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等到某位师傅忽然意识到我已经吃了无数个一只时,为时已晚。我正蹲在地上吃我自己家那笼的一只。我是来者不拒,精肉我最爱吃,虾米青菜的也不错,解腻,三丁包子最香,就是个头都太小,才巴掌大,还是萝卜丝包子实惠,一只有碗口大。一整个下午,出一笼我吃一只,出一笼我吃一只,出一笼我再吃一只,再出一笼,我还吃一只。遥想当年,大胃王之名首次震撼一方时,某才六岁。妈妈系一家医院的干部,春节前夕,医院食堂会为职工批量蒸制包子,每家15斤-30斤不等。妈妈需得上班,把我家自制好的馅料连同我一起放在食堂里,嘱我看好自家的包子,等蒸出来了,就喊她来拿回去家。其时食堂里巨灶上架着蒸笼,灶墙后火焰呼呼,屋子里热气蒸腾,香气四溢,每家的包子馅料都不尽相同,萝卜丝的、精肉的、虾米青菜的、香菇三丁的、鱼香肉丝的……我家地处维扬,而维扬地区独步天下的美食之一便是包子!扬州富春茶社据说可以做出一百零八种不同馅的包子,最小的包子只得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1)

小编扒出岚姐的这篇旧文,思量再三,很是惶恐,发还是不发这是个问题,结果手一滑……看不到 看不到 我没发 我没发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2)

某平生无敌,无视任何生活的设置,无视任何虚伪的道德规范,悖逆天条,惟独此事,一直是某最大的敌人。

胃口。

某是个你所能见到的胃口最好的女人。某还是个你所能见到的胃口最好的人。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3)

遥想当年,大胃王之名首次震撼一方时,某才六岁。妈妈系一家医院的干部,春节前夕,医院食堂会为职工批量蒸制包子,每家15斤-30斤不等。妈妈需得上班,把我家自制好的馅料连同我一起放在食堂里,嘱我看好自家的包子,等蒸出来了,就喊她来拿回去家。

其时食堂里巨灶上架着蒸笼,灶墙后火焰呼呼,屋子里热气蒸腾,香气四溢,每家的包子馅料都不尽相同,萝卜丝的、精肉的、虾米青菜的、香菇三丁的、鱼香肉丝的……我家地处维扬,而维扬地区独步天下的美食之一便是包子!扬州富春茶社据说可以做出一百零八种不同馅的包子,最小的包子只得牛眼之大,一嘴一个,抿进嘴,甘、美、鲜、香、嫩、浓、韧,汤汁四溅,一直润到心里。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4)

话说当年俺蹲在食堂灶下,看一会烧火,朝灶眼里丢几把草杆,堂上的师傅吆喝一声,这笼起锅~!我就腾腾腾跑上去,看他们朝一只大凉匾(竹编器皿,似巨筛,可以睡人)里倒下滚热鲜香的包子,不管谁家的包子出笼,大师傅或者主人家都会拿起两只塞给我:尝尝。尝尝。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5)

我是来者不拒,精肉我最爱吃,虾米青菜的也不错,解腻,三丁包子最香,就是个头都太小,才巴掌大,还是萝卜丝包子实惠,一只有碗口大。一整个下午,出一笼我吃一只,出一笼我吃一只,出一笼我再吃一只,再出一笼,我还吃一只。

等到某位师傅忽然意识到我已经吃了无数个一只时,为时已晚。我正蹲在地上吃我自己家那笼的一只。

而这一只,不是第7、第8、第9就是第10的样。

妈妈下得班,到食堂来领取我们家的包子,目瞪口呆地看着我鼓着嘴巴,满手油腻,从肚子到嘴巴,无论正面侧面,表情或者动作,都是鼓鼓的象一只蛤蟆。

小编想不出是这样?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6)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7)

还是这样?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8)

好啦,还是这样比较端庄!

妈妈一手拎着15斤包子,一手拖着一只小蛤蟆回家,不停地小心翼翼停下来观察我是否要呕吐或者肚子有剧烈疼痛的征兆,然而,让她失望了,什么也没发生,小蛤蟆走回家,脸都没洗,倒在床上就呼呼睡着了,据说梦里还在舔嘴。

前不久我看萧乾先生的回忆录,老先生少年时,孜孜为一件事困扰:食!他有强烈地饥饿感,和不顾一切的寻找食物填饱自己肚子的本能,从捉青蛙到把蛇架起来烧,偷玉米、西瓜、果子,字里行间那种强烈的觅食意识,非常让我喜欢。那是一种五月花号上的最后生存者才有的精神:活着,贪婪到为了活下去会吸取空气里的养分的一种顽强精神。是斯嘉丽在战后的饥荒中象一头骡子般辛苦耕作,为了吃食去抢去偷去杀人也要活下去的斗志。那种意志,透过纸张都在丝丝燃烧······

