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之初可不一定性本善(直通人性论人之初)

人之初可不一定性本善(直通人性论人之初)生恒旺,性生根!生作为,性得力。生向恶,性犯浑。生习礼,性有规。生无规,性遭损。

人之初可不一定性本善(直通人性论人之初)(1)

  人之初,莫言性本善,勿谈性本恶。

人之初,性本真。

生自然,性真存。

生向善,性实诚。

生向恶,性犯浑。

生习礼,性有规。

生无规,性遭损。

生作为,性得力。

生恒旺,性生根!

  2015年9月29日13:49,共产党人、诗教行者、开心老师许东振于工作室得悟吟成。

人之初可不一定性本善(直通人性论人之初)(2)

  开心老师“人之初,性本真”的人性观点,其文化思考发端于2005年6月18日17:39,开心老师(晓行 至尊元老)在K12教育教学论坛(教育教学论坛—红霞在线)发帖《“性善”与“性恶”》。该帖曾于2005年7月20日至24日被论坛置顶5天进行“重点讨论”,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观点争鸣和广泛关注。

  时光如梭,光阴荏苒。转眼的时间,该帖已有了近14周岁的网龄。时光将至2019年之际,作为发帖人,开心老师谨向为该帖的生命成长曾倾心尽情浇灌培育的各位同仁致以美好敬意!平谷小李(金牌会员)、温州好老师(高级会员)、白梅(金牌会员)、大本本(本老师 金牌会员)、千古一爱(高级会员)、新叶子(铿然一叶 K12终身荣誉版主)、飘花飞絮(钻石会员)、思想者(初级会员)、安子山(初级会员)、红霞(至尊元老)、源头学子(初级会员)、呼拉(初级会员)、点睛(金牌会员)、毛(金牌会员)、树叶子(绿树叶子 高级会员)、梅香(K12荣誉版主)、aaa_a_aaa(初级会员)、三W党(初级会员)、王者大同(力谁任 中级会员)、山里匹夫(金牌会员)、马兰花(泰山顶上一棵葱 中级会员)、夕拾朝花(初级会员)、xyc(初级会员)、山城虎歌(初级会员)、如虹(初级会员)、梦真(初级会员)、塞雁晓1(中级会员)、阿团(高级会员)、Daijinhui(石头柱子 初级会员)、申屠(金牌会员)、郭万俊(该用户已被删除)、纳木平措(该用户已被删除)、傻冒(高级会员)、秦风万里(高级会员)、618(高级会员)、乡村草(版主)、田雨(K12荣誉版主)、一苇航(金牌会员)、大山里的石头(版主)等论坛家人参与了论述讨论、剖析辩论。大家直抒胸臆、各抒己见,发表观点、交流思想,互相学习、对话碰撞,直视人之初,审视人之性,正视人之行,凝视人之生,为慧心谋思、率性做人、理性处世生成了氛围,留下了参考。

  开心老师向大家致敬、问好、祝福!

  致敬念无限真情,问好表美好心意,祝福寄阖家吉祥!

  为了集中保存推广大家的观点,开心老师于2018年12月27日至28日,夜以继日、断断续续,挤出近13个小时的时间,对该人性专帖所发表承载的讨论文字作了梳理,即日将编辑成文,发到开心老师的新浪博客空间,以为开心老师“性本善”“性本恶”融于“性本真”的人性思想提供文化背景(详见:人之初,性本真)。

  此为记。

  2018年12月29日10∶21,开心老师许东振(晓行)于工作室成记。

  注:

  晓行和各位论坛家人昵称后面标明的会员身份,为K12论坛后台依据网友发帖数量,即时作的身份识别界定。

人之初可不一定性本善(直通人性论人之初)(3)

  2005年6月18日17:39,开心老师许东振(晓行)于【K12 教育教学论坛】发帖【[观点争鸣] “性善”与“性恶”(帖号 #1045268)】——

“性善”与“性恶”

☆ 晓行

  我国自古以来关于人性的论述就分为“性善论”和“性恶论”两大流派!在人类沧桑变迁、繁衍前行的岁月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这些后人,是如何对待这两大流派观点的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类个体来定论!

