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二十大研讨交流(相对论Vol.25部长共话)
海关二十大研讨交流(相对论Vol.25部长共话)倪岳峰表示,目前全国有3300位身着防护服的海关关员坚守防疫一线,他们每天都能检出十几至几十例核酸阳性病例,由此可见,境外疫情依然严峻。下半年要继续绷紧外防输入这根弦。在回应央视新闻《相对论》给出的“部长的答题板”提问时,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选择“防输入”和“稳外贸”作为下半年最大挑战。8月12日中午12:00,央视新闻新媒体访谈栏目《相对论》之《部长共话:下半年,这么干!》海关总署篇,总台央视记者庄胜春、孙树文,与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马云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马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宋悦谦、深圳宝安机场海关办公室一级行政执法员叶俊超及旅检二科科长雷丹“相对”而论。权威访谈丨署长倪岳峰:下半年,最大挑战有两项“统筹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力争把外贸好形势延续下去”——
疫情之下,“海关”不是“铁门关”:“每秒就有两张报关单、150吨货物在进出境。”
从监管到服务,再到引领推进新一代贸易方式:“从集装箱到小包裹,未来是‘互联网制造’。”
稳外贸、守国门,统筹推进须臾不可松懈:“此刻,3300名关员正身着防护服坚守防疫一线。”
……
8月12日中午12:00,央视新闻新媒体访谈栏目《相对论》之《部长共话:下半年,这么干!》海关总署篇,总台央视记者庄胜春、孙树文,与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马云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马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宋悦谦、深圳宝安机场海关办公室一级行政执法员叶俊超及旅检二科科长雷丹“相对”而论。
权威访谈丨署长倪岳峰:下半年,最大挑战有两项
“统筹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力争把外贸好形势延续下去”——
在回应央视新闻《相对论》给出的“部长的答题板”提问时,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选择“防输入”和“稳外贸”作为下半年最大挑战。
倪岳峰表示,目前全国有3300位身着防护服的海关关员坚守防疫一线,他们每天都能检出十几至几十例核酸阳性病例,由此可见,境外疫情依然严峻。下半年要继续绷紧外防输入这根弦。
外贸方面,我国已连续4月保持增长势头,7月出口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倪岳峰称,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是稳外贸“最关键一环”,要将抗疫中新确立的绿色通道、零延时验放等受到企业欢迎的做法坚持下去。
△【视频】系列报道《权威访谈·乘势而上 奋勇前进》丨倪岳峰专访片段
网友互动丨关徽里的“‘门’道”
记者:关徽寓意守护国门的责任与权利
正确答案是3。
海关关徽由一柄手杖和一把钥匙组成。手杖是古希腊神话中商神赫尔墨斯的手持之物,又叫“双蛇杖”。钥匙代表国门,寓意祖国把守卫国门的责任交予海关。
关徽里的钥匙上还有三个齿,代表中国海关最初的三个职能:监管、征收关税和打击走私。1987年,海关再添第四项职能——统计;两年前又添第五项职能——检验检疫。
海关是我国仅有的四支受衔队伍之一,另外三支是被授予军衔的人民解放军,被授予警衔的人民警察和被授予消防救援衔的消防救援队伍。
嘉宾共论丨新常态 新贸易 新海关 新关员
新常态:人员严管 货物顺畅 闭环布控
如何确保人、货流通,病毒不流通?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宋悦谦向央视新闻《相对论》表示,联防联控机制下,海关总署与各部委数据共享,形成防控闭环。在“人员严管、货物顺畅”的原则下,对跨境机组、司机、船员等实施重点防疫布控。同时,加紧增强各口岸检测能力,调配人力支援一线关员。
记者:全球范围内第一波疫情尚未结束,在海关卫生检疫的具体工作当中,您和您的同事,感受到了哪些压力?