其实我从小并不饥饿,无论如何,饭总是吃的饱的。但妈妈是从饥谨年代走出来的人,对孩子的喂养标准是:吃饱饭粥便够,零食就是一种罪恶。我从小都会乖乖地张开嘴巴,让她把寡淡的米粥一匙一匙地喂进嘴里,不像我哥哥,挑挑拣拣,稍微缺了味,便哭闹发脾气不吃,于是皮包骨头地瘦,而我,白胖喜人,且又乖巧,见人就咧嘴而笑,还会鹦鹉学舌地念诗,三岁便背得数十首唐诗,六岁便大模大样地自己做诗,处女作如下,迄今被父母记录在案:“我家门前杨柳树,树下走来一群鹅,风吹柳动鹅儿惊,扑通扑通跳下河。”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9)

如此好诗,简直闻所未闻

但如此乖巧的女儿,却有一件让他们极为头疼的恶习,!我顽固地喜欢吃街上卖的一切早点面食,花卷、包子,馒头,糖糕、烧卖、油条、松饼。米饭和粥对我的胃只是一种欺骗,似乎惟有面食才是真实的存在。小时候我看书,什么《山乡巨变》、《暴风骤雨》,其他都还好,看到书中“某某从锅上揭下两只贴饼子,揣在怀里走了出去,出了门,拿出一只还热乎着的饼子,就着咸菜疙瘩咬了一大口”——我当即口水长流。此后十多年中,一直做梦都想吃一回那种热乎乎的从灶上揭下来的贴饼子!

南人北胃,实际上在我16岁上大学之前,我的主食一直都是大米,我却比任何北方人都固执地偏爱面食。其偏爱的后果,达到了这么一个地步,去年刚到北京时,我是住在公司提供的一个宾馆里的,和同住的女作家央歌,我们俩经常到附近的小店找食,那小店中有切好的烙饼出售,我坐下来,叫上菜再叫上饼子,一个人毫无困难地吃掉一张厚达1CM的煎饼,以及两到三份菜,接着再来一碗米饭,算是安慰一下还没完全北方化的南方习惯。

我巨爱吃披萨。在南京时,一周里有三顿饭吃在必胜客吃。以前有个傻瓜,请我吃披萨,一边请一边面带怜悯地说:我本来想请你吃鲍鱼的,你们这些小孩怎么就知道赶时髦吃垃圾快餐啊。因为忙着吃,来不及鄙视他。其实我根本不爱吃麦当劳或者KFC,他们的肉夹馍太虚松,太多的菜叶子,而鸡肉又太焦,根本没有真正领会到面粉与恰当的油脂融合到一起可以创造的登峰造极的美丽。吃它们还不如打个车去三联书店门前那家羊肉泡馍馆吃真正的馍夹肉呢。

披萨不同,披萨确实是我最为喜爱的食物:一流的面粉,和一流的发酵,奶酪如金子般地融化流淌在面饼之上,火腿、海鲜、青椒、肉丁······完美啊。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10)

“必胜客么?恩,来一份十寸芝心,一杯奶油蘑菇蛤蜊汤,其他?其他不要了。”必胜客的外买订餐员肯定对这个订餐的声音已经异常熟悉:10寸的饼,有时候还再加个9存的。但外卖员知道,那户人家里并非一群饕餮之徒在举着叉子等吃家庭餐,而是一个头发蓬乱身穿长袍状的绒布睡衣的女人,眼冒绿光,抽着鼻子,接过披萨盒子,就紧紧地捏在手里,把钱塞给他之后露出一付狼的嘴脸——你再多停留一分钟干扰我进食,我会把你夹在披萨里吃掉的表情。穿着长袍似的睡衣,所以他无法看清我的身材,也无法判断,我到底能不能一口气把这四人份的披萨吃光。所以每次他收完钱都是以看到了哥斯拉的表情以光速逃遁。其他的餐点并非不好吃,但我认为是物非所值的。什么炸鸡翅、烤肉丸,没有面粉,这些食物统统扯淡。

我也请人吃披萨,那位老兄吃了两块,就再也无法下咽,看着我把剩下的12寸披萨一扫而光,再独自吃下两份酥皮奶油蛤蜊汤,以仰视的神态看我,我从容看他微笑:“你还吃么?你吃的话我再点一份10寸的芝心,正好陪你。”

也有困窘之时,今年上半年,编剧的活一度没有着落,手边又一直在忙长篇小说,而长篇小说分明是一件产出和利润周期极长的活,从前开的专栏关掉的一时又没接上,接的零碎稿子甚少,稿费菲薄,于是自觉压缩生活开销,披萨一份即八十,遂改吃葱油烙饼,坚韧、微香,略咸,滋味耐嚼,一张才1块5毛,自己炒一份西红柿鸡蛋倒上去,其味亦佳,连汤带汁,整张饼吃下,肚子溜圆。于是感慨,原来生活可以更省的。

做面食教学(面食记)(11)

在北京生活,食面无穷尽也,唯一不足,没有美味的包子。我们的富春包子,我们的蟹黄包子,我们的三丁包,配上鲜嫩爽滑的干丝,一壶酽酽的龙井,最后来一碗鳝鱼骨头爆后煲汤下出来的刀面·······哀,话又说回来,早茶一道,有哪个地方又能和维扬早点媲美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