  晓行四十一年的人生观察和经历告诉自己这样一个命题:更多的人怀疑周围的人“性善”,认为周围的人“性恶”。所以,才出现了更多的伤害、更多的诋毁、更多的野蛮行径!但是,到头来,那些始作俑者总是不知反悔,总在迁怒、迁恨于周围的人,总是在放纵自己的狭隘、阴险和自毁!导致恶性循环,人生悲哉!

  事实上,人性真得是恶的吗?如果是恶的,身陷绝境后受助的人就应该怨恨救助的人,就会认为救助的人不怀好意。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受助的人总是在称救助的人是“恩人”,下辈子当牛做马也要报答这种救命的恩典。

  “性善论”的人性出发点是受制于人性的“自私”,但把“自私”进行了疯狂的贬义理解,难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不是一种“自私”的人性吗?!

  “性恶论”的人性出发点是缘自于“狼也有母性”的“爱心”,但把“爱心”进行了绝对的褒义包装,难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是一种“爱心”的写照吗?!

  总之,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许多或复杂许多。说简单,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主流心理是向善的;说复杂,是因为这个世界确实也存在逆流。这就是矛盾的精彩所在!因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类生命个体都能做到以善为始、依善做人、循善而终,难道我们的生活里还能有那么多的不谐和现象??有那么多的不道德言行?!有那么多的不规则场景?!……

人之初可不一定性本善(直通人性论人之初)(4)

  【互动发评】

  因部分网友发表评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故,在此主要摘录转发讨论互动过程中帖主晓行(开心老师许东振)的观点:

  【01】

晓行于2005-06-19 10:47回复平谷小李:

  高风亮节、光明磊落、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的高雅之士尤让我们尊敬!

  不能自重、难能慎独、伤风败俗、自取灭亡的恹恹小人尤让我们痛心!

  【02】

晓行于2005-06-19 10:53回复白梅:

  社会制度不是人性善恶的决定因素。出污泥而不染的做人现象永远都会存在下去!

  【03】

晓行于2005-06-23 17:20回复千古一爱:

  从千古一爱狂放不羁、信马由缰、理性四射、刚直跌宕的独到论述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人性本色的讨伐与洗礼?!民族尊严的反思与唤醒?!人类命运的剖析与主掌?!……

  【04】

晓行于2005-06-26 10:47回复千古一爱:

  晓行认为,“一念之差”中的这个“念”应该理解成“观念”、“理念”,它是人的一种价值判断,一种行为趋向。“善”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趋向将导致一个人的“善行”,“恶”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趋向将导致一个人的“恶行”!正所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也!

  【05】

晓行于2005-06-28 14:55回复千古一爱:

  晓行高兴地看到,宗教和哲学正在这里交汇成跌宕起伏、融分观望的韵章,当属非同凡响!

  【06】

晓行于 2005-06-30 10:06回复千古一爱:

  综观千古一爱所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现实主义在理想主义的指导下,人类社会由愚昧走向理性、由压制走向解放、由野蛮走向文明、由贫穷走向富有、由无序走向规范、由自私走向博爱、由攻击走向合作、由沦丧走向和谐的时候,人性之“恶”终将为人性之“善”所替代。

  人性之所以“恶”,是因为以“己人之性”推及“他人之性”——“恶”也,故欲以“恶”治“恶”,导致“恶”性循环;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以“己人之性”推及“他人之性”——“善”也,因此以“善”扬“善”,追求“善始善终” 。

  另一结论是:人“性善”还是“性恶”与社会制度没有血缘亲情,但与“山秃无鸟驻”“水清无鱼游”相依。当我们的生存家园呈自然状态时,无贪欲猖獗,人性难以恶性泛滥,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为证;当我们的生存家园呈革命状态时,起占有之念,人性善行受制,缘自出现了利益冲突,主流谓己以“善”,落魄者被谓之以“恶”。人性之“善”“恶”与社会制度的“远亲状态”,让不同社会体制下的人群都有了抑恶扬善的权利和机会。

  尽管“性善”的“人性他求”与“性恶”的“人性自卫”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为社会的“善化”进程设置障碍,但人类社会的“文明之履”无以阻挡。打造“和谐社会”是全人类的呼声和实践追求。我们相信,中国旗帜鲜明地提出这个“社会改良”命题之后,神州大地的雅然之风必将涤荡龌龊,为重树“古国文明”之“世仪”,做出除“恶”当代、扬“善”千秋的人本性贡献。

  为了祖国的荣誉,让我们惩恶务决,扬善到底!

