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回味无穷叫做羊肉泡馍(与羊肉泡馍有关的日子)
有一种回味无穷叫做羊肉泡馍(与羊肉泡馍有关的日子)其实,我曾因工作关系多次来过西安,都是来去匆匆,除了吃过一些面条之类,还真的没吃过羊肉泡馍。这时服务员也意识到我们并没有吃过,就给我们讲述如何吃泡馍。她说“泡馍”分两种吃法,都是依食客的喜好。根据她叙说,我总结了一下。这时服务员意识到我们俩是外地来的旅行者,便问:你们是第一次来西安吗?烤饼于是,我们就拿起饼慢慢吃着、看着、等着。几分钟之后,服务员来了,见状便问:怎么把馍先吃了呢?还没泡呢!我说,这不是饼么!哪来的馍?在我们的印象中,馍就相当于馒头应该是蒸熟的,而饼则是平底锅烙或烤熟的。这分明就是烤饼么。
我们从重庆乘绿皮火车经过九个小时的旅程,在西安一个小站西安南站下车。
由于接近夜二十三点,考虑此地离市中心还远,所以就近订了一家酒店,直接打出租到一个叫“航天城”的地方暂住一宿,下出租车找到在网上订好的酒店,发现酒店就在一个叫“韦曲老街”的旁边,让人意外的是,虽已近午夜,但街面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烟火气还很旺。
于是,我们急速安顿好住宿,改变准备在客房吃重庆带来的食物主意,立即投入到老街中去,痛快淋漓地慰问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
原来,这是一条地道的吃街,西安美食应有尽有。于是我们便进了一家挂着“羊肉泡馍”招牌的门店,店里面有几位吃客正在埋头吃呢。交了钱,坐于方桌前。立即就有服务员送来两个近乎小盆一样的兰花瓷碗,大碗内各放着两块巴掌大的烤饼。我眼睛盯着碗里的饼看了一会儿,觉得都这个点了,这或许人家怕我们饿得慌,先让我们垫垫空心肚子?再说,我们点的这款“羊肉泡馍”几十元一碗,感觉价格不菲,这也许是店家的人文关怀吧!
烤饼
于是,我们就拿起饼慢慢吃着、看着、等着。几分钟之后,服务员来了,见状便问:怎么把馍先吃了呢?还没泡呢!我说,这不是饼么!哪来的馍?
在我们的印象中,馍就相当于馒头应该是蒸熟的,而饼则是平底锅烙或烤熟的。这分明就是烤饼么。
这时服务员意识到我们俩是外地来的旅行者,便问:你们是第一次来西安吗?
其实,我曾因工作关系多次来过西安,都是来去匆匆,除了吃过一些面条之类,还真的没吃过羊肉泡馍。这时服务员也意识到我们并没有吃过,就给我们讲述如何吃泡馍。她说“泡馍”分两种吃法,都是依食客的喜好。根据她叙说,我总结了一下。
第一种,把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烤饼,自己动手掰成小块放在碗里,由服务员再取走,用开水将碎馍过一下,再舀上满满一碗羊肉汤汁,上面再加几块香软的羊肉以及配料。这时馍在碗中,汤溢四周,从形态上看这就是“泡馍”。我们现在点的“羊肉泡馍”就是这种吃法。
另一种是水“煮馍”,这一般适用于闲暇没事的人们,可以几个人尽情聊天的同时,把那馍掰得小小的,越小越见功夫。老练者能将面馍掰成花生米大小。然后由服务员拿去用汤煮一下,让每一小块面馍都吸足肉汁。再加上熟羊肉、粉丝、木耳等配菜,一大碗水煮馍就算好了。
羊肉泡馍
服务员强调,羊肉泡馍好吃全靠汤汁。那羊肉汤,色调纯白,喝之稠而不腻,鲜而不透。纯正的肉汤是以整副羊骨架加多种香料久熬而成的。听服务员的一番热心介绍,方知羊肉泡馍的正宗吃法和做法。
服务员一离开,邻座一位老者便转头手指着服务员背影对我们说,她就是这家店的老板娘,这么晚了,客人少,她才有空给你们讲解一番哩,白天客人多了,你们可就没有这个待遇喽!
