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字为什么是最伟大的(汉字究竟有多美)

汉字为什么是最伟大的(汉字究竟有多美)表意文字的特点:每一个字都有音、形、义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对人们的思维能力,对文化的影响太深远了。只有汉语能走到这个地步,从而使汉字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塑造着中华美学精神。目前,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系统:一个是拼音文字——外语;另一个是表意文字——汉字。全世界迄今为止,表意文字只有汉字了,汉字太宝贵了。没有汉字,不了解汉字,不了解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也就无法理解中国人思维的独特性,无法理解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世界,更谈不上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汉字和汉语文化,反对那些轻易否定和批判汉语文化的声音。汉字和汉语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过去经常说学习汉语知识,这是语言学范畴的。什么是语言?人类有思维会思想要交流,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语言。记录语言的符号就是汉字。因为汉字基本上是一词一字,所以要想真正了解汉语,还得从汉字讲起。要想把握中华美学精神,就需要研究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汉字

天津红叶书院

汉字为什么是最伟大的(汉字究竟有多美)(1)

汉字为什么是最伟大的(汉字究竟有多美)(2)

耄耋之年的贾锡信先生乐此不疲教书育人

汉字究竟有多美?

贾锡信

没有汉字,不了解汉字,不了解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也就无法理解中国人思维的独特性,无法理解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世界,更谈不上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汉字和汉语文化,反对那些轻易否定和批判汉语文化的声音。

汉字和汉语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过去经常说学习汉语知识,这是语言学范畴的。什么是语言?人类有思维会思想要交流,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语言。记录语言的符号就是汉字。因为汉字基本上是一词一字,所以要想真正了解汉语,还得从汉字讲起。

要想把握中华美学精神,就需要研究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汉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有三种:一是苏美尔和古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苏美尔文字和巴比伦文字始自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法拉底河),现在的叙利亚、伊朗、伊拉克一带。二是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三是中国的汉字。前两种文字随着历史的变迁,早已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只有汉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保存了下来,而且一直在丰富和发展。

目前,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系统:一个是拼音文字——外语;另一个是表意文字——汉字。全世界迄今为止,表意文字只有汉字了,汉字太宝贵了。

表意文字的特点:每一个字都有音、形、义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对人们的思维能力,对文化的影响太深远了。只有汉语能走到这个地步,从而使汉字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塑造着中华美学精神。

表意文字有音、形、义,能影响人的思维。比如说“牛”字,大家马上会想到这个字念什么,什么形,怎么写,马上联想到好多文化内涵:老黄牛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人有牛脾气,那人好吹牛……汉字不仅有音、形、义,还有调,四个标声,太伟大了。比如用拼音写shishi,你很难知道是哪个字。Lizi不标调,同样很难确定是哪个字,而用汉字写出来,标上调,就能把握了。

具体来说,汉字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塑造,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诗性体验、书法艺术三个方面。

一、人文精神之美

汉字结构体现出明显的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浸透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彰显着中华美学的人文精神,这是汉字的一大特点。

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一类文字的构造中就显现出来。甲骨文中的许多部首,都是取人之形象,这种造字方法很明显地蕴含着以人为主体的观念与意识。虽然文字演化历史有五六千年,从甲骨文算起,汉字所体现的关于人和人性的某些具体体现已经模糊不清,但内化在汉字结构中的那份原生象形的感情内容依然保存了下来,这是语言学的概念,是必须研究的。不懂汉字结构,就没法儿成为书法家、画家,也成不了语言学家,甚至影响到读书。比如眼睛的“眼”,目字旁,“目”字是人的“目”的形象,像人的“横目”,后又演化出来像人的“纵目”的“臣”字,像人横目以视的“見”字,纵目以望的“望”字。在目前可辨识的甲骨文中,有关人体、人身、人伦、人的活动的字,大约占全部甲骨文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甲骨文的字形,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投射,典型地反映在字的部首上。

当然,从世界上来看,任何一种文字都产生于那个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生产,情感交流和文化的传承。但是,汉字的造字方法和文字的丰富内涵,与其他民族的文字比较,有着许多不同特点和优势。学习和研究汉字的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加珍惜中华文明,对后人正确理解汉字有着深远的意义。这种原始文字的人文意蕴和主体投射,在西方随着文字的拼音化而被淡忘,只有汉字内化在语言符号结构中,成为影响人们精神和感觉的一种思维方式。对汉字构型的解读,可以唤起这份亲切情感和记忆,从本源上把握中华精神之美。

二、诗性体验之美

汉字富有诗性,汉字本身就是诗性体验的文字。有的学者认为,汉字“具有诗化之美质”。汉字是中国被称为“诗的大国”之根本所在。汉字的诗化是中国文化诗性特征的重要体现。诗是中国一切文学艺术的基因,它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构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汉字的诗化和诗性与汉字象形表意的特征密不可分。

