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陪你过秋冬(立秋清风凉意入怀中)
立秋陪你过秋冬(立秋清风凉意入怀中)立秋我们迎来了2019年的立秋节气但是万物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2019年8月8日凌晨3点12分57秒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骄阳还高悬在空中
盛夏的余热犹在
但是万物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2019年8月8日
凌晨3点12分57秒
我们迎来了2019年的立秋节气
立秋
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末伏夏尽
凉风渐至
秋季渐次拉开序幕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
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秋,禾谷熟也。
——《说文解字》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秋三候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
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
我国多地开始刮偏北风
偏南风逐渐减少
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生
由于昼夜温差变大
地表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
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立秋后
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
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
好似告诉人们酷暑将要过去了
立秋习俗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
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
收获季节到了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
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
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
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贴秋膘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
想吃点好的
补偿夏天因天气炎热没胃口的损失
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在立秋这天
肉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
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
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很多地方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
啃秋抒发的
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始于汉代
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在一些地方
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秋养生
千万别贪凉
立秋过后
长夏渐短
也许白天还是烈日炎炎
可到了夜里却会有丝丝凉风袭来
昼夜温差开始变大
一早一晚千万别着凉
以养阴为主
秋天干燥
人体容易缺水
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
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
可多食:
银耳、梨、芝麻、藕
菠菜、豆浆、鸭蛋、蜂蜜
读诗看画
△赵孟頫(元)《鹊华秋色图》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立秋时节
暑热逐渐退散
台阶的草丛中有了露珠的点缀
在这小小美景中
怡然自得
△巨然(五代)《秋山问道图》
《秋思》
【唐】白居易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立秋了
夏热虽未退尽
思念却平添了几分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跨过了立秋这道栅栏
夏日的浮躁终将变得云淡风轻
秋日的草木摇响了时光的风铃
一个金灿灿的季节
正向我们悄然而来
你好
秋天
莫负好时光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综合:新华网;
整理:栾一帆;
编辑:孙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