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纪录片三分钟(大国崛起记录片)
大国崛起纪录片三分钟(大国崛起记录片)就在德意志大步走在民族崛起道路上的时候,历史给德意志、更是给世界人民开了个过大的玩笑---法西斯掌权,掌控了国家的走向。掌权人欺骗了民众,偷换概念地让民众相信曾经的梦想是要靠战争来实现的,梦想是用另一个梦想来完成的。在接连发动二次世界大战后,梦醒了,心碎了,他们与世界人民走散了,甚至走到了对立面。战争留给人们的除了千疮百孔的国家,还有满目疮痍的心,一切都无法挽回,梦想更是无从谈起。痛定思痛,德意志人开始从新定位国家的走向。正视历史错误,除了国家赔款,德意志还以国家的名义,给那些存活的犹太以及犹太后裔进行巨额的赔偿,安抚那些受伤的心灵,并将这段历史以客观事实的态度写进了德国教科书中,教育民众。勃兰特在犹太人集体墓葬前的一跪,似乎也印证了这个国家的国家态度。教育,真的可以改变世界。第一枚导弹、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甚至是即将完成的第一颗原子弹,这些虽都带有了浓重的战争气息,但代表了当时最高科技产
12集的纪录片,估计要花费制片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拍得很不错,真心觉得。整个12集似乎在有意无意专递这么一个信息:所有介绍的国家,都是现存的发达国家,那么按照这个思路,也就是说,只有比我强的国家,才值得去学习、去借鉴,否则,你连说话的份都没有 更别提我去介绍你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强权者的世界。
海洋时代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这4个曾更替交错,通过海洋霸权控制了世界贸易的国家,如今似乎风光不再。但几个世纪以前,他们却主宰着世界的一切。时过境迁,当再次重温他们的强国之路时,似乎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点:永远都不安于现状。对远洋贸易的渴望、对资本市场的扩张、对金钱利益的追逐,驱动着这4个大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梦想船帆,劈风斩浪,远渡重洋,也造就了一度空前的盛世帝国。历史似乎总是那么的不经意,但却掷地有声告诉世人,有辉煌,就会有与之相对的衰落;有灿烂,就会有大相径庭的暗淡。没有谁永远站在山顶,也没有谁注定跌在谷底。起起伏伏,就如庭前的花开花落;跌跌宕宕,恰似头顶的云卷云舒。
凡事都要有个终结。一代风云帝国的辉煌缔造---苏联
历史颇具讽刺的把时间交给了20世纪初的沙皇俄国。雄心勃勃的历代沙皇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锻造一个强盛的帝国,但除了彼得大帝将领土横跨亚欧之外,其他的沙皇并没有什么骄人的成绩。虽有卡捷娜繁荣了一时的文化,但帝国梦始终没有实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一声巨响,让一个未曾完成过任何工业革命、甚至没有像样工业实体的新兴国家诞生了,同西方资本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全世界对这么一个陌生国家在未来的影响力都持着谨慎怀疑的态度,甚至没人会相信这样一个依靠计划经济体的国家能够存活下来。但有人失望了……从列宁的新政,到斯大林的重工业至上,从二次世界大战重拾反法同盟信心的斯大林格勒,到重新安排世界秩序的雅尔塔,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的加加林,到黑海造船厂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苏联用实力向世界证明着自己的存在,也是用实力,宣告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从未有过的一种国家管理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的成功。
但有辉煌灿烂,就会有衰落暗淡。89年底,随着国会大厦红旗的徐徐降下,苏联解体了,这个叱咤了近一个世纪的超级大国,无奈而又悲凉的落下了出演的大幕。一个时代终结了,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百感交集,巨额外债、大面积失业,国家发展举步维艰。有信仰和希望,才能唤醒前进的脚步,再难过都会过去,再苦难都会终结。最后一波海浪的冲击不会、也不能够冲毁俄罗斯。20多年的发展,俄罗斯人甩下了包袱,重新上路了,一切都是新的。时间可以带走一切,也可以抚平一切。2012年普京重新掌门,一切都还是充满了希望。
当梦灭了,心碎了的时候,一切都无可挽回。一个迷途知返、让人肃然起敬的大国---德国
把时间拉回19世纪。一个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民族,也在不断思考着自己民族的出路,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他们找到了民族的梦想。为了实现民族大业,德意志联邦政府应运而生,在推行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后,联邦政府作出了重要决定,就如同台湾省、韩国推行全民服兵役一样,联邦政府推行了全民教育,并建立了一大批成体系的教育机构。这一举措,给德意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涌入到国家的建设中,更有一大批科技发明,如雨后春笋一样,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德意志先后有大批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其中就有著名的爱因斯坦。这个国家也曾一度成为20世纪科技发明的输出中心。
