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回家把此器泡到温水盆里一个多小时,放入洗洁净清洗表面坩黄土与污渍,土腥味冲鼻,始洗五六遍,用刷子才刷净,刚拿出热水面,此器既干,好像一尘不染,就更加肯定此器为老。一般来说,哥窑釉面光泽较少,有一层像酥油之光,釉面有一种皮肤出汗感,釉质较深浊不透,釉厚薄不匀;但也有一种最好的哥窑瓷,釉层极其细腻滑润,光泽明亮而温润,精光内然,整体感觉是玉而非瓷。当初刚看到此器时,有玉质感,骨质感,能断其老而不确定到宋。

作者--陈希民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1)

宋代哥窑三犧尊:高20.4厘米,口径12.8厘米,底足最大径9.8厘米。侈圆口,短颈,堆塑三兽头之形,六足分立于六角台座,台座上下平板,中空平底,颈上凸饰弦纹两圈,胎骨厚重,釉色灰青(土黄),釉质肥厚,瓷土脉微紫,玉质感,骨制感明显(旧瓷如新才是宝)。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2)

一般来说,哥窑釉面光泽较少,有一层像酥油之光,釉面有一种皮肤出汗感,釉质较深浊不透,釉厚薄不匀;但也有一种最好的哥窑瓷,釉层极其细腻滑润,光泽明亮而温润,精光内然,整体感觉是玉而非瓷。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3)

当初刚看到此器时,有玉质感,骨质感,能断其老而不确定到宋。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4)

回家把此器泡到温水盆里一个多小时,放入洗洁净清洗表面坩黄土与污渍,土腥味冲鼻,始洗五六遍,用刷子才刷净,刚拿出热水面,此器既干,好像一尘不染,就更加肯定此器为老。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5)

又经过数天的查资料与微痕比对,如汽泡,金丝铁线,铁足,开片,棕眼,裂隙,聚沫串珠,叩之胎体声音如木声等,综合断代为南宋哥窑灰青釉三犧尊。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6)

哥窑多仿青铜器为本,质朴浑厚,胎质坚细,可分灰,油灰,黑赭诸色;呈色土黄的,胎质粗松,叩之声沙哑如木声,似欠火力。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7)

釉间均开裂,有不同角度冰裂纹,色浅黄红者如金丝,色黑者宛如铁线,金丝有多有少,两者相互交错如织,故名(金丝铁线),釉中蕴含气泡密集,显微镜下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光泽莹润,油滑如酥。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8)

宋哥窑的紫口铁足,是它的典型特征,但大多只有铁足而无紫口,比如灰青类胎,米黄色器物等。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9)

1.哥窑以宋元最典型,明清为仿制,与宋元不可同日而语,元哥窑为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正宗哥窑,使其价值等同于宋哥窑。2.宋代器型最小,高一般20厘米以内,元代稍大,高在30厘米以内。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10)

3.哥窑与汝官窑区别大,与宋官窑略相似,却能分得开;里外披釉,釉质呈乳浊,莹润如脂,失透感更甚,釉层比宋官窑薄,有玉质感,骨质感,二者融合十分特别;宋代釉质最好,哥窑釉表常有一层微弱如脸出汗的酥光,宋哥窑最突出.元哥窑稍弱;宋元哥窑釉面常会出现一两个或三四个零星小棕眼,个别会有一两个或三四个缩釉斑或裂隙痕。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11)

4.釉面开片有大小开片,大开片里有小开片,有新开片与老开片,小开片与极小开片面积大小相对均匀,称为百圾碎(民间或称鱼子纹);开片由黑黄线组成,里线为基础纹,形成铁线网,金丝纹各器物有多有少,多的可形成金丝网,并和铁线网交互相映,有的单独成网。金丝少的不成金丝网,铁线网为其主要表像,铁线有黑(墨色),褐黑(鳝鱼血),蓝黑等色,金丝为桔红黄色。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12)

5.哥窑分瓷,砂胎质,敲击如破损之器,发出沉闷的噗噗木声,胎厚,宋代胎土细,分深色与黄色,黄色分杏黄与土黄,元代胎土粗,以黄色类为主,黄色类胎瓷化程度较弱;有人认为宋哥窑瓷,口部施釉较厚,橫向滞留呈微凸,并非全如此,大多馆藏品无此特征。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13)

6.宋代底足露胎处施酱色护胎釉(宋代酱色护胎釉为很难仿),明清两朝常施黑色护胎釉,并大多有款;宋哥窑瓷,底足为浅圈足,内圈有斜坡,外圈更浅,用手无法拿起。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宋代哥窑三犧尊)(14)

7.现代仿哥窑釉质无玉质感,骨质感;护胎釉为褐黄(为现代工业加工呈现的石灰质感),内中气泡虽密集,但显太通透,金丝铁线均为染出,像油笔在宣纸上划出的线一样;在显微镜下,开片裂隙中无沧桑老锈感,开片直而僵.易辫别,至今很难仿到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