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两首诗共同的特点(七绝之最凉州词)
王昌龄出塞两首诗共同的特点(七绝之最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同样是写边塞军旅诗,王之涣并没有从军经历,为什么他的《凉州词》反而盖过了有从军经历的王昌龄的《出塞·其一》呢?这是因为,王之涣《凉州词》在艺术表现手法和切入角度,以及意象的丰富性上,完全盖过了《出塞·其二》。喜欢王昌龄《出塞·其一》的朋友,先不要激动,请听我慢慢道来。《凉州词》——唐·王之涣
明代的文学家李攀龙认为:王昌龄《出塞·其一》,是唐诗中的七绝第一。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在《艺圃撷余》却说:“以语人,多不服。”
王世懋的意思就是说,你李攀龙一家之言,说给别人听,人家都不服气。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唐诗七绝第一呢?
王世懋认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可以并列第一。
到了清代,因为诗歌评价体系完善,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又甩掉了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独占唐诗七绝鳌头。因此之故,近代章太炎先生说,王之涣《凉州词》是七绝第一。
同样是写边塞军旅诗,王之涣并没有从军经历,为什么他的《凉州词》反而盖过了有从军经历的王昌龄的《出塞·其一》呢?
这是因为,王之涣《凉州词》在艺术表现手法和切入角度,以及意象的丰富性上,完全盖过了《出塞·其二》。喜欢王昌龄《出塞·其一》的朋友,先不要激动,请听我慢慢道来。
一、《凉州词》的宏大视野与“空间想象力”《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要说明《凉州词》的艺术魅力,就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诗中第一句到底写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写的“黄沙直上白云间”。一字之差,就会让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大打折扣。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黄河”应该是“黄沙”二字在传抄中产生的讹误。他们觉得这首诗,应该是写凉州的实景。当时在凉州,是不可能看到黄河的。
但是,这首诗传播到了后期,大多数的学者和唐诗选本,都选择了“黄河”二字,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只有选择“黄河”二字,才能够体现出这首七言绝句视野的宏大。
诗人先从一个较远的地方去观察凉州上的一座孤城,再在孤城的基础上把视线横向展开,看到了周围的万仞高山。
最后,诗人通过空间想象力,打破了视野上的局限,看到了远方的黄河,从青海高原上奔腾而下。
由于此时作者心中的“视线”,是从地面开始往上升的,所以产生了黄河从地上流向高空的场景。这是作者在“心中造景”,“纳万里于尺幅”的高超艺术表现手法。
同样的手法,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已经用过了一次,就是那句“黄河入海流”。当时王之涣在楼上,面对的是中条山,同样不可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场景,可是他就这么写了。
明代的学者普遍认为,写诗就应该这样“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纯粹写实,反而会失去了诗的“神韵”。因为诗歌本来就是激发读者想象的东西,作者本人自然应该有丰富的想象力。
另外,“黄河”在华夏文明中有特殊的含义。这里用“黄河”,就是对祖国壮丽山川的歌颂与赞美,这样才能与后文中“何须怨”的情感表达产生联系。
“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们就该怨,为什么王之焕要说“何须怨”呢?这是因为,为了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土,为了这一片壮丽的河山,这样做是值得的。这一点,后面我还会再详细说明。
王昌龄《出塞·其一》最为人称道的“秦时明月汉时关”,虽然也有出色的时空想象力,但是和张若虚“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要表达的意思差不太多。
因此,就原创性来讲,始终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来得震撼。
二、《凉州词》与《出塞·其一》的切入点《出塞·其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们看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其一》,会发现他是从一个“集体”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历史大事件的。
这首诗讲的是,自从长城建成以后,从秦代到唐代,一代一代的将领和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那种场景。
“万里长征人未还”是说很多人都因此牺牲了,从情感上来说还是非常悲壮的。
可是从叙事的角度来讲,它的切入点,是从一个集体的角度,讲得比较笼统,比较模糊。
诗的最后两句,寄希望于出现李广、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英雄人物来保护这个国家,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要守住我们的长城防线,必须要君臣一心,全家上下齐心合力,才可以达成。给你十个卫青、霍去病,没有足够多的精兵、没有充足的粮草和优良的装备,有什么用呢?