  【07】

晓行于2005-07-10 18:39回复千古一爱:

  昼夜兼程理成果,刚刚罢休已利索。

  到此浏览算放松,但已疲惫不多说。

  千古一爱激神韵,人性由恶向善踱!

  【08】

晓行于 2005-06-19 11:06回复新叶子:

  有一点不用怀疑,性善的人收获了人生幸福和安适的真谛,性恶的人将与痛苦和孤独相伴一生。

  晓行的人生准则是:

  亲历成长,享受生活,让生命透射真、善、美的阳光,照亮自己,更照亮他人!

  【09】

晓行于2005-06-24 08:30回复思想者:

  思想者的言说应该引发实践者的回应!

  【10】

晓行于 2005-06-24 15:01回复红霞:

  晓行认为,人在欲行事之前,关键取决于人的一诚之行也!

  【11】

晓行于 2005-06-24 16:09回复白梅:

  晓行代白梅直白:

  人的一念之差就决定了自己“性善”与“性恶”的走向!

  【12】

晓行于 2005-06-29 07:59 回复源头学子:

  好的体制里的人全部都能变成好人?坏的体制里的人全部都能变成坏人?

  【13】

晓行于 2005-06-29 08:37回复呼拉:

  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生活环境本身,都在影响着人的善恶走向。但真正决定人的善恶走向的是教育、是有效的教化和心灵的定格。

  【14】

晓行于2005-07-16 11:25发评:

  各据所义,有序论战;提升理性,捍卫尊严。

  百家争鸣,善恶昭然;奉劝诸君,心稳情轩!

  【15】

晓行于2005-07-11 17:10续评:

  性善也好,性恶也罢,都是人类生命内核的外在表现。我们讨论性善、性恶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告诫我们自己——当欲作恶时止,当欲行善时推。

  倡导性善者,其性不一定善;主张性恶者,其性不一定恶。即为人类本性之辩证法也!

  概人之所想对己总善,对人善恶参半;狼有母性,人有狼性,皆属生命之本然。行善者出作恶之举,当不属本意,他人体验受损得证之。但亦有两面,体验属私性,难断其恶果何性;体验乃公察,当从正理,其断犹需后世续证之,故亦难断。作恶者自认无愧,何因?内私自慰也,难正之,自消受优胜劣汰之法则,当渐失。

  人乃文化缩影,亦即文化本身。所处地域异,谋生方式弗同也。难述孰正孰枉。纵观古今,横瞰中西,文化迥异不得见,相通可融也,方求天下为公,博爱求同矣。

  晓行曰:性善乎,成也;性恶乎,废矣!弃恶从善,古倡之,世应之,今当更力也!

  【16】

晓行于2005-07-11 19:36回复毛:

  继母自私、狠毒矣!为昭其慈悲、怀柔,置前妻女儿生存能力培养、亲出女儿平等生活权利拥有于无归,其恶还不大焉

  结果不足以为其“不恶”之凭也!

  晓行于2005-7-11 20:23回复毛:

  看来,毛老弟关注的不是人性的东西,而是对朴素的生活现象非常感兴趣。

  【17】

晓行于2005-07-12 12:04回复千古一爱:

  其实,假设术乃是推论之母也!

  【18】

晓行于2005-7-11 21:06回复毛:

  毛老弟,人性乃事物乎?

  晓行于2005-07-12 12:10回复毛:

  毛老弟之意乃事物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总合,因为思想是一种信息,人性属思想范畴,故人性是事物矣。如此推论,晓行不敢苟同也。

  【19】

晓行于2005-07-12 12:06回复aaa_a_aaa:

  晓行欢迎aaa_a_aaa老师参与人性讨论。晓行认为,人性与国体、政体无关尔!

