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评价卡尔梅克(失去的民族之卡尔梅克)
法国人评价卡尔梅克(失去的民族之卡尔梅克)费奥多·伊万诺维其 ·卡尔梅克在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段记忆:“土尔扈特部落刚刚渡过甾河,正在前进。我的父母在树荫下喝着奶茶歇着,突然,哥萨克骑兵赶来抢我,有个高个子的女人哭着也跟他们抢着我,现在想起来那个人就是我母亲。”但是小卡尔梅克最终还是被哥萨克抢走了。因为小卡尔梅克当时“配带着银制腰带,衣装被白银装点着,脚上穿着红色的靴子,头戴红樱的帽子,衣服是丝绸的,”哥萨克骑兵认为他可能是贵族之子,于是就直接送给了俄国女皇叶卡特林娜二世。1771年冬,渥巴锡汗率领土尔扈特部从现在的卡尔梅克查干阿门出发,开始了返回故土准葛尔的大迁移时,刚满六岁的费奥多·伊万诺维其 ·卡尔梅克也在东迁的队伍里。生活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土尔扈特人,是被外蒙古军队从中国新疆胁迫过去的。宣统三年十月十一日(1911年11月30日),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看到辛亥革命后中国清政府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并在沙俄政府的怂恿下,宣布外
卡尔梅克经历了和俄罗斯的长期斗争,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在那些峥嵘岁月里他们的人员流失严重。主要流失原因在于忍受不了俄国的欺凌搬迁出去的,战争中被俘虏因而成了其他国家公民的,等等。现在,卡尔梅克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民族,许多国家都有他们的影子,这里只简要叙述一部分。
生活在法国的卡尔梅克人,是俄国十月革命时逃到法国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又自动互相联络,并聚居到巴黎。根据1990年的统计,有5400多人,其中中产阶级较多,生活优越,文化素质较高,大部分使用法语、法文,许多人也会蒙语、蒙文和汉语、汉文。主要从事经商、法律、金融、制造业,信仰藏传佛教,并在法国巴黎市有自己的喇嘛庙,不定期要组织人到西藏活佛处熬茶礼佛。
生活在瑞典的卡尔梅克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解散了卡尔梅克共和国并把所有克尔梅克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之后,一部分卡尔梅克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辗转到西欧各地避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逐渐聚居在斯德哥尔摩,这就是现在生活在瑞典的卡尔梅克人。瑞典对他们持优惠政策,他们陆续将自己的不少亲人从苏联的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接到瑞典一同定居。1990年人口共计3700多人,他们在家庭中至今讲蒙语,在外讲瑞典话,知识分子占了二分之一,许多人除了学官方文字瑞典文以外,还自学蒙古托忒文和汉文,不少人还是研究卫拉特蒙古史的专家。所有的卫拉特人都能背出自己十几代祖先的名字,信仰佛教,建有喇嘛昭,生活习俗还保持着许多蒙古人的习俗。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许多生活都被当地人同化,但一些基本内涵是一直保持传承的。
生活在美国的卡尔梅克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部分卡尔梅克青壮年被投降的三名长老武装起来参加法西斯军队,参加了法西斯德国组织的反对苏联的伪军,并参加了防御美军和英军的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中的多数人被俘,他们不敢回到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在波茨坦会议上,他们请求回到中国的伊犁,但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府,怕得罪苏联,竟然拒绝了这些人的要求。他们心灰意冷,要求留在德国,而苏、美、英3国代表又不同意,担心增加纳粹的势力。后来美、英代表私自商议,建议他们迁往美国。他们接受了建议,但要求美国政府同意他们的一点要求,全部的人聚居在一个城市生活。美国政府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全部聚集于旧金山市。他们迁往美国时,都是男性青年,当时有一千多人,多半是土尔扈特部落的。他们后来大部分人和黑人妇女结了婚。他们的后裔知识分子较少,但也有不少是汉学家和卫拉特学家。现在约有3200多人,信仰藏传佛教,旧金山市有卫拉特蒙古人的喇嘛昭和敖包。
