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和逻辑思维训练(掌握类比思维提升认知能力)
口才和逻辑思维训练(掌握类比思维提升认知能力)类比口才,是建立在类比推理基础上的一宗逻辑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跟别人辩论或讲理,可以深入浅出地揭示规律、预断后果。而把类比思维运用在口才之上,就可以更好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反驳对方的观点。类比思维是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哲学家康德就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由于类比思维具有从一个特殊领域的知识,过渡到另一个特殊领域的知识的优越性,所以类比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类比思维很重要。
从认知角度来说,一个好的类比,可以让我们更快速地了解到另外一个事物;而从口才角度来说,懂得运用类比,则可以更好地向别人阐述自己的道理。
掌握这种思维形式,我们就能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审视事情,从而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思想、视野和判断力。
那什么是“类比思维”呢?
类比思维是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创造性思维。
哲学家康德就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由于类比思维具有从一个特殊领域的知识,过渡到另一个特殊领域的知识的优越性,所以类比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把类比思维运用在口才之上,就可以更好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反驳对方的观点。
类比口才,是建立在类比推理基础上的一宗逻辑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跟别人辩论或讲理,可以深入浅出地揭示规律、预断后果。
同向类比,用相似的事物做对比同向类比,就是取两个在一系列属性上相同的对象进行比较,由此类对象有某种属性而推出彼类对象也有该种属性的思维方式。
这种方式,比较常用于阐述自己的道理或者去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例如有这么一则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萨克斯向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呈了一封由英国核物理学家西拉德起草、爱因斯坦签署的重要信件。
其内容是督促美国政府要抢在希特勒面前研制成原子弹。然而,罗斯福看了信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总统,萨克斯在同罗斯福同进午餐时,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轮船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在一次拜访拿破仑时,建议他成立一支由蒸汽机船组成的舰队,在其后恶劣的时候也能够顺利在英国登录。
可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拿破仑却不相信,竟然发狂地嘲笑富尔顿:军舰不用帆?就靠你发明的蒸汽机?哈哈!这简直是想入非非,不可思议!
结果,天才的科学家被轰出去。假如当时拿破仑采用了这个建议,那世界历史将会重写了。
罗斯福听了这个故事之后,终于被说服,接受了美国应该赶快研制原子弹的建议。
这就是同向类比的运用。
在这里萨克斯为了说服罗斯福,运用了拿破仑拒绝成立蒸汽机舰队这个故事,说明了如果罗斯福跟拿破仑一样固执的话,可能战争就会遭到失败。
由于罗斯福感到萨克斯的类比很有道理,当然就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反向类比,用不相似的事物反向说明反向类比,就是故意采取两个在一系列属性上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象进行比较,以此来推论和驳斥对方的观点,从而达到形象、生活的反驳目的。
例如思考一下这个故事:
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获得博士学位后,还不能立刻开课,因为她还没有得到讲师的资格。她的学识和才华受到了从事广义相对论研究的希尔伯教授的器重。
在一次教授会议上,西伯尔为爱米·德诺能否成为讲师跟别人发生了争论。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她做了讲师,以后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
许多教授都认同这个人的观点。
而希尔伯教授则反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对不应该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我请先生们注意,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洗澡堂!”
这个案例中,希尔伯教授就是运用反向类比进行反驳的。他把“大学评议会”和“洗澡堂”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象进行类比,从而推导出大学评议会限制候选人性别是非常荒谬的事情,毕竟两者并没有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要限制女人进去呢?
由于“反向类比”中类比的对象与类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启发了人们去领悟类比后的结论,从而制造心理落差。
再如:一个作为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厨师反唇相讥道:“我这辈子没有下过一个鸡蛋,可是我能运用鸡蛋做出美味的菜肴,母鸡能吗?”
这也是反向类比了。
隐含类比,暗示别人领悟真谛隐含类比,就是指不直接将两类事物进行对比,而是仅仅就其中一类事物进行说明,真正的结论,留给对方去领悟。
这种方法富有启发性和暗示性,因此比一些直接辩论的方法,让人可接受的程度也更高。
跟别人争吵时,有时候没必要弄得双方剑拔弩张、言辞激烈,可以稍微缓和一些气氛,说话委婉一点。运用“隐含类比”,就可以起到这么一种作用了。
例如,有一次拿破仑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不明所以,拿破仑就提示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你作为我拿破仑的秘书,你不是也会永垂不朽吗?”
布里昂微笑答道:“那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呢?”拿破仑答不上来,便赞叹地说:“问得好啊!”