当然,怀念英雄本来没什么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王昌龄这首诗,叙事上缺乏细节和张力。
王之涣《凉州词》则不一样,他有个异常宏大的开头,但是它同时也有近镜头的细节描写。
王之涣没去描写边塞军人,血流成河的拼杀场面。反而是让一名士兵吹起了《折杨柳》,借以表达全境边关将士因长年戍守在外,有家归不得的苦楚。
王之涣的《凉州词》带着对底层将士人性关怀。他笔下的士兵在吹《折杨柳》,他在思念家乡,他在怨恨,因为战争爆发,他不能自由地和家人通信。
这个时候,将士们在惦记家中的情况,但是王之涣却说:“何须怨”。前面我们曾提到过,诗中第一句,一定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因为作者是想表达对祖国山川的歌颂和热爱。
所以,诗人看到士兵在“怨”,他就说“何须怨”。“春风不度玉门关”,那皇帝的恩泽过不来。同时,将士的家人对他们的“关心”(家信)也没有了。
可是作者却说,我们心中不要有怨恨。因为我们守边,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我的国,我的家,为了我们热爱的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凉州词》的意象更加丰富古代人写诗,注重意象的表达,追求一种朦胧的美感。也就是说,诗歌要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让读者回味无穷。
诗是作者写的,但是读诗的人,也会参与到诗歌“创作”之中。因为诗中的遣词造句,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凉州词》里面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什么呢?
这个“春风”,有人说就指皇帝的恩泽。皇帝把战士们派到边关去,但是自己却留在京城里面享福,有好事从来都想不到前线的将士们,所以说“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是同时,这个“春风”又可以是指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因为战争的阻隔,象征亲情的“春风”,同样吹不到边关。
诗的倒数第二句说,“羌笛何须怨杨柳”。传统的《折杨柳》曲调,代表战士在思乡。他在思考,家里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家人没有给他通信。
王之涣说,春风吹不过来。没有春风,杨柳就不会抽条;杨柳不抽条,人们也就不能够用“折柳”的习俗为亲人送别。所以,这里是暗指不能互相传信。
《凉州词》表达的内涵,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理解。“春风不度玉门关”,看似在对对统治阶级进行控诉。因为戍守边关将领,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但是“何须怨”又表达出另一层意思。
这些将士在得到不公的待遇之后,他们仍然意识到保家卫国,责任重大。于是诗的后两诗中,悲凉而慷慨的情绪就表达出来了。只有这种自我牺牲的悲壮感觉,才能和开头两句的壮丽景色相映衬。
王昌龄《出塞·其一》表达感情是比较单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战士为戍边而牺牲,但是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害怕过。
如今,我们只是因为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领。如果我们有足够好的将军的话,依然可以像从前一样,不让胡马渡过阴山。
王世懋会说《凉州词》:“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
从立意上来说,《凉州词》是通过正面唤醒,激发出读者悲壮的爱国主义情怀。从音韵上来说,它的音节也是清亮高亢的。从抒情性来说,他写的是铁血战士,表达的却是侠骨柔情。
因此说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写景、抒情和细节描写上,以及意象的丰富性上都是唐诗七绝第一。如此一来,王之涣和王昌龄边塞诗的水平,就高下立判了。
结语有一位学者曾说过,我们在评价王之涣《凉州词》时,必须得先行承认:它的最高审美,是出于历代唐诗选本对这一首诗的改动。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承认,这首诗的第一句,只能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王之涣的这首七绝,才能够称得上是唐人七言诗中,最出类拔萃的一首。
有了第一句,它就拥有了超级宏大的视野和无与伦比的空间想象力。它的艺术创作手法,以及当中悲壮的爱国主义情怀,它的音韵美、画面美,全方位超越王昌龄的《出塞·其一》。
《出塞·其一》“失败”的地方在于艺术表现手法相对单一,而且还缺乏感人的细节,思想性不及《凉州词》。
“万里长征人未还”固然悲壮,但是还是不及王之涣诗中的战士明明知道“春风不度玉门关”,仍然能“不怨杨柳”、坚守职责,来得动人。
尤其是王昌龄在诗中,将边境战争的胜利,寄希望于“超级英雄”的想法,更是过于天真了。
当然,这只是两二首顶级七绝进行角逐的结果,并不是说王昌龄的《出塞·其一》不是一首好诗。而且对于唐诗的解读,也是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