生活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土尔扈特人,是被外蒙古军队从中国新疆胁迫过去的。宣统三年十月十一日(1911年11月30日),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看到辛亥革命后中国清政府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并在沙俄政府的怂恿下,宣布外蒙古独立,即派人到科布多和阿尔泰游说,派来的人都被当地卫拉特蒙古人扭送中国官府查处斩首示众。哲布尊丹巴大怒,派兵进攻科布多,胁迫卫拉特蒙古1万多人到了外蒙。1913年5月16日,被胁迫到外蒙的土尔扈特密什克栋固鲁布,坚决反对哲布尊丹巴分裂祖国的行为,毅然举行起义,并于1913年8月20日转战归国,但仍有5000多人留在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这又是土尔扈特的一次爱国主义壮举。他们的后裔主要从事畜牧业,信仰藏传佛教,至今讲中国托忒蒙语,使用中国托忒蒙文,许多风俗习惯至今和中国的土尔扈特人相同。
零星居住在土耳其、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德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土尔扈特人,他们一部分是苏联卫国战争末期被苏联政府驱逐出境的,一部分是借口回到中国亲人那儿去,取得签证离开苏联的。但当时中国新疆伊犁正在进行三区革命,国内抗日战争到了最后最艰苦阶段,以后中国内战又起,他们就没有回到中国,而是怀揣签证,到了德国慕尼黑难民营,这些难民,以后辗转到了各国,成了这些国家的新移民。他们第二代、第三代已经成了所在国的一员,但仍然信仰藏传佛教,原因一是怕忘掉了祖宗,二是怕祖国的神忘掉了他们,这些人大约有3000多人。
在世界各国的卡尔梅克人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这里做一些简单介绍。
1771年冬,渥巴锡汗率领土尔扈特部从现在的卡尔梅克查干阿门出发,开始了返回故土准葛尔的大迁移时,刚满六岁的费奥多·伊万诺维其 ·卡尔梅克也在东迁的队伍里。
费奥多·伊万诺维其 ·卡尔梅克在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段记忆:“土尔扈特部落刚刚渡过甾河,正在前进。我的父母在树荫下喝着奶茶歇着,突然,哥萨克骑兵赶来抢我,有个高个子的女人哭着也跟他们抢着我,现在想起来那个人就是我母亲。”但是小卡尔梅克最终还是被哥萨克抢走了。因为小卡尔梅克当时“配带着银制腰带,衣装被白银装点着,脚上穿着红色的靴子,头戴红樱的帽子,衣服是丝绸的,”哥萨克骑兵认为他可能是贵族之子,于是就直接送给了俄国女皇叶卡特林娜二世。
叶卡特林娜二世把这孩子留在了身边。过了三年,叶卡特林娜二世的近亲爱密丽雅夫人从德国来到了圣彼得堡(叶卡特林娜二世具有德国血统)。当爱密丽雅夫人返回德国时,叶卡特林娜二世把这个孩子当做礼物送给了爱密丽雅夫人,爱密丽雅夫人把这个孩子带回了德国的卡尔斯鲁厄镇。因为这个孩子是卡尔梅克人,所以就给他起名叫费奥多·卡尔梅克。
爱密丽雅是一个贵族,家里有专门的厨师,还有木匠、铁匠、秘书和画师。小费奥多·卡尔梅克跟着他家的画师慢慢有了绘画的兴趣,爱密丽雅夫人就把他交给了画师当徒弟。几年以后,卡尔梅克的绘画水平超过了画师的时候,爱密丽雅夫人又把他送到了德国著名画家贝克尔那里,贝克尔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又把他介绍给了意大利一位画家,让他去了罗马城。在罗马城,他认识了很多著名画家,在学习他们的绘画技巧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1799年,英国外交官罗尔德·叶利金请他去了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并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艺术画作。他不仅擅长画画,还长于雕塑。罗尔德·叶利金又请他去了伦敦,在那里的两年当中,他把帕特农神庙里的画全部作成了雕塑。
