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分手后意难平的情书(却话巴山夜雨时)

分手后意难平的情书(却话巴山夜雨时)一把爱情遥控器同时种下的还有 现在再回到王长征和王忍夫妇的这部诗集,有一组这样的诗:你把一颗相思树种在我的心里

《却话巴山夜雨时》

——浅评王长征、王忍夫妇《幸福不期而遇》

文 / 常彬

2016年2月4日,王长征和王忍夫妇走进婚礼的殿堂,他们举办的这次婚礼被诸多媒体报道,媒体报道这次婚礼的亮点有很多,比如不乱砸钱,比如在婚庆场合融入书画等文化气息,被媒体称作“文化婚礼”以及“老百姓的中国梦”等等描述。当然,我从作为王长征的朋友的角度来讲,婚礼办成什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和他结婚的人一定是他自己选择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婚姻,无论简单活着奢华,幸福就好。然而,他的婚礼流程中,有一项足以彰显他婚姻的幸福了,这也是我最为他高兴的地方,那就是王长征和他的妻子王忍共同写作的一本情书集《幸福不期而遇》在他们的婚礼现场举办了首发式。

分手后意难平的情书(却话巴山夜雨时)(1)

现在再回到王长征和王忍夫妇的这部诗集,有一组这样的诗:

你把一颗相思树

种在我的心里

同时种下的还有

一把爱情遥控器

这棵树是珍贵的品种

成活率很低很低

看着朋友们的异地恋

一棵接着一棵的枯萎

我们的恋爱也从

生长郁郁变为心情郁郁

它结满了各自的心事

也长满了种种猜疑

它伴随你我走过漫长的春、夏、秋——

不知能否挺过这严寒的冬季?

我引用王长征、王忍夫妇的这一组诗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杨盼盼在她写给王长征夫妇的这本书的书评里也特意提到了,由此可见这组诗特别地能引起读者的重视。我相信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里面,就像我上面引用的李商隐《夜雨寄北》和陈玉兰《寄外征衣》一样,都表达着一种男女之间相互依恋、相互思念的情感。“这棵树是珍贵的品种/ 成活率很低很低/ 看着朋友们的异地恋/ 一棵接着一棵的枯萎/ 我们的恋爱也从/ 生长郁郁变为心情郁郁。”这几句同样有着“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思念,“生长郁郁变得心情郁郁”透露着“未有期”的对人生不定风雨的焦虑,“它伴随你我走过漫长的春、夏、秋——不知能否挺过这严寒的冬季?”更有着“寒到君边衣到无”的无奈,这种思念和无奈,体现着的是异地恋的不确定性,由距离带来的类似绝望的趋势,但是这样的痛苦,它充满着爱意,没有一丝怨恨,也正是在这样的痛苦里更有着无边的温暖。于是在这种温暖中,当事人又有着如下的期待:

不许生气不理我

不许胡思乱想自己伤心

我爱你,我很在乎你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诞生------

这几句,没有怨恨,只是男女之间的带着撒娇一样的语言,但是里面有着一股强烈的要把对方吸住的愿望,为的是将来有一天能共度余生。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期待,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修成正果。的确,相思是痛苦的,是令人充满不安和焦虑的,可是两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互相打通心底的隔阂,共同面对这些负面的因素,也就一步步共同看到未来的希望,共同迎接未来的正面因素。正如苏轼《食猪肉》的那句话:“火候足时他自美。”我把这句话用在这里,或许有点逗乐的意味,但是我一向主张生活是要制造大大小小的乐趣,因此我这个人经常在一些文章里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场合寻求逗乐的味道。当然,这句话也正是体现了爱情,乃至人世间一切情感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功到自然成”,这一切,从思念,到焦虑,到共同承受,到走进阳光,都是那么地自然而然。

分手后意难平的情书(却话巴山夜雨时)(2)

