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从句和主句时态不一致(从宾语从句中主从时态不一致的几种情况)
宾语从句和主句时态不一致(从宾语从句中主从时态不一致的几种情况)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要来中国了。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最近很不开心。
语法梳理:王兴刚老师
适合人群:英语教师、英语专业学生、初高中生等
最近在给中考作文进行范文撰写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最近很不开心。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要来中国了。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非常关心你这段期间的生活。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觉得很孤独。
等等。
在这些句子里面,我们其实都可以分析出时态的矛盾性,因此我们同学以及老师在写作文的时候,关于时态的部分很纠结。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 翻译成In your letter you told me ...这没问题。
但往往后半句,就不知道该用现在时,还是用过去时。
如果用现在时,就造成了主句和从句时态不一致的情况了。
如果用过去时,跟真实情况好像还不太一样。
大家都清晰记得客观真理要用一般现在时,但类似这种近况却不确定到底能不能用一般现在时。
所以,这篇文章就详细梳理一下,宾语从句的时态特例。
一 语法书上一般这么说
所以简单展开说明一下:
① My history teacher said that China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5000 years.
历史老师说的内容是: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即便是前几年说的,也不会改变5000多年历史的事实。中国在前几年,这几年,甚至以后很多年都将处于5000年这个范围里。因此,它是客观事实。
然而,我们可以把时间轴推后。假如我们今年是3020年,而我们重复2020年一位历史老师说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这么说:
A history teacher in 2020 said that China had a history of more than 5000 years but now it is 6000 years.
② He said that the earth travels around the sun.
这句话几乎是每个学习时态的同学都会学习的。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转是地球编年史里的客观真理,我们过去、现在、可预测的将来都会处于太阳系中,而处于太阳系中就意味着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但如果《流浪地球》的画面真的发生了,我们已经顺利的到达了“三体星系”,我们有幸还活着。我们回忆过去时,我们就可以说:
He said that the earth traveled around the sun.
这句话是有很强的背景信息的。假如我们此时已经流浪出了太阳系,那么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件事就是一个历史故事,因此我们需要用一般过去时。
③ Our English teacher told us that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这句话是一个谚语。我们在对待谚语的时候,因为它是跨越时间的警世良言嘛,所以是超越时间的。所以我们需要用一般现在时,来表明这句话是可以穿越时间而存在的。
但如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终究有一天,人类可以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假如真的有这一天,并且这一天已经到来的话,那么我们就要这么说:
Our English teacher told us that all work and no play made Jack a dull boy.
这句话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在说:曾经工作久了得休息,但是现在不必了。
④ He said that he usually gets up at 5:30 and goes to school at 7:00.
这句话说得是个人习惯问题。因为习惯这个东西,对于人来说基本上是不变的。起码短时间是不变的。因此我们更愿意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这个习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发生变化。
但如果用got和went,则说明过去是这个习惯,现在不是了。
He said that he usually got up at 5:30 and went to school at 7:00.
这句话也是不错的,它在说:曾经他5:30起床,7:00去上学,但是现在他不按照这个时间了。可能六点才起床,也可能毕业了不用去上学。
二 还有一些没有明说的
- 1. 政治信仰
This proved once again that the socialist system will eventually replace the capitalist system. (例句选自黄衍1982年的论文)
Proved这个动作可能发生在去年,或前年,或十几年前。但从句用了will replace就表达了说话这个人坚信“社会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的政治信念。
我们也可以不用will,而用would。如果用would就表明重复当时的话,并且看不出这个人是否有社会主义信仰。
- 2. 宗教信仰
When I went to church with my parents I first learned God is omnipotent. (例句选自黄衍1982年的论文)
从句里的is表明说话人的宗教信仰,即: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存在的。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宗教信仰的人去转述这句话,很有可能这个不同信仰的人用was而不用is,来故意强调他是不信仰上帝的。
- 3. 各类常识
The physician said smoking is harmful to my health. (例句选自黄衍1982年的论文)
从句用is说明的道理是:起码依照目前的医学理念来看,吸烟对健康不好。
但如果我们的常识发生了改变,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吸烟不但对健康没有害处,而且能使人永生。假如以上的假设都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这么说:
The physician said smoking was harmful to my health. 来表明曾经的医学认为吸烟有害,但现在的医学认为吸烟能让人长命百岁。
- 4. 从句动作依然存在
He said that he is fifty this year. (例句选自徐畅贤1994年的论文)
说这句话的时候said的动作是this year。他的年龄是50岁,也是this year。年龄不是一天,而是一年的跨度。因此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以及当年转述这句话的时候,都不会改变他五十岁的年龄事实。因此这种情况,我们用is,不用was。
但如果改变一下时间状语,把this year改成last year,于是就变成了:
He said that he was fifty last year.
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说话在去年,五十岁也是去年的事儿。但也有可能是他前几天说他去年五十岁。这个时间状语略微有点指代不清。
- 5. 从句动作还未到来
He said they will start learning English next month.(例句选自徐畅贤1994年的论文)
在said这个动作发生的时候,they还没有开始学习英语。就算是转述这句话的此时此刻,they也没有开始学习英语。而是在对于现在这个时间来说的下个月,才能学习英语。这样就造成了主句的said发生在过去,从句的start因为还没有到来,所以用将来时的混搭现象。
但如果是两个月以前说的这句话,一个月以前开始学习的英语,那么这个句子就要变成:
He said they would start learning English the following month.
这句话的表达,从动作的发生时间来看,就完全变了。Said和start都是过去的动作。
总结
我们再回到最初的几句作文翻译: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最近很不开心。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要来中国了。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非常关心你这段期间的生活。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觉得很孤独。
究竟用什么时态,我们只需要判断一下从句部分对于作者回信的时候,那个动作是否还在继续即可。
-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最近很不开心。
根据意思,最近很不开心,也是包括回信的时候的,如果回信的时候心情就好了,那就不用写信安慰对方了。所以我们用:
In your letter you told me that you are not happy.
但倘若我们把are改成了were也是可以的,但那时候的意思就变成了:你写信那几天不开心,也不知道现在我给你回信的时候,你心情如何。
-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要来中国了。
根据意思,要来中国,就是还没有来,是将来时。即便回信的时候,对方也没有来。这就是从句的动作截止说话的时候仍未发生。
In your letter you told me that you will come to China.
但倘若我们把will改成了would,意思就是你前10天告诉我你要来中国,然后5天前你就来了。
-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非常关心你这段期间的生活。
根据意思,对方的关心应该是持久的,起码要持续到收到作者的回信才能放心。因此要翻译成:
In your letter you told me that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my recent life.
但倘若我们把are改成了were,意思就是说就前几天担心我,现在是否担心不知道。除非你一定要说对方“关心就一阵子”,比如可以用在男女朋友吵架上,那就可以用were了,否则我们就只能用are。
- 你的好友Eric来信告诉你他觉得很孤独。
根据意思,对方的孤独是持续的,起码要持续到收到作者的回信。所以,要翻译成:
In your letter you told me that you feel lonely。
但倘若我们把feel改成了felt,意思就变成了你来信那几天觉得孤独,现在可能好了。
所以,这就是英语的逻辑。动词之所有有时态,就是因为它要通过不同的时态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我们不能坚信“主过从必过”这个口诀。
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一直强调不能光考虑语法,一定要考虑语义。就是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出来的不同的意思,都要考虑进去。语言需要遵循语法规则,但不同的语法规则传递给听众、给读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光看说出来的话是否正确,来判断一个句子说的好不好。我们需要结合语义,去分析作者的情绪,这才是重要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