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北周】大冢宰五府总于天官。【东晋、南朝、北朝】尚书令、尚书仆射、录尚书事 [蜀汉]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 [吴]丞相(右丞相、左丞相)、太尉、司徒、司空【西晋】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尚书仆射

文/刘史君

魏晋南北朝:秘书班子集体当总理

文长不看版

【三国】

[魏]太尉、司徒、司空

[蜀汉]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

[吴]丞相(右丞相、左丞相)、太尉、司徒、司空

【西晋】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尚书仆射

【东晋、南朝、北朝】尚书令、尚书仆射、录尚书事

【北周】大冢宰五府总于天官。

在《教科书不说的历史:秦汉一直实行三公九卿制?骗人的》 一文中,我们说到,秦汉以来,宰相从最初的丞相,变成了三公。同时皇帝为了集权,开始培养自己的秘书班子。

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秘书们终于集体上位,把三公挤跑,自己当起了宰相。

先来看三国。

东汉灭亡后,曹魏、蜀汉、东吴三国的宰相制度各有不同。

东吴前期设有丞相,后期丞相分左右,同时也设有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1)

东吴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蜀汉的宰相制度也比较特殊,可谓三合一。一方面,诸葛亮为丞相、蒋琬为大司马、费祎为大将军,秉持国政,类似西汉前期的丞相制;另一方面,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皆录尚书事(包括后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任卫将军平尚书事),这又是东汉宰相录尚书事的制度;此外,蜀汉还设有太尉、司徒,仍称“三公”,这又是西汉后期以来的三公制。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2)

蜀汉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最后来说曹魏。曹魏时期,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仍为宰相,但是权力进一步被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所侵夺。尚书台也正式脱离少府,成为独立机构。到了曹魏灭亡前的一年(264年),司马氏控制的魏国颁布了《魏官品》,将所有官职分为九品。其中,尚书令的地位提升到与卿相当。当然,这一时期,权臣体制再次出现,司马昭、司马炎相继成为曹魏的相国。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3)

曹魏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4)

曹魏末年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西晋建立,设立“八公”,其中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司”,为第一品。作为宰相,三司虽然权力已大不如前,但仍然拥有部分权力(尤其是司徒)。至东晋,三公已经彻底被架空,只是出于习惯,人们仍然视之为宰相;而进入南朝,人们连最后的习惯也没有了,昔日位高权重名扬四海的三公,彻底成为了吉祥物。不过在北朝,尤其是北魏前期,由于少数民族的部落体制,三公一度还拥有实权,甚至这种实权脱离了尚书台体系的录尚书事。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5)

西晋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长期野蛮发展的秘书班子尚书台,在这时期终于雄起。西晋时,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次官尚书仆射(皆为第三品)正式成为法理上认可的宰相。至东晋,录尚书事也成为了宰相。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6)

东晋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也就是说,两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的主要负责人,皆取代三公成为了宰相。尚书令、尚书仆射贯穿这一时期始终,录尚书事自东晋开始紧随其后。不过南朝对录尚书事不断打击,自宋孝武帝以后,除了权臣自任外,录尚书事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7)

南北朝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这里还要说两个比较特殊的。一个是北朝的大丞相,名为宰相,实为权臣,如高欢、宇文泰、杨坚、李渊。

另一个就是北周。北周按照《周礼》改革官制,实行“六官”制度,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秋官,其格局已初具后世六部的特色。按照六官制度,天官的长官叫大冢宰,如果大冢宰有“五府总于天官”之命,那么其余五官就皆受天官节制,大冢宰就成为了宰相;但是如果没有“五府总于天官”之命,大冢宰就只能管理天官府,成为有名无实的宫廷事务总管,那就不再是宰相了。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8)

北周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隋与唐前期:三省长官兼职做宰相

文长不看版

【隋、唐前期】

尚书令

尚书左仆射(尚书左匡政、文昌左相、都台左相、中台左相、左丞相)

尚书右仆射(尚书右匡政、文昌右相、都台右相、中台右相、右丞相)

中书令(内史令、内史监、内书令、右相、内史、紫微令)

侍中(纳言、侍内、左相、黄门监)

此外还有临时性的宰相称号,数量太多了,详情参见正文

汉魏晋南北朝期间,作为秘书机构的尚书系统蓬勃发展,终于取代三公,成为了新的宰相。但与此同时,新的秘书机构中书、门下系统也悄然而起,随时准备取代尚书。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9)

隋文帝:还是当秘书最有前途!