大家看一首《西江月》:“八月中秋白露,路上行人凄凉。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心中不堪宁静,青春难念文章。十年寒窗在书房,方显才高智廣。”这首词的内涵相当美,感情也很浓厚。最后的广字,我写了个繁体字,这才是中国标准的藏头诗。第一句白露下面是路字;第二句路上行人凄凉。凉字下面是小字;第三句小桥流水桂花香,香字下面是日字;第四句日夜千思万想,想的下面是个心字;第五句心中不堪宁静,静的部首是青字;第六句青春难念文章。章字下面是十;第七句十年寒窗在书房,房的下面是方;第八句方显才高智廣。廣字下面是八,又回到第一个字。这首诗如果不是汉字,能体现得这么美吗?没有对汉字相当深入地研究,没有对中国汉语诗词的研究和中国美学的理解,大概写不出来。

再看第二首,这首是个猜字谜语:“二人十四一条心,己酉年上成了亲。夫妻永无出头日,池边卖水土上蹲。”此诗的谜底是“德配天地”。

第三首也是谜语:“采莲船去采莲,小船渐远。我在池边看,看也看不见”。谜底是“沿”。

第四首陆游的诗: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块,稚孙渐长解烧汤。”陆游用极普通的字写出意境来。古人说汤就是烧开水,人老了干不了重活儿了,但是每天干点儿轻活儿,早晨鸡鸭出笼,放猪放羊回来数数多少,不闲着。晚上最快乐的事儿是洗脚上床睡觉。小孙子小时不懂,慢慢长大了,知道给爷爷烧水泡脚了。完全是大白话的汉字组合在一起。这是一首养生的诗,农家乐的气氛写得特别足。

这些诗作告诉大家,我们写诗做文章就是汉字的组合,组合的好,就是好诗;组合不好,就不是好诗。李白的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组合的前提是懂汉字。

马致远创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二十八个字,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意丰,句法别致,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凄凉愁苦之情,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要想写出好诗篇和文章,光会组名词、形容词还不行,把它写活了就得靠动词。所以,大家写诗的基本功是练动词,就看你用动词用到什么程度了。而用词的前提就是必须懂得词的结构和含义,否则,往往词不达意,或者出现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平俗寡味的状况。

通过以上举例说明,汉字的诗化与诗性,与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密不可分。法国学者葛兰说:“中国人所用的语言,是特别为‘描绘’而造的,不是为分类而造的,那是一种可以触发特别感情,为诗人和怀古家所设计的语言,而不是为了下定义或判断而设计的语言。”所以,西方人讲逻辑思维,中国人讲形象思维,这是由汉字的特性决定的。

汉字大多是单音节,一字一词,每个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但是随着文字的发展,一字一词不够用了,汉语又出现了一个字多音,使汉字表达含蓄而凝炼,极易产生诗的效果。中国古代诗歌音、形、义凝练与含蓄之美和蕴藉空灵的意境创造,在唐诗中达到了顶点。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我相信今天的英语诗人会羡慕中国即兴凑句的人不费力气就能达到的那种洗练手法。”汉字的这种凝炼与诗意,一直从《诗经》延续到现在。《诗经》中记载的许多诗作中的诗句,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等,大量引用重章叠句,双声叠韵,回环复沓的手法,不仅摹形,而且拟声;不仅具有音乐的美感,也富有画意与诗情。这就是为什么诗比画要深。一幅好画可以把花儿画的十分逼真,但是却画不出花的香味儿来。画上的鸟可以非常像鸟儿,甚至可以乱真,但是却画不出鸟的叫声来。而诗就可以,仔细品诗,不仅有音乐的美感,有画意,还能品出诗中的色香味来,品出诗中蕴藉的喜怒哀乐以及诗作创作时的历史事件、环境氛围、市井百况等等。这与汉语言文字多为单音节词且语法灵活的特点是不可分的。反之,若是离开了汉字的构型,离开了汉字的音律和形式美,离开了汉字文化的语言内涵和表意方法,是无法说清诗的意蕴和境界美的。人们了解各个朝代的文化,都是先看诗,而诗词则是遣字炼词在起作用

例如,元稹的《行宫》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有人说这首二十个字的诗,堪比白居易的七言歌行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时空转换,沧桑巨变,江山遗恨,内心凄凉,尽在其中。

三 书法为中心的审美传统

汉字源于图形文字,其方块形状留有图画的痕迹,书写时很容易因书写者的美感认识和文化修养而加以美化,成为艺术文字,进而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如果你不懂字的结构和原来的含义,拿起来就写,只能是模仿形状而已,很难渗透进你的内在精神。

