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韶关最有名的古楼(古建筑韶关风采楼)

韶关最有名的古楼(古建筑韶关风采楼)风采楼夜景风采楼原为砖木结构,几度毁于战火,几度重建,最后一次重建于1933年。200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韶关风采楼》邮资信封,上有韶关市标志性建筑——“风采楼”的图案。 风采楼建筑特色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林结构,于1932年以水泥钢筋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楼底可通行各种车辆,北门建有铁栅小门,循回环形楼梯而上便是一层主楼,东西巩园上有“风采楼”三个大字,风采楼内有一块玉石碑,署有《风采楼前后记》。风采楼建筑精巧、古色古香、气势轩昂,楼上有余靖的生平介绍展,晚上在彩灯的装饰下更显其“风彩”。风采楼街铺

风采楼位于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风采路邮政大厦旁,西望武水,东临浈江,明代学者陈白沙所书“风采楼”墨迹柔韧苍劲、潇洒俊逸,镌刻成石匾高挂门楼。整座建筑物雄伟独特,气势轩昂,是韶关市的标记建筑。

韶关最有名的古楼(古建筑韶关风采楼)(1)

韶关风采楼

风采楼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一词是来自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宋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茅笔字的存世珍品。

韶关历史上称为韶州。相传舜帝巡奏“韶乐”于城北30公里处的石峰群中,该处的36石后来统称为韶石山。南朝梁、陈两代,在今市境内设置两州(衡州,东衡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的韶石山的“韶”字为名。到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于河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为“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将南雄的“太平关”移到东河浈水边,并在北门外增设“旱关”,统称“三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得。

韶关最有名的古楼(古建筑韶关风采楼)(2)

风采楼建筑特色

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林结构,于1932年以水泥钢筋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楼底可通行各种车辆,北门建有铁栅小门,循回环形楼梯而上便是一层主楼,东西巩园上有“风采楼”三个大字,风采楼内有一块玉石碑,署有《风采楼前后记》。风采楼建筑精巧、古色古香、气势轩昂,楼上有余靖的生平介绍展,晚上在彩灯的装饰下更显其“风彩”。

韶关最有名的古楼(古建筑韶关风采楼)(3)

风采楼街铺

风采楼原为砖木结构,几度毁于战火,几度重建,最后一次重建于1933年。200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韶关风采楼》邮资信封,上有韶关市标志性建筑——“风采楼”的图案。

韶关最有名的古楼(古建筑韶关风采楼)(4)

风采楼夜景

在韶关市区,风采楼是唯一的古建筑物,在现代大厦下的映衬下,风采楼就更显得格外古雅,那是一种从历史中走出的玲珑美感,当风采楼在过去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而这种风采似乎又在预示在明天的经久不衰。它是古城的一个象征,至今仍有不少商家以“风采”作为字号、商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