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者变成恶龙的故事(从屠龙者到成为恶龙)
屠龙者变成恶龙的故事(从屠龙者到成为恶龙)除此之外,陈胜在用人上也存在巨大问题。例如他手下的二位臣子:朱房和胡武,被陈胜委以监查百官的职务,却滥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动用私刑,造成起义军内部人心涣散,而陈胜却仍对这二人信任有加。至少在这2点上,陈胜并没有吸收秦朝统治者的教训,而是重蹈了秦朝的覆辙,搬弄斧钺,用人不当,曾经的屠龙者,身上却渐渐长出龙鳞,最终化身恶龙。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警醒。听到底下人的建议后,陈胜的情绪迅速被拨动,随即大怒,把之前“苟富贵勿相忘”的诺言抛之脑后,下令诛杀了其中一位口出妄言的伙伴,而剩余伙伴如同惊弓之鸟,纷纷四散逃命。作者认为陈胜这里做得有点过了,虽然宾客口无遮拦,也可私下劝告改之,实在不行,打之骂之,驱逐亦可。夺人性命,未免程度太过,后来曹操甚至曾被人骂了祖宗十八代,不也一笑置之吗?。高下立判,暴露了陈胜气量小的缺点。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秦朝的制度真是缺乏人性化,天降大雨是人为原因吗?动不动就
高中语文教材中,曾有这样一篇课文,名叫《陈涉世家》,文章描写了陈胜起义的全过程,歌颂了劳动人民面对封建残暴统治,无惧无畏的反抗精神。文中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美好的幸福生活是自己创造的,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贵种吗?
不畏强权,敢于斗争,陈涉的精神值得后世学习,这或许也是太史公偏爱陈胜,单独为他列传的原因。不过,通过一部《史记》就能把陈胜的人物形象完整地刻画出来,显然是不太科学的,通过一些其他历史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还原一个真实的陈胜。
据记载,陈胜年轻的时候,曾在雇主家打工,粗重的农活常让他喘不过气来,不禁向一起耕种的伙伴们叹息道:“如果以后富贵了,可别忘了曾一起受苦受难的兄弟们。”同行则打趣:“你一个穷种田的,哪里来的富贵了?”陈胜听罢,摇了摇头:“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了?”在此可以看出,陈胜并不是一个甘于命运的人,黝黑的胸膛,也藏匿着一颗建功立业的心。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大量征兵,陈胜也在名单之上,被安上屯长的头衔,随2名秦吏一起发往渔阳。陈涉想着,当兵就当兵,有口饭吃就是万幸了,哪知上天马上跟他开了个黑色玩笑。陈胜一行人走到大泽乡时,因为连续的暴雨,必经之路被冲断,到达渔阳的日期相较原定计划肯定延后,而延后的结果嘛,就是所有人脑袋搬家。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秦朝的制度真是缺乏人性化,天降大雨是人为原因吗?动不动就搬出斧钺,难怪当时人民埋怨秦朝暴政。陈涉预料到这种结果的时候,已经傻了,索性心一横,正反都是死,不如搏一搏,也许还有生机。于是,他联合吴广,杀死官吏,号召天下:我,陈胜,要做秦朝的屠龙者。
天下苦秦久矣,陈胜大手一挥,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大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攻下了五个县。得到力量补充后,陈胜率领队伍继续攻下了战略要地——陈县。看到陈胜连续取得的佳绩后,底下的人也开始奉承起陈胜,纷纷建议他称王。也许是看到了自己“鸿鹄志”的实现,陈胜最终接受了下面人的建议,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此时,陈胜的威望已经达到了顶峰。
然而,当上王的陈胜,其心态也在悄然间发生转变。读者朋友们还记得吗?前面提到陈胜的小伙伴们,在陈胜发达之后,也想来沾一沾他的光。但是这些朋友啊,毕竟与陈胜出身底层,讲话比较直白,不够委婉,有时候折陈胜面子。但陈胜没太放在心上,直到底下人向他进言:“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
听到底下人的建议后,陈胜的情绪迅速被拨动,随即大怒,把之前“苟富贵勿相忘”的诺言抛之脑后,下令诛杀了其中一位口出妄言的伙伴,而剩余伙伴如同惊弓之鸟,纷纷四散逃命。作者认为陈胜这里做得有点过了,虽然宾客口无遮拦,也可私下劝告改之,实在不行,打之骂之,驱逐亦可。夺人性命,未免程度太过,后来曹操甚至曾被人骂了祖宗十八代,不也一笑置之吗?。高下立判,暴露了陈胜气量小的缺点。
除此之外,陈胜在用人上也存在巨大问题。例如他手下的二位臣子:朱房和胡武,被陈胜委以监查百官的职务,却滥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动用私刑,造成起义军内部人心涣散,而陈胜却仍对这二人信任有加。至少在这2点上,陈胜并没有吸收秦朝统治者的教训,而是重蹈了秦朝的覆辙,搬弄斧钺,用人不当,曾经的屠龙者,身上却渐渐长出龙鳞,最终化身恶龙。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