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明祭扫第一轮高峰期(清明代客祭扫增多)

清明祭扫第一轮高峰期(清明代客祭扫增多)游璐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她从事“代客祭扫”服务已有4年,这份工作让她体验到很强的“被需要”感。“委托人因为工作繁忙和防疫等原因无法亲自来扫墓,所以选择以这一方式遥寄哀思。”“张先生,您好!今天我们受您家人委托前来替他们探望您,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主祭人游璐,旁边是陪同祭扫人员……”当天下午,在重庆市南岸区灵安陵园,礼仪师游璐正带领两位同事执行“代客祭扫”服务。只见游璐在墓位前依次进行墓碑擦拭、墓碑装饰、供花供果、贡茶贡酒、铺上彩青、系祈福带等流程敬奉逝者,并轻轻念诵寄语,另一名工作人员则在一旁拍摄服务图片和视频,以备传给逝者亲人。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清明节是踏青好时节,也是祭祖扫墓、寄托哀思的传统日子。

3月31日,上游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重庆不少陵园已开展了代客祭扫、网上祭扫等服务,帮助无法回乡扫墓的市民寄托哀思。

清明祭扫第一轮高峰期(清明代客祭扫增多)(1)

代客祭扫,传递思念的纽带

“张先生,您好!今天我们受您家人委托前来替他们探望您,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主祭人游璐,旁边是陪同祭扫人员……”

当天下午,在重庆市南岸区灵安陵园,礼仪师游璐正带领两位同事执行“代客祭扫”服务。

只见游璐在墓位前依次进行墓碑擦拭、墓碑装饰、供花供果、贡茶贡酒、铺上彩青、系祈福带等流程敬奉逝者,并轻轻念诵寄语,另一名工作人员则在一旁拍摄服务图片和视频,以备传给逝者亲人。

“委托人因为工作繁忙和防疫等原因无法亲自来扫墓,所以选择以这一方式遥寄哀思。”

游璐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她从事“代客祭扫”服务已有4年,这份工作让她体验到很强的“被需要”感。

“因为疫情或身在他乡等原因,很多人其实是没有办法到现场来祭扫的,这就需要我们作为一个传递思念的纽带,一个让逝者亲属表达哀思的窗口。”游璐说。

清明祭扫第一轮高峰期(清明代客祭扫增多)(2)

特殊要求,背后是亲人的爱

在“代客祭扫”服务过程中,礼仪师们还会根据亲属的需求进行“定制祭扫”。其中,让游璐印象很深的是去年清明节时一位失去爱人的家属提出的要求。

“祭扫一般是用白菊花和黄菊花,但那位先生要求用马蹄莲作为祭祀的鲜花,而且指明要11朵。”

游璐说,当时为了准备马蹄莲,她和同事们跑了南坪好几个鲜花批发市场才买到。

“后来,我才得知原来那位先生以前向妻子求婚的时候,就是用的11朵马蹄莲,这对于他们的爱情来说是一种特别有意义的花种。”

类似感人的事例,游璐在工作中还遇到过很多。

游璐还遇到过一位来祭奠亡妻的先生,几乎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每次都会在妻子的墓前诉说自己的近况。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这位先生无法亲自来陵园,便委托我们为妻子祭扫。”

游璐说,当时那位先生写了一篇特别长的文章,约莫有1000字,内容就是讲述他每天发生的事情。

“在外人看来可能很平淡,但那位先生就是想与他的妻子分享他每一天的生活,这是他宣泄情感的方式。”游璐说。

清明祭扫第一轮高峰期(清明代客祭扫增多)(3)

传承孝道,祭扫不拘形式

灵安陵园工作人员彭仁洁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从2017年开始,陵园就逐步推行代客祭扫服务,服务费用在几十到百余元不等。推出服务的前两年,每年仅完成几例代客祭扫。

自2020年起,代客祭扫量逐年增加,今年3月份起,各地疫情局部爆发,导致较多人无法在清明节回来祭扫,“代客祭扫”需求量突增,目前,已完成600余例代客祭扫服务,预约在清明节期间进行的已有200余例。

“祭扫重心不拘形式,生者的平安健康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虽然市民不能亲自擦拭墓碑、献上鲜花,但通过工作人员精心的服务,也可以传递大家的思念和孝心”。

彭仁洁说,“代客祭扫”虽然形式有改变,但不改在对先辈的尊重和敬仰,不改在对亲人的追思和怀念,不改在慎终追远中传承孝道文化。

上游新闻记者还了解到,今年清明节期间,重庆不少陵园都将开展“代客祭扫”。市民政局殡葬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规范“代客祭扫”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祭扫服务。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摄影记者 任君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