用五彩绳系好,悬于门上,并且要根部朝上,其用意就是尽量减少里面的水份流失,让艾草的气味保持更长的时间。最初的艾草只是用来驱除蚊虫的,由于以前的大多数疾病都是通过蚊虫的叮咬来传播的,所以驱逐蚊虫也就相等于驱逐疾病和晦气。俗话说:“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就是因为老鳖怕蚊虫叮咬,如果被叮咬后,就变成了鳖盖。端午节插艾草的习俗主要是用来驱除蚊虫的,也就是利用艾草的气味来驱除蚊虫,所以要尽量保持艾草的新鲜和气味浓烈。因此人们在采摘艾草时,要选用长势较大的艾草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重午石榴花开,两角的粽子,高冠上的艾蒿,点朱丹,备草药,正是陆游笔下的端午节。端午节插艾草是一种古老的习俗,那么插艾草到底有什么讲究呢?老人说:“采艾不过卯,插单不插双”,是啥意思?
端午节为啥要插艾草?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是从夏至节中分离出来的。夏至是一年中阳气上升的顶点,也是阴气出现的开始,所以说“夏至一阴生”。夏至位于午月之中,冬至位于子月之中,因此“阳生于子,阴生于午”。而端午节就是“午月”的午日,也就是阳极之时。
午月是夏季的仲月,夏季为老阳,也就是太阳,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同时太阳也是各种毒素的来源。所以《论衡》中说:“夫毒,太阳之热气也。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因此五月也叫“毒月”,而“午月”的午日就是毒月的毒日。
端午节代表着火气强旺,阳气强盛之时。万物的生长都是在阳气的催动下进行的,在阳气强盛之时,也是各种草药力量最强的时候,因此端午节也是“备药节”。艾草也被称为“地之阳”,可以扶正阳气,祛湿散寒,所以端午插艾草就成了一种习俗。
最初的艾草只是用来驱除蚊虫的,由于以前的大多数疾病都是通过蚊虫的叮咬来传播的,所以驱逐蚊虫也就相等于驱逐疾病和晦气。俗话说:“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就是因为老鳖怕蚊虫叮咬,如果被叮咬后,就变成了鳖盖。
插艾草有什么讲究?一、采艾不过卯端午节插艾草的习俗主要是用来驱除蚊虫的,也就是利用艾草的气味来驱除蚊虫,所以要尽量保持艾草的新鲜和气味浓烈。因此人们在采摘艾草时,要选用长势较大的艾草,并且不能有破损,还要连根拔起,其用意就是尽量减少艾草里面的汁液流失。
而且采摘艾草的时间也要在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也就是卯时之前。艾草经过了一晚上的生长,在卯时之前,就是汁液最多的时候。太阳出来之后,里面的汁液就会蒸发而减少,所以说“采艾不过卯”,意思就是在卯时之前采摘。
比如《荆楚岁时记》中说:“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人们将采摘回来的艾草用五彩绳系好,悬于门上,并且要根部朝上,其用意就是尽量减少里面的水份流失,让艾草的气味保持更长的时间。
之所以用五彩绳,就是因为五彩绳代表着五行齐全,也就是“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绳子,青色为木,红色为火,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五种力量越均衡,也就越平安,所以端午节带五彩绳,用五彩绳系艾草,都是平安的意思。
采摘艾草的时间要在端午节前后三到四天,晴天的卯时之前,如果采摘太早,艾草就比较嫩,气味也就没有那么浓烈了。如果采摘太晚,艾草就会变老,气味也就没有那么浓烈了。
二、插单不插双由于端午节是阳极之时,阳极而生阴,阴气出现就是晦气出现,所以端午节也是“恶月恶日”。人们在端午节插艾草,除了驱除蚊虫之外,也有压制阴气的作用,因为艾草也叫“地之阳”,所以艾草的数量一般以阳数为主,也就是悬挂一根、三根、五根等。
当人们采下新鲜的艾草之后,一般在端午节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就要插在门上。也就是在艾草的气味最浓烈的时候插在门上,之所以要根部朝上,就是要减少水份的流失,让艾草的气味保留的时间更长一些。
由此可见,端午节插艾草的讲究只有一点,那就是尽量保持艾草的汁液不流失,气味更浓烈。其作用就是通过气味以驱除蚊虫,驱除了蚊虫,也就相等于驱除了疾病和晦气,迎来了平安和健康。
所以端午节插艾草,只是利用艾草的气味来驱除蚊虫,如果用艾草来散寒祛湿的话,采摘的时间就要稍微推后一些,因为两者的用处不一样。同时艾草的气味也有可能导致“回奶”,因此家中有新生小孩需要吃奶的,就不用插艾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