  【20】

晓行于2005-07-12 12:24回答三W党:

  晓行高兴地发现,三W党是一位思考深刻、很有理性的老师。现对您的问题作答如下:

  关于对象——是指在人群中生活的非大脑残疾人。

  关于人性——是指人的本性。

  关于善恶——是指善吾善,以及人之善;恶吾恶,以及人之恶。善所善,以广而播善,以益众生;恶制恶,以扼而止恶,否则祸衍。无论是“人测人,还是用事量人,或者物度人……”皆应顺应“生命规则”,逆“规则”者死,此乃恶之所致;顺“规则”者昌,此乃善举所获。

  晓行于2005-07-12 12:32回答三W党:

  泛人性所至,善恶并生也。其善者,非专攻善术,人性使然矣;其恶者,非专聚恶势,内化存故也。

  论人性善恶,目的不在鉴别,乃劝人弃恶扬善,以正世风矣。

  【21】

晓行于2005-07-12 20:42回复王者大同:

  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实战指挥,都是为了有效地实施“纸上谈兵”。

  “纸”者,思想平台也;“上”者,思想出头也;“谈”者,思想呈现也;“兵”者,思想化实也。

  王者大通上述高论,在晓行的条条阐释里皆已容矣。细阅当悉之。

  【22】

晓行于2005-07-17 11:53发评:

  “性善”与“性恶”无论如何争论,争论到什么时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类生命个体的内心,都从来没有停止过渴望“善”的起飞,“恶”的坠毁。

  【23】

晓行于2005-07-20 00:00发评:

  用科学的原理解释人性善恶是徒劳的,用中学、西学或混合学论证人性善恶也是没有结论的。人性的本源到底是善、是恶或善恶参半,都是人们的一家之言,并且是感受推论。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研发出了“人性基因素”,恐怕也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因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目的甚善,但他万万没想到后来的情景竟然如此糟糕,亦即大善人铸就了大恶果。但能以此得证诺贝尔的人性归类吗?

  总之,不论我们用多么高超的辩技“为自己立言”,都没有办法自圆其说。所以,如果还想把关于人性的问题讨论下去,那我们就需要调整、梳理一下思路,研究一下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暗示自己、引导学生、感染周围熟悉或不熟悉、亲近或不亲近的大多数人,从“善性”上定格,向“善行”上推动。

  【24】

晓行于2005-07-20 11:00回复马兰花 于 2005-07-20 01:19 在大作中提到:

  晓行老师发贴要吾辈讨论,…… …… ……,盛夏时给我晓行老师打桶凉水冲个澡,也算孝敬!

  【读后赏析】

  马兰花:

  晓行老师发贴要吾辈讨论,怎地又说探讨不会有结果呢?不知何故?

  晓行:

  你也一定从心底承认,讨论如果有结果,无非是讨论应该有一个继续深化的开端而已。事实上,关于“性善”与“性恶”的讨论只能是无限地深入探讨下去,怎么能有结果呢?

  马兰花:

  感觉您第二自然段有点不是那么自然。我反着说您来指正:

  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初衷是自私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本能欲望:探索未知、追求诸多成功时刻的喜悦、体现在人群中的价值、……。因为他不是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员,没有共产主义思想。

  晓行:

  你在晓行的论述里应该已经知道晓行的观点,晓行永远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自私不是性善或性恶的决定因素。下边那面飘扬的党旗始终在告诫晓行——你是一个自私的人,但你的自私要在保持好自我“先进性”的同时,能够不遗余力地捍卫周围的“先进性”,否则,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旗帜上就没有资格铭染自私的底色。如果不自私,咱怎么能把非共产主义思想赶走呢?!

  马兰花:

  而,后来的人.类,用他所创造的东西杀戮,应该是自然的。为什么这么说?人是自然的一个元素,有强弱之分,弱肉强食,也是人类社会的属性,特别是资源紧张的时期代。就好比狐狸与兔子:一个温柔可爱的、白白胖胖的小白兔,被一只肮脏的、身上长满虱蚤的可恶的狐狸撕咬得血流遍地——您能说白兔是善,狐狸是恶么?