汉字为什么是最伟大的(汉字究竟有多美)(3)

这十个字是篆字。大家看“甲”是怎么写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东方之孟,像人形,穿铠甲”。春天到了 地气上升,在东方开始萌芽,种子扎根在地里的硬壳儿就像人穿的铠甲一样。如果你有这种概念,和你不知道“甲”字概念之前,写出的气势和结构就不可能一样。这就是读书、文化修养与写字关系的很好说明。

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是汉字长期书写过程中的升华。汉字是表意文字,从古至今,不管汉字怎么演变,它的表意性不变。汉字的造字方法,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书”之说。到了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六书”有比较详细的分析和举例说明,对后人正确理解和书写汉字有深远影响,如果想成为书法大家,必须认真看看《说文解字》。

汉字一字一音都有独特的结构,一般分单体字和合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笔画结合很紧,不可分割。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组成,其距离感是审美的核心。“二”字的写法恰到好处。汉字的笔顺是按字的笔画和特点约定俗成的,有其一定的规律,不能任意破坏,这才是文字与美学关系的核心。

汉字字体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商朝算起有大篆(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每一种字体都和当时社会的文明水平和实际需求有关,各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背景、特征和发展,但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是不能割断的。唐朝以后,人们比较重视楷书和行书,尤其是近代。儒、道、佛融合以后,必然影响汉字的书写风格。楷书书体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刚毅、含蓄、典雅的优秀品格。行书则兼具楷书的规范和草书的潇洒,亲近自然又不失规矩的洒脱旷达,六朝时行书特别盛行。但是不管哪种书体,汉字的基本特征是必须保留的,书体演变的规律和内在联系不能不懂。

总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美学精神的表现,都离不开艺术。书法在中国人心目中被视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林语堂认为:“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可是与林语堂同时代的人,很多人却主张取消汉字,提出了“汉字不灭,国家必亡”的荒谬主张。试问,把汉字消灭了,还能有中国文化吗?中国从周朝时外族就侵入,不管哪个民族,后来都被汉字所同化,而汉字从来不被他们异化,还看不出汉字的魅力和生命力吗?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简化字。例如“无”字,六朝时就这样写,那是当时佛教人士为了抄经方便造了很多字。但是如果把简化字变成拼音文字就有问题了。

象形表意的汉字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人那种主客一体,天人合一,亲近自然,注重整体的美学思想。中国人是讲整体的,西方人是讲个性的,突出个人,张扬个性。中国人是关注群体的,都是把自己放在群体当中不突出个人,这种思维跟汉字本身有关系。所以才产生了中国人意在言外的思维特征。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价值高。”能写诗,必然会懂得意在言外的美学价值,所以诗是文学艺术的主要代表形式。大家练习写诗,不一定能成为伟大的诗人,但是对理解美,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这就是汉字的价值。

2009年,中国书法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就意味着把汉字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首例。说明联合国各国文化代表们肯定了中国书法,肯定了汉字。

有人说中国诗、书、画不分,诗、画不分,书、画不分,都是汉字做基础。王维不但写诗,也能画画,书法也好。他论画时还有理论,仔细一看和论诗理论差不多。这样有助于我们写作、看书、写诗、欣赏绘画。

现代汉语都是复音词,古人是一字一词,如果按现代汉语思维方式去写诗、看诗,不容易写得好,还是文字基础能力和水平问题。如果既懂现代汉语,又懂古代文字,那你写文章写诗就自由得多。比如:墙和壁,现在说墙壁,古人说墙指外墙,壁指内壁,现在说四处碰壁,不能说四处碰墙吧。蔬和菜,现在说蔬菜,古文说蔬和菜不是一个概念。古人文章中说,荒年老百姓面有菜色,菜吃多了没粮食吃,没有说面有蔬色的。古汉语“蔬”指自己田园里种的菜,“菜”指的是野菜。吃自己园子里的菜饿不着,野菜是没办法了才吃的。字与字的区分严格之极。写诗这两个字不分可不行。

不懂汉字就掌握不了语言的内在之美,不懂古代文化背景,汉字的统一,也理解不了事情的来源。有的学生大冬天不穿袜子,说是看韩剧学来的。其实,上古人穿的袜子是牛皮做的,牛皮袜穿一会儿就有味儿,就脏了,这样对人不尊敬。所以古代大臣们朝拜君主,儿媳妇拜见婆婆都不许穿袜子。后来觉得光脚不雅,于是穿了鞋套。不懂上古人的文化生活背景,不懂“袜”字本身的含义,就会闹笑话。所以说,我们学好用好汉字太重要了。

汉字为什么是最伟大的(汉字究竟有多美)(4)

投稿专用信箱:hongye_zazhi2020@163.com

欢迎关注 欢迎投稿 发表即赠样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