显然,这位老者也是这家店的常客,他碗里的泡馍就掰得特别的细小。手掰馍,可是陕西人,尤其是西安人的本领,外地人可真的不能比。特别是当下的我们,正处饥不择食的状态,既无耐心也无耐力,恨不得抓紧填饱肚子呢!
掰得很细的馍
此时老板娘笑呵呵送来两碗羊肉汤,我们觉得“羊肉泡馍”没有按西安人的规矩吃成,那就让这香喷喷的羊肉汤到我们的肚子里去“泡”吧。
韦曲老街美食区
次日早点,我们在“韦曲老街”品尝了西安的糊辣汤和肉夹馍,然后来到市中心的酒店住宿,心里依然惦记着,去按照当地人的规范,吃一顿“正式”的羊肉泡馍。
来西安之前,有朋友说,西安的“回民街”是个美食世界,汇聚陕西名吃,一定要体验一下。在住宿酒店与服务台的美女交流了一下,咨询有关“回民街”里哪个泡馍店是最正宗的。她告诉我,有一家叫“老孙家泡馍”,名气最大,历史悠久。
据说,这家店清朝光绪年间就有了,当时是由一孙氏家族叔侄创办的,是西安最牛的泡馍店,曾号称是“天下第一碗”。按照美女的推介,我们找到了回民街的“老孙家泡馍”店。
老孙家泡馍店,据说在西安有多个店堂,回民街这家店面,似乎比我们在“韦曲老街”吃过的那家不知名的店要光鲜得多,光那古色古香的店招,就颇有百年老店的风范,很吸引人的眼球。
午饭时,发现店堂食客并无想象得多,有几个游客模样的人在吃,我对店家人说,我们是专门来你家吃羊肉泡馍的。店家人见我们是慕名而来的旅行者,便笑嘻嘻地招呼我们坐下来,向我们吹嘘了一番老店的历史,并说当年蒋介石来西安督战,就问张学良和杨虎城,西安有什么好吃的?当时杨虎城推荐的就是老孙家羊肉泡馍。
其实,泡馍除了上述传统的用料和做法外,经改良并有多种做法了,如现有生熟之分的“小炒泡馍”、“葫芦头泡馍”等等。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店家人说,吃羊肉泡馍不要用筷子在碗里搅拌,这对于西安人来说是一忌。正宗吃法是从碗边一点点下口才品出鲜味来,再调入糖蒜、香菜、辣椒酱之类佐料。一碗羊肉泡馍,滚烫的端上桌面,略吸溜一下,鲜味已经是沁人肺腑了。越是鲜越想喝,越想喝越不能喝,就这么吸溜着,鼻尖冒着薄汗,眼睛骨碌碌望着碗里的“内容”,汤的温度慢慢地降了下来,满心期待的吃下一口,汤汁浓郁,油脂丰富,香气十足。
几天来,我们还去了西安其它街和店。在网红打卡街“永兴坊”,我们又品尝了陕西其它一些美食,特别吃了这里的肉夹馍和羊肉泡馍,这里的美食大多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作品。美食用料和做工更精细,口感和味道更正宗,号称都是“师傅”般手艺的精品制作。
然而,我们对于西安美食体验的感觉,并没有觉得店家之间有多大差距,当然,我们品尝的都是人气比较旺的店家。也许,西安人吃泡馍讲究的就是一种心情,掰馍的过程其实是西安人能静下心来话家常的时间。著名作家贾平凹老师就最爱泡馍,因为他的许多作品里都写过羊肉泡馍,按理说,吃泡馍,他绝对是位行家。然而却发现,他吃的羊肉泡馍的碗里,馍却并非掰得细如《暂坐》所描述的绿豆般大小,相反,碗里的馍跟我们这些不会吃的人掰得也相差无几。也许,贾平凹老师实在太忙,没闲暇之余。但也说明羊肉泡馍贵在汤汁的稀罕,吃起来上瘾,还是汤汁的功劳。
在退房时,我们又遇酒店服务台的那位美女,她问我们吃羊肉泡馍的体验,我们说,老孙家,不错,不错!其实,对于外地人来说,我们的口味真的没有当地人的敏感,说不出谁家的羊肉泡馍更好吃。这时身旁的另一位酒店人员得知我们吃了老孙家羊肉泡馍,便随口说,喔,老孙家啊!以前还不错,现在不行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