拿破仑认为布里昂能凭借他的名声而扬名后世,布里昂没有直接反驳这个观点,而是用了亚历山大大帝的秘书跟自己进行类比。
既然人们都不知道亚历山大大帝的秘书是谁,那么后人自然也就会忘记拿破仑的秘书是谁了,从而显示出布里昂的谦虚,也隐含地批评了拿破仑的高傲。
这种反驳方式,是将类比推理隐含在语言形式当中。尽管在语言的表层上不显山露水,但在语言的深层,却蕴含着难以反驳的力量。
所以,懂得运用隐含类比,让别人自己醒悟出反驳的内容,比起你说出这些反驳的内容,别人会更加信服的。
比同类比,用别人的逻辑反驳别人比同类比,是指通过建立一个与对方论证方式相似的论证方式,经过类比,把对方刁难的话语回击给对方的思维方式。
可以用一个故事说明:
有一天,一个水手准备出海,他的一位朋友问他:“你的祖父在哪里过世呢?”
“在海里。”水手回答。
“那你的父亲呢?”
“也是葬身于海洋的风暴之中。”
“天啊!”朋友大声地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当水手去远航呢?你不怕吗?”
这位朋友也许是出于好心,所以就用这种方式去说服朋友不要当水手,但显然,他的观点是荒谬的。所以水手就去反驳他。
水手淡淡一笑,说:“你祖父又在哪里过世呢?”
朋友答道:“床上!”
“你父亲呢?”
“也是病床上!”
“朋友,”水手说:“那你为什么每天还要睡在床上呢?”
水手仿造了朋友的逻辑,用了一个相同的论证形式去反驳对方。很明显,水手通过这个论证形式得出来的结论是荒谬的,那么类比朋友,也就可以证明,朋友的结论也是荒谬的。
类比反驳和类比论证一样,语言的说服力比较强,如果运用得好,不但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而且有时候还会起到幽默、风趣的作用。
例如一个牧师向一位黑人领袖提出诘难:“先生既然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为什么你不去非洲呢?”
黑人领袖就运用比同类比反驳道:“牧师,既然你有志于净化和解放灵魂,那么地狱灵魂多,你为什么不去地狱呢?”
这种反驳,就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了,具有很强的反驳力量。
排比类比,用同样的事物诘问对方排比类比,就是指以排比句的语言形式,列出两个以上的故事,与所要论证的事物进行类比。例如《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的一段话。
孟子问:“你有一个大臣,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室儿女都在挨冻受饿,对待这样的朋友,你认为要怎么办?”
齐宣王答:“和他绝交!”
孟子又问:“假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撤掉他的职位!”
孟子又问:“假如一个国家的经济民生搞得很不像样,你认为又要怎么做呢?”
这时,齐宣王左右环顾了以下,赶紧另外找了一个话题与另外一个人倾谈了起来。这就是俗语“顾左右而言他”的典故。
在这里,孟子通过一连串的发问,让齐宣王得出自己的答案。
当这些答案的逻辑,继续套用在“国家治理”这个问题上时,应该会得出同样逻辑的结论,但齐宣王很明显不想说出“批评自己”这些话语,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运用这种方式,通过一连串的发问,让对方根据某些问题得出某种逻辑,最后再将正式的问题抛出来给对方,这时对方只能“骑虎难下”,认同自己的结论,所以被我们说服了。
总之,类比思维是机智口才的体现,它需要使用者将寻常的事例,加以不同寻常的联想,使得不同对象之间有机结合,产生强大的语言力量。
类比思维的注意要点需要注意的是,类比思维的推理跟不完全归纳推理一样,其结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或然性,而不是具有必然性。
什么意思呢?
我们通过归纳不同天鹅是白色的这些事实,从而得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结论,并不是具有必然性的,因为一旦发现这个世界存在一只黑天鹅,这个结论就会被推翻了。这就是所谓的“黑天鹅事件”。
同样,类比推理仅仅依靠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种属性相同或者相似的特性,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形式,这种结论,并没有什么必然性的。
例如人是两条腿站在的动物,可以跑步,那么袋鼠也是两条腿站立的动物,它也可以跑步,但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跑步跟袋鼠的跑步不是一回事,因为袋鼠是“跳动、跳跃”那样去跑步的。
所以,这个类比推理,其结论就没有必然性了。但这并不代表,类比推理没有用处。我们只需要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就行了。
怎么做呢?需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类比对象之间共同的属性越多,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2,类比对象的共同点越带有本质性,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3,类比的事物在已知相似或相同的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相关的程度越高,则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
以上要求中,第二点的要求最为关键。我们在文章当中所列举的那些类比推理案例,之所以会有充分的说服力,就在于它们都首先满足了这个逻辑要求。
只有这样,你运用类比思维说出来的话,才会给人更加有道理的感觉,而不是犯下了“机械类比”的错误,生搬硬造,什么都拿来类比。
这就是让我们口才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核心法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