宋悦谦:一是国外很多国家都处于疫情暴发和流行时期,而很多国家又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急于复工复产,大量航班复航和人群跨境交流给口岸防疫带来压力。二是来自境外其它疫情的叠加压力。一些国家除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还出现了其它的传染病。三是一些口岸存在面积狭小,分区不合理,设施老化陈旧等问题,在长期满负荷运转下,不适配应对疫情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四是一线关员着厚重防护服在烈日下作业,非常辛苦。为解决一线关员身着防护服作业的不适感,海关还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共同研制了夏季专用防护服,目前已在一线投用。
记者:如何确保人员、货物满意流通,病毒不流通?
宋悦谦:首先,我们按照“人员严管、货物顺畅”的原则,指导全国海关加强对国际航空客货运机组、跨境司机,以及国际航行船舶船员等重点人群的精准布控。第二,进一步运用大数据手段和风险管理理念,对入境人员行为轨迹等关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建立高风险人员数据库。第三,通过紧急采购和内部调配,为各口岸配备专用检测设备。为重点口岸配备移动式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快速检测技术。第四,“内部挖掘”形成梯队支援一线关员。
新贸易:“互联网制造”协同重建产业链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逆势上扬”,表现亮眼。在与央视新闻《相对论》对话时,马云、陈文玲均表示,新一代贸易方式已于变中破茧,“数字化”趋势显现。
陈文玲:合力推动“新贸易”
美国打的贸易战,依据的是1973年的贸易法。那时,世界贸易基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产品中98%以上是最终产品。现在参与全球贸易的产品中有三分之二是中间品。新一代贸易方式,应该是由中美两个国家共同去创造的未来。应该去创造未来贸易方式的新规则。
马云:世界贸易形势必将变化,世界会因技术而协同。
记者:两年前,您曾说,未来的贸易不是以集装箱为主,而是以小包裹为主;未来的制造业是“互联网制造”;当制造业没有了国界,传统的贸易战就不复存在了。两年过去了,这段话您如何续写?
马云:因为互联网的发展,集装箱变成小包裹。原来说“中国制造”“美国制造”,未来是“互联网制造”。全世界变成一个产业链,世界会因技术而协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能够更好地创造价值。最近碰上的挫折,我觉得是会跨越的。我相信这个世界的年轻人,那些敢于开创的人,一定会做出改变。我觉得世界贸易形势也一定会发生变化。我们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形式,去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
陈文玲:互联互通是“硬功课” 重构产业链
记者:“逆全球化”抬头,在博弈的过程中,如何与世界沟通?
陈文玲:美国虽然在用落后的法律法规和思维方式、贸易方式来打贸易战,但这种方式对中国的影响仍然很大:不仅对我们进入美国市场形成阻碍,对我们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到各国也形成了阻碍;在核心和关键零部件上断供,对我们的高技术产业迈向中高端也形成了阻碍——这实际上是切断了我们的全球产业布局,切断了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
现在,我们的企业首先要立足国内,重构产业链。其次,我们不要只局限于国内,还要与周边国家,比如东盟国家,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形成产业链的链接。同时要与已建立产业链密切联系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欧美等国,重新链接。互联互通是企业未来要做的一个硬功课。
未来,基于5G技术,我们要实现万物互联、万物遥感、万物可视、万物智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产业链将重新树立。国内可以链接,国际可以链接,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重新谈判链接,优势互补,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陈文玲:强内力 制度留人 “坐冷板凳”
记者:您曾说,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如今,跨境电商发展迅猛,有人担心会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您怎么看?