就在德意志大步走在民族崛起道路上的时候,历史给德意志、更是给世界人民开了个过大的玩笑---法西斯掌权,掌控了国家的走向。掌权人欺骗了民众,偷换概念地让民众相信曾经的梦想是要靠战争来实现的,梦想是用另一个梦想来完成的。在接连发动二次世界大战后,梦醒了,心碎了,他们与世界人民走散了,甚至走到了对立面。战争留给人们的除了千疮百孔的国家,还有满目疮痍的心,一切都无法挽回,梦想更是无从谈起。痛定思痛,德意志人开始从新定位国家的走向。正视历史错误,除了国家赔款,德意志还以国家的名义,给那些存活的犹太以及犹太后裔进行巨额的赔偿,安抚那些受伤的心灵,并将这段历史以客观事实的态度写进了德国教科书中,教育民众。勃兰特在犹太人集体墓葬前的一跪,似乎也印证了这个国家的国家态度。教育,真的可以改变世界。第一枚导弹、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甚至是即将完成的第一颗原子弹,这些虽都带有了浓重的战争气息,但代表了当时最高科技产物的事实是不能视而不见的,这些成果,对现代科技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远的。教育,也给了这个国家审视自我的勇气和力量。一个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的国家和民族就值得去尊重和敬佩(插一句,这比某些自视伟大的国家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错了能看到,看到了能改就不失姿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有多少爱就有多少原谅,怀揣爱心的国家,不会灭亡。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原谅和接纳了这个迷途知返的国家,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看看他在欧盟成员国中的地位和威望,就不会有人质疑给与它大国的称谓。
需要时间和方法解脱。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超级大国---美国
时间能把历史拉到美国的长度,实在是少得可怜。即使是把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时间算上,也不过区区500多年。从1776到今天,帝国真正的年龄是200多岁。如果把它的时间轴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的放一块,美利坚在很长一段时间上都是空白的。或许,一个没有历史痕迹的国家,才不会受到原有思想的禁锢,或许,一个空白的前身,才是新兴思想传播的沃土。美利坚,一直都是在用实力说话,虽没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却是用科学的体制和方法指导国家建设最长的国家,换句话说,是现代文明发展最长的国家。
一个从殖民地诞生的国家,从一开始是没有多少人去注意的,甚至于觉得这个国家的诞生,本就让人心生怜悯。本土近乎荒蛮,世界差一点就将这片土地从文明的角度遗弃。没有文化背景的国家,就像一个没有身世的孩子,成长只能从外部事物中得到,用眼睛去发现、去学习,没有任何人给作指导。以人人生而平等自由、人人有追求幸福权利为主要思想的《独立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给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提供了心灵的依靠。总要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摆脱心理危机,因为路还要接着走,也总会有一些方法是适用的。时间能治愈一切,也能让一个国家从默默无闻走到哗然盛世。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新生的政权就恰到好处的把握住了科技兴国的机会,并以独到的慧眼,将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自此,科技让这个国家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视世界,也奠定了世界一极、超级大国的地位。虽有傲慢强权的质疑,但不可否认,不是谁都有实力这样做的,如果没有实力,没有会把你的傲慢和强势仅仅当作质疑对待。这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时代,就像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没有人会去听见一个弱国的声音。机会一直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看见和珍惜,错过了,也就意味着永远的失去,这是一个痛心的事实,美国给予了佐证。在发展国家的道路上,美国没有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更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并一度拉开了与第二名的距离。如果说,历史创造了美国纯属偶然,那不过只是哥伦布一次美丽的错误而已,那么美国在发展的道路上,是用科技、工业成就了自己终成大国的必然。历史哪有那么多的巧合机遇,事实就是事实,毋庸置疑。
教育、文化、科技,大国的崛起,似乎都在指向这里。国家发展,就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要有勇气,更要有骨气,不要让发展,败给了时间和犹豫;更不能让机遇,错给质疑和猜忌。看准了,就大胆去追,年轻的国家、年轻的人,什么都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