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震有无官方消息(省地震局发布接下来余震级别低)
杭州地震有无官方消息(省地震局发布接下来余震级别低)根据现场初步调查,震中附近发现个别土坯房墙体开裂的现象,暂未发现其他破坏情况发生,也无人员伤亡报告,当地村民情绪稳定。会后,省地震局立即派出第二批现场工作队奔赴临安市於潜镇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并召开会议部署工作。杭州市地震局毛国锋副局长、临安市王翔副市长、有关部门人员及富阳民间“狼群救援队”也即刻到达指挥部,并召开联合工作会议,布置现场应急工作。2017年4月12日02:25:34杭州市临安市潜川镇和河桥镇交界(北纬30.08度,东经119.34度)发生M4.2级地震,震源深度15km。震中位于临安河桥镇和潜川镇之间,距离临安市40公里,距离杭州市80公里。我省杭州、湖州、衢州、绍兴等地区,以及邻近省界的安徽、江西等地区有震感,部分地区震感强烈,没有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报告。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于凌晨2时55分即派出第一现场工作队,立即奔赴震区开展工作。省地震局宋新初局长紧急召开党组会
视频:浙江省地震局专家采访:目前已发生两次余震
浙江省地震局官网截屏
【最新消息】
浙江省地震局通报:
2017年4月12日02:25:34杭州市临安市潜川镇和河桥镇交界(北纬30.08度,东经119.34度)发生M4.2级地震,震源深度15km。
震中位于临安河桥镇和潜川镇之间,距离临安市40公里,距离杭州市80公里。我省杭州、湖州、衢州、绍兴等地区,以及邻近省界的安徽、江西等地区有震感,部分地区震感强烈,没有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报告。
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于凌晨2时55分即派出第一现场工作队,立即奔赴震区开展工作。省地震局宋新初局长紧急召开党组会议,研究杭州临安4.2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决定立即启动局Ⅲ级应急响应,全局全员到岗,向现场派出地震应急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紧急震情会商。
会后,省地震局立即派出第二批现场工作队奔赴临安市於潜镇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并召开会议部署工作。杭州市地震局毛国锋副局长、临安市王翔副市长、有关部门人员及富阳民间“狼群救援队”也即刻到达指挥部,并召开联合工作会议,布置现场应急工作。
根据现场初步调查,震中附近发现个别土坯房墙体开裂的现象,暂未发现其他破坏情况发生,也无人员伤亡报告,当地村民情绪稳定。
根据专家分析,本次地震震中距离北东走向的马金-乌镇断裂约9km,距离近东西走向的昌化-普陀断裂约11km。在震中50km范围内,1970年以来发生ML2.0级以上地震11次,最大为1976年9月1日临安ML3.2级地震。
专家说,这是一次主震—余震型地震,接下来余震还会有,但是人体不会感觉到。
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钟羽云说,请杭州市民尽管放心。首先,震中距离杭州有八十多公里,部分人感觉到的地震其实是它波及的影响;第二,整个浙江地区地震活动的背景也就4到5级,只要大家的房子符合国家抗震标准,地震对房子的构造还是安全的,不用担心。
据浙江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1979年以来,临安首次发生2级以上地震。
视频:记者采访省地震局监测预报研究中心副主任钟羽云教授。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小编通过盘点发现,仅今年以来,浙江就已经发生了 十余起不同程度的地震——
1月13日9时45分浙江省磐安县发生1.3级地震
2月12日金华磐安发生1.4级地震
2月13日01时33分金华市磐安县发生3.5级地震
2月13日02时23分金华市磐安县发生1.4级地震
2月13日02时36分金华市磐安县发生2.3级地震
2月13日03时16分金华市磐安县发生1.9级地震
2月23日17时05分金华市磐安县发生1.2级地震
3月14日07时44分金华市磐安县发生2.6级地震
3月16日06时02分金华市磐安县发生 1.5级地震
4月3日08时25分绍兴市新昌县发生1.3级地震
4月12日02时25分杭州市临安市发生4.2级地震
(以上数据来自浙江省地震局官网)
浙江省地震局官网截屏
【浙江新闻+】
什么是震级和烈度
(1)地震震级
地震有强有弱,科学家用什么“尺子”来衡量地震的大小呢?
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叫做震级。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与震源释放出的弹性波能量有关。地震越强,震级越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 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震级每相差一级,能量约相差30多倍。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少;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多。地球上的有感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1%;中强震、强震就更少了。
(2)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虽然只有一个震级,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的破坏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后,可以划分出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一般情况下人无感觉;
——三度: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门窗作响,吊灯摇晃;
——六度:人们仓皇出逃,房屋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区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多数地区地震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的地震烈度就只有四至五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