陈文玲: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农业,还有生产性服务业,不能说服务业就是虚拟经济。以上三者加总占GDP的73%到75%。中国经济的基础还是实体经济。
制造业为什么吸引力下降,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真正的“大国工匠”精神还欠缺。哪怕是一个齿轮,一颗螺丝钉,都能做到极致,制造业就有希望。现在关键是,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那么多“隐形冠军”。
第二,缺少制度保障。攻关追赶过程十分不易,而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往往与其付出的努力不匹配。这看起来是一个“愿不愿意去(从业)”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人的价值的体现的问题。
第三,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不平衡。按行业来说,金融业肯定比制造业高。制造业里可能是半导体产业、精密机床产业高一些。但真正做齿轮、做轴承的,收入可能会比较低。这与市场价格有很大关系。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激励机制。
新海关:从“监管”到“服务” 到引领下一代贸易方式
马云在与央视新闻《相对论》的对话中表示,“监管”的目的是“发展”,未来的海关将向“服务”转型。在多种力量的牵扯下,如何促成各国去思考共同发展的问题,将是海关面临的挑战。陈文玲则补充,未来海关还有第三项任务,引领促成新一代贸易方式的落地。
马云:未来的海关 从“监管”走向“服务”
以前我们讲“关”,指的是“关口”,说的是监管。未来的海关,是从“监管”走向“服务”。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不发展了,监管做什么?当前各国之间的关系处于不同的标准、政治挑战和政治压力之下,海关如何促成一种新型关系的建立,推动大家共同思考发展的问题,共同思考合作的问题,将是对海关一个很大的挑战。
比如,疫情期间,进口口罩。各进口国都有自己的标准。从打破标准,到迅速进出口,这中间有大量的工作,各国海关关员们为此连夜地加班。我为各国海关感到骄傲,特别是中国海关,因为我们是最早发现问题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应急物资的进口,然后是出口。
陈文玲:海关要引领推进下一代贸易方式
海关是国内国际大循环的中枢神经。面向未来,海关不仅是从“监管”走向“服务”,更要引领推进下一代贸易方式。中国海关倡导建立的数字化海关,比如快速通关、无纸化通关、24小时通关等,正在从进口、出口、转口多方面助推中国成为更大的国际贸易中心。
新关员:“我的身后是祖国 我的身边是战友”
战疫期间,一线关员叶俊超和同事自编自导自唱制作了MV《坚守》。歌词唱道:“祖国加油,这是国门蓝盾的坚守!哪怕走到世界尽头,祖国在你身后!”连线时,叶俊超向央视新闻《相对论》介绍了深圳宝安机场执行卫生检疫工作的“模拟机舱”。
叶俊超所在区域,是一个模拟机舱。椅子上的号码和入境旅客在飞机上的座位号一一对应。旅检二科科长雷丹给细介绍旅客入境后的检验检疫工作……
△廊桥上的小憩
天津海关,一线登临检疫人员在完成八小时工作之后,在红区(污染区)的登机廊桥上席地而坐:坐在廊桥里是因为那里的空气稍微流通一些,能凉快一点;不下廊桥,是因为不愿浪费一套防护服。
△给你的信
这是今年三月,一位留学生写给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的信。她辗转回国,还在卡塔尔和香港各滞留了一天,期间因怕感染,不敢睡觉不敢吃东西。到了上海,海关关员给了她很大安慰。
△软梯
大连海关关员对入境船舶进行锚地登临检疫。锚地检疫往往在远离港内的锚地海域进行。海关关员有时候要坐半个小时的游艇到达锚地,再通过软梯登船。风大浪大时,非常危险。
△“身后是祖国,身边是战友。”
国际锐评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是“稳外贸”重要抓手
央视新闻《相对论》
“部长共话·独家对话马云”
将于近期上线
“哪怕时空交错,总有引力连通你我”
总监制丨杨华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张勤
制片人丨庄胜春 丁沂 王宇 汪洁
记者丨庄胜春 孙树文
编导丨王子桐 王剑峰 郝薇 靳丹妮 刘婷玉 谭瑶 单楚玉 王少华 孟柯言
互动丨夏文 尚晓煜 郑珺之 于江 孟珂言
视觉丨于江 王少华
导播丨黄珂 胡桃夹子
视频|张宗尧
统筹丨邓倩 纪方 张昊 杨晓波 郭茜
摄像丨刘苏 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