从我们通常的理解才看,情人之间的私房话,在外人看来或许不免琐碎,但是,这本书的主角王长征和王忍夫妇都是拥有细腻感情的人,这一点,他们身边的朋友有许多都这么认为,因此他们的通讯,虽然也有着一般的情人对话的琐碎,但却充盈着真真实实的温暖。加上王长征、王忍夫妇都是文人,两人最开始互相之间是因为文学而相识,所以他们的对话包含着许多文学性,部分词句有着刻骨铭心的感觉。这种刻骨铭心,不仅是当事人的刻骨铭心,还有他们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富于召唤力的文字带起的联想和共鸣。这一切,都洋溢着一股日常生活的味道,亲切又自然的味道,就像“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句一样,这句表现的既是漂泊在外的李商隐对家庭的思念,也是作者的日常生活的镜头,作者期盼着回归日常的生活。的确,这句话让读者看出来“共剪西窗烛”就是他们夫妻生活的常态,也正是王长征、王忍夫妇这本书表现出的生活常态,这本书里两人的情书,无论是思念,无论是惆怅,无论是心神不宁,无论是寄望,无论是憧憬,无论是喜形于色,都通过他们的日常行为和日常语言体现了出来,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体现。因此说来,这本书虽然在一些外人看来不免琐碎,可是这本书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王长征、王忍夫妇把自己的私房话记录下来,更是两个人将一段普通、平凡的异地恋,从发生、发展到结局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与读者生活启示,这种启示,我相信不仅是对人们的爱情的启示,更是对人生的启示,从爱情的过程中,产生的对人生的信念,对生活的信念。而且,以情书或者书信的文体做出的表达,很能让读者感到亲近、感到身临其境,很能让读者从中读出作者当时的心境,理解作者的文字,显示作者对话客体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摸清其思想,从中获得启示。像鲁迅、许广平夫妇的《两地书》,卢梭的小说《新爱洛依丝》,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都是以书信作为文体的作品,特别是鲁迅、许广平夫妇的《两地书》,跟王长征、王忍夫妇的《幸福不期而遇》一样,都是真实人物之间的情书往来,这里面都是当事人在修成正果之后,对当初情路的回忆,对属于他们自己的“巴山夜雨时”的回望,各种的细节,就需要不同的读者,根据他们自身的经历和生活背景,自己慢慢地去品味和领悟这些心绪的历程了。

王长征,他是我在2012年认识的。从很早开始,新浪博客就一直有一个名叫“中国90后作家”的博客,这里面有条理地介绍和推广了很多90后作家,我也有一些朋友,像陈晓丹、郝亚男、顾倾城、蓝晓橙等都问过我这博主是谁,由此可见这位博主经常是不给自己留名的,而是用一颗热情如火的心脏为别人留名。后来把我召进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的李开浓告诉我,这位博主就是王长征,我当时便对王长征的这一行为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这位博主是王长征这一消息逐渐在圈内扩散开来,不少人都知道了,于是这种情况下,这位博主便对我说:“我是五根手指中最小的那一根。”的确,王长征早年经常在刊物上用“小拇指”的笔名发诗歌,这个博客我现在还经常点击进去,把它当成文献浏览。从王长征做的这些事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奋、热情的人,他那火一样的热情是我和许多人都无法比肩的,同时有一点,他的性格和我截然相反,我喜欢高调,用我的文学启蒙老师之一陈晓华老师的话来说,我是一个喜欢到处奔走呼号的人,而王长征,他喜欢低调,他做事经常不留名,也很少像我这样奔走呼号,他一直深藏功与名,而让别人更多地记住他宣传的同辈作者们。可是这一次,众多媒体对他和王忍的婚礼做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并对他们的情书集《幸福不期而遇》做了这么高调的造势,这一举动对我们而言,还真的有点不期而遇的感觉,但也正因为这一次一反常态的高调,我不难明白在王长征的内心是多么地看重他和王忍的婚礼,他是多么地看重他和王忍的这本情诗集,他是多么地希望他们的心路历程得到分享并给人启示,他是多么地希望王忍明白自己有多爱她。我在此也祝愿王长征、王忍夫妇能在婚后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将两人不期而遇的幸福持久下去,白头偕老,等到我们这帮朋友们都成了白发老人的时候,我们要听王长征、王忍夫妇坐在西窗下,共剪烛火,给我们讲述他们婚后这一辈子经历的巴山夜雨。

2016年7月16日

于深圳湾畔南山脚边

【作者简介】

常彬,男,80后,生活在深圳,担任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常务副主席。

附:90后作家王长征备注语

注一:很感谢常彬大哥写的这篇文章,我知道最近他正在筹备最新一届的“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作为联谊会的常务副主席,需要他做的工作很多,可他还是挤出时间,为我和妻子写下了这篇文章。常彬是我最佩服的青年作家之一,从年龄上来说他是“80后”一员,却一直为90后作家们做贡献,很多90后作家都把他当做一位可钦可佩的“兄长”。他的心态是年轻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注二:文中最后一段提到“中国90后作家”这个博客,常彬对我的过度称赞令我很不好意思。那个博客并非是我创立的,我实在不敢贪图这个功劳。不过,不论这个人是谁,应该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人。至于博主自称“五根手指头最小的一根”应该是谦虚之语,而并非常彬大哥理解的“小拇指”,这里面是一个误会。我以前用小拇指这个笔名发表了很多诗歌,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弃用”并恢复本名发稿,我曾写过一篇《亦苦亦甜是笔名》的随笔谈论过这件事,可以在我博客找到这篇文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