1806年,费奥多·卡尔梅克回到了卡尔斯鲁厄镇,成为省长的专门画师。他年老时最著名的作品是为本镇基督教堂所画的画。当然还有德国著名诗人于根·格布莱和建筑设计师本德尔诺尔的画像。卡尔梅克曾在1815年在伦敦留下了自己的画像,并做成了雕塑。
1817年,俄罗斯军队打败了拿破仑军队进入巴黎时,费奥多·卡尔梅克就在巴黎。虽然他遇见到俄罗斯军队中的卡尔梅克人,但无法与他们交流。他本人虽然精通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西班牙语,但就是不会讲母语(卡尔梅克语)和俄罗斯语,这成为他的一大遗憾,他把这个写在了自己的回忆录录中。
费奥多·卡尔梅克于1832年1月27日去世,欧洲很多国家的画家、艺术家都参加了他的葬礼,德国人为了永远纪念这位著名画家的功绩,在卡尔斯鲁厄镇为他树立了全身的塑像,现在雕塑依然屹立。
德国伟大的哲学家、诗人歌德说:“ 费奥多·卡尔梅克是伟大的天才,其优秀的作品总是启迪灵魂并且激励着我们的智慧 。”
俄罗斯著名美术评论家瓦·瓦·斯塔恩左夫说:“费奥多·卡尔梅克,是19世纪初最优秀、最出色的画家,在这个时期没有出现超越他的画家”。
现在费奥多·卡尔梅克所作的画和雕塑被普遍收藏在欧洲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收藏着他的自画像。
列宁的祖母也是卡尔梅克人,所以列宁有一半卡尔梅克血统。从小,列宁兄妹就在祖母的照顾下生活,许多生活习惯都有着卡尔梅克人的印记。列宁妹妹玛丽亚·乌里扬诺娃对列宁有如下的描写:“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极像他父亲。他承继了他父亲的身材,而高颧骨、向外流线的眼角说明这是混入了亚洲血统……”
在十月革命期间,有位地方同志到列宁住处拜会时,列宁用奶茶招待他。这位同志奇怪地问列宁:“您怎么会喝这种茶?”列宁兴奋地告诉他:“我奶奶是卡尔梅克人,所以我们家都有喝奶茶的习俗”。
1993年,年仅31岁的俄罗斯亿万富翁基尔桑·尼古拉耶维奇·伊柳姆日诺夫成为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总统,并一直连任。2007年,他在内蒙古大学演讲时,简单复述了他自传《我的路》的大概内容。
伊柳姆日诺夫1961年4月5日出生于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都埃利斯塔市一个卡尔梅克族知识分子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兽医。伊柳姆日诺夫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由于父母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了启蒙教育,他的智力发育程度明显比同龄人高出许多。在父母的熏陶下,伊柳姆日诺夫自幼就迷上了国际象棋这项智者的运动,井在15岁时奇迹般地夺得了俄罗斯成年国际象棋冠军,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少年天才”的美誉。他目前担任国际棋联主席。
中学毕业后,像许多苏联青年一样,伊柳姆日诺夫没有直接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而是先走向了社会,进入当地的一家工厂当了一名钳工。工作一年后,伊柳姆日诺夫又在苏军服役两年,而后才进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习“日本政治与历史”专业。
伊柳姆日诺夫上大学时就知名度很高。他相貌英俊,仪表不凡,加之被列入天才行列,且担任着学院国际象棋队队长的职务,因此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是人们注意的焦点。但年轻的伊柳姆日诺夫并没有放眼前的鲜花和掌声所陶醉,而是将大量时间用在专业学习上。
周围环境和家庭出身的影响使伊柳姆日诺夫对东方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上大学期间,他就对东方文明进行了潜心研究。超人的天资加上刻苦的努力,使他掌握了日、英、朝、蒙、汉等5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