到了隋代,正式施行三省六部制,并为唐代所继承。此时,无论是早年的丞相(虽然时不时还会以“丞相”命名的官职借尸还魂),还是三公,都已经成为过去。老秘书班子尚书系统,与新秘书班子中书、门下系统,共同组建了“三省”,亦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分别是尚书令(正二品)、中书令(正三品)、侍中(正三品),他们同时兼任宰相。其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议(认为不合适者即行“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10)

隋朝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自唐代起,宰相们商议决国事的地方称为政事堂。北朝重视门下省,唐朝初年,政事堂便设于门下省。不过唐朝初年,中央决策一般由皇帝自己或组织决策性会议来决定。直到贞观十一年(637年)以后,唐太宗才规定,由宰相议定朝政,然后奏闻,由皇帝行使审批权。过去三省宰相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解决。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11)

唐初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三省长官中,以尚书令最为位高权重,尤其是因为李世民称帝前曾任此职,因此在贞观以后,尚书令不再授人,至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正式废除,此后偶尔会授予功高者。而过去尚书省的次官尚书左、右仆射(从二品),则成为新的宰相。

三省及其长官,在隋唐之间,名字曾多次改变,可参见下表。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12)

三省及其长官名称的变化(点击看大图)

群相,群相,那是一群宰相

在隋唐以前,独相、双相制,亦或三公制,亦或后来尚书系统,宰相人数相对较少。而隋唐三省六部制开启了群相制度。

所谓“群相”,并不仅仅是说宰相多,而是说宰相特别多,真的是一群。

首先说,三省虽然是三个,但是三省的兼职宰相却不止三个。比如在满员的情况下,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各一名,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各两名,这就有是六名宰相了。

但还不仅如此。在隋唐时期,其他官员也可以获得参与宰相会议的资格,从而也就成为了宰相。要获得这种资格,就要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这种临时性名号极多。

隋朝还正常一点,一共有4个临时性加官的名号:

参掌机事:如兵部尚书柳述,加“参掌机事”(隋文帝时);

专掌朝政:如高颎与左右仆射杨素“专掌朝政”(隋文帝时);

参掌朝政:如太子太保兼纳言、民部尚书苏威,与高颎“参掌朝政”(隋文帝时);

知政事:如黄门侍郎裴矩、裴蕴,均加“知政事”(隋炀帝时)。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13)

唐前期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到了唐代,五花八门的宰相称号一个接一个,仅唐初就有12个,其中有11个都是唐太宗发明创造的:

知政事:如右仆射裴寂,加“知政事”(唐高祖时);

参预朝政:如检校吏部尚书杜淹“参预朝政”(唐太宗时);

参议朝政:如御史大夫萧瑀“参议朝政”(唐太宗时);

参议得失:如特进、知门下省事魏徵“参议得失”(唐太宗时);

参知政事:如黄门侍郎刘洎“参知政事”(唐太宗时);

专典机密:如中书侍郎岑文本“专典机密”(唐太宗时);

同掌机务:如太子太傅高士廉等人“同掌机务”(唐太宗时);

参知政务:如中书侍郎崔仁书“参知政务”(唐太宗时);

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如李靖退休后,诏“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唐太宗时);

同中书门下三品:如太子太保萧瑀,特进、太子詹事李勣“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太宗时);

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如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唐太宗时);

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务:如开府仪同三司李勣加“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务”(唐太宗时)。

唐高宗以后,宰相的临时性名号逐渐稳定下来,一般只用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其中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当于三品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则往往授予四品官。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改了好几次名字,于是者两个职位又衍生出一大堆名字:

同中书门下三品衍生的有:同凤阁鸾台三品同紫微黄门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衍生的有:同东西台平章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14)

起名字哪家强?(唐国强老师饰演的唐太宗)

唐朝中期,唐代宗将中书令与侍中升为正二品,于是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应的也变成了同中书门下二品。虽然自唐玄宗以后,同中书门下三品理论上已经废掉了,但是遇到宰相担任同平章事有家讳(比如父亲的名字里有“章”“璋”之类的字),那么他的宰相名称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或二品)。

到这里,不算三省长官名称,仅宰相的临时性称号,已经有19个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当然不……

唐高宗又设立知军国政事,唐中宗设立参谋政事,唐玄宗设立知军国重事。到了唐朝后期,唐文宗设立的名号更个性,叫“五日一入中书”。

好了,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唐代三省长官的名号有22种,而临时性加官名号有23种,也就是说,在唐代,一共有45个职位,是宰相……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丞相吗(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15)

铭记之前,先把45个宰相职位记住……

这就难怪,在唐中宗的时候,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的国务院里,有10多个总理(还都是正总理,没有副总理)在组织国务会议,下面6个部长瞠目结舌的场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