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石崇王恺斗富情况(石崇与王恺斗富)
历史上的石崇王恺斗富情况(石崇与王恺斗富)到了最后,石崇才明白,皇帝会饶过你,天不一定饶过你啊。"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攻进了洛阳,也打起了石崇的主意,先是试探性地要石崇的宠妾绿珠,石崇坚决不同意。司马伦就不客气了,说石崇图谋造反,将他诛灭三族。你有钱也就罢了,还要与别人斗富。要是普通的官员也就罢了,王恺可是晋武帝的舅舅,真正的皇亲国戚,也是可以去惹的?更要命的是,那株珊瑚树可是皇帝赏赐的,你也敢砸了,皇帝的颜面何存?别人会侥过你,那些御史可不会善罢干休。事实出乎人们的意料,一个折子上去,本以为晋武帝会大发雷霆,谁知如石沉大海。司马炎在历史上是不能算昏君的。在他的治下也出现了"太康之治"那样的盛世景象。那么他对石崇这样的挥霍无度的官员怎么就会听之任之呢?原来这与他的"无为而治"方略有关。他在泰始四年下过一道诏书:"为永葆我大晋的江山,现以无为之法作为统领万国的核心。"同年,又向郡国颁下五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
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王恺用糖水洗锅,石崇就把蜡烛当柴烧。王恺用赤石脂涂屋,石崇就用花椒泥抹墙。王恺设四十里紫丝布布障,石崇就铺五十里彩缎屏障。晋武帝听说了他们斗富的事,也替王恺抱屈,因为王恺毕竟是晋升武帝的舅父。正好这时王恺前来奏事,就把外邦进贡的稀世珍宝珊瑚树,赏给了王恺。王恺就得意洋洋地把石崇和其他大臣们一道请来炫耀一下。谁知,石崇不屑地看了一眼,就用手上的铁如意,把那珊瑚树敲碎。王恺气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石崇说,你别生气,我陪给你就是,随即命人从家里搬来了六七株珊瑚树,比王恺的珊瑚树高大,比他的精美绝伦。在场的人都为之惊倒。
其实在石崇在朝堂上,并不是权臣,他只不过是散骑常侍,黄门郎等寻常大臣。他哪里来的巨额财富呢?
石崇是朝中名臣石苞的第六个儿子,家底自然盈实。但石苞临终的时候,却没有分什么家产给他。石崇的母亲很奇怪,石苞却说,石崇长大以后自己会弄钱,而且是用不完的钱。当时没人相信。因为这时的石苞本身是受朝廷排挤的,不可能给石崇带来什么福荫。石崇长大后也明白,自己没有什么可靠的了,只有勤奋和努力。他的才学博得了晋武帝的赏识。晋武帝要把他留在朝廷做官,石崇却执意要去下面锻炼。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晋武帝于是同意了。让他去荆州做刺史。看过三国的人都熟悉荆州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荆州是南北要冲,先是曹操和孙权争,再是孙权和刘备争。最后是关公大意失荆州,蜀国再也没能夺回来,从此一蹶不振。荆州除了是战略要冲,更是繁华富庶之地。街市上摩肩接踵,江河上千帆竞渡,来往客商如云。石崇到这个富得流油的地方,自然是如鱼得水。他广设关卡,巧立名目。还不过瘾,还暗地指使下人打劫客商,竟然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几年下来,他已收得盆满钵满,才心满意足回到京城洛阳。
别人贪了钱,总想办法藏着,他却相反,一回到洛阳,就买地大造别墅,据说还造了个豪华厕所,里面布置像客厅,有侍女,有香料,还休息的大床,很多人都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凡进去如过厕的人都要把衣服换下,换上一套新的。现在的名星别墅恐怕也不会这么奢侈吧。
你有钱也就罢了,还要与别人斗富。要是普通的官员也就罢了,王恺可是晋武帝的舅舅,真正的皇亲国戚,也是可以去惹的?更要命的是,那株珊瑚树可是皇帝赏赐的,你也敢砸了,皇帝的颜面何存?别人会侥过你,那些御史可不会善罢干休。事实出乎人们的意料,一个折子上去,本以为晋武帝会大发雷霆,谁知如石沉大海。
司马炎在历史上是不能算昏君的。在他的治下也出现了"太康之治"那样的盛世景象。那么他对石崇这样的挥霍无度的官员怎么就会听之任之呢?原来这与他的"无为而治"方略有关。他在泰始四年下过一道诏书:"为永葆我大晋的江山,现以无为之法作为统领万国的核心。"同年,又向郡国颁下五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这不就是老庄提出的"无为而治"和儒家提倡的"仁政"吗?他为什么要用怀柔政策呢?主要是因为他的皇位是抢来的,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必须为自己树立明君的形象。他对后主刘阿斗的宽容是大家都熟悉的,他还立他为"驸马都尉",给他终生的荣华富贵。对被废的魏帝曹奂也很是优待,让他出入"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对后来投降的吴主也备极恩宠。他这种怀柔的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晋武帝本身并不铺张浪费,他提倡节俭求实。他革除了曹魏时期许多敝政,宽松开放,休养生息,因而迎来了一个短暂的盛世。
弹劾的石崇和王恺的奏章到晋武帝手里,晋武帝虽然没有批阅,但却找了石崇和王恺谈话,石崇和王恺也吓得不轻,汗水湿透了衣衫。晋武帝从轻发落的目的是让他们誓死效忠。他认为要想让大臣们宵肝沥胆,惮精竭力,就必须给他们好处。怎么给?就是让他们贪,有了富贵,工作就有劲。他认为贪不可怕,可怕的是工作懈怠。这样的治国方略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就是由上而下,贪腐成风。国力渐渐衰弱,官府再也没有了凝聚力。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
"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攻进了洛阳,也打起了石崇的主意,先是试探性地要石崇的宠妾绿珠,石崇坚决不同意。司马伦就不客气了,说石崇图谋造反,将他诛灭三族。
到了最后,石崇才明白,皇帝会饶过你,天不一定饶过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