  说白兔可爱,是认同它,把它当作自己群圈中的一员,一个能给自己带来益处(比方说心情愉悦)的一员。说狐狸恶,是因为它侵犯了自己群圈的利益,因为白兔是自己群圈中的一员。

  晓行:

  动物界永远存在着弱肉强食的生物链。弱者说,强者,来吃我吧,否则,你怎么生存啊;强者说,弱者,谢谢你,尽管你为我献身,让我得以续生,但只能是为更大的强者提供更充沛的饮食而已。

  看来,这不是一个性善还是性恶的问题。

  马兰花:

  所以说,善恶是有角度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小我和大我角度。但凡没有大我意识的人.类,都被达尔文物种灭绝了,要么就是隐居深山,了此一生完了。

  这,就是善恶产生的根源,也是善恶存在的道理。善恶是一种社会意识,本不是客观的、自然的。

  善也自然,恶也自然!左镜右,右镜左。这么说也可以,跟没说一个样!

  晓行:

  完全赞同,并且此论证明了关于性善恶的讨论永远没有结论。

  马兰花:

  还有,晓行老师您最后的建议,我以为不好。

  事理未明万勿从!(这是一种科学的习惯。

  否则,愚己,愚民。善恶不分,从善亦或为恶。好心办坏事。助人不成反害己。

  不好意思,盛夏时给我晓行老师打桶凉水冲个澡,也算孝敬!

  晓行:

  这里和上面的观点有了冲突,也不奇怪,因为我们都是充满矛盾性的高级动物。这种思维的跳跃性,是推动人类科学向前发展的引动力。不过,科学告诉我们,在事理未名之前,务必谨慎探索,因为动摇地心说的人提前被别人结束了生命。

晓行于2005-07-20 11:38 回复山里匹夫 于 2005-07-20 09:14 在大作中提到:

  山里匹夫:

  晓行老师,开篇讨论的是你,碰到问题和稀泥的也是你。本来问题的讨论是希望通过针锋相对,找到弃恶扬善的目的,我们这里不管是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无不是抱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进行讨论的,而晓行老师是看见自己满意的就极力袒护,碰到自己不习惯的言论就回避、打压,既然你说别人的辩论是技巧、是诡辩你尽可以指出对方的问题,而不是凭着你无逻辑的热情,在这里进行政治教育!!!!

  支持马兰花!!!!!!!!!!

  晓行:

  山里匹夫既然支持马兰花,那首先要向马兰花学习一下交流的方式、方法,特别要学习她理性思考的风格。

  你上面的这段话,理性与粗浅并存,真情与虚意共舞,原则与无序共生,责任与诋毁齐现,坦荡与虚伪交融,如此交流态度,怎么还敢说出“希望通过针锋相对,找到弃恶扬善的目的”,怎么在行着“抑善”的路径呢?!

  晓行支持山里匹夫的勇气,支持山里匹夫在勇气里添加“防腐剂”!

 山里匹夫于2005-07-20 11:39与晓行互动:

  晓行:

  科学告诉我们,在事理未名之前,务必谨慎探索,因为动摇地心说的人提前被别人结束了生命。

  山里匹夫:

  这不是科学告诉我们的,而是愚昧和强权的威胁!!!

  科学告诉我们的是:大胆探索,小心求证,谨慎结论。晓行老师

  晓行:

  如果还想把关于人性的问题讨论下去,那我们就需要调整、梳理一下思路,研究一下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暗示自己、引导学生、感染周围熟悉或不熟悉、亲近或不亲近的大多数人,从“善性”上定格,向“善行”上推动。

  山里匹夫:

  所以以我等的能力,还不足以把性善还是性恶形成定论,但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前提,进行推理和论证,看看哪一方推理出来的东西更加能够让人类弃恶扬善,不就达到讨论的目的了吗?

  欢迎晓行老师指正我关于性善性恶的帖子

晓行于2005-07-20 11:56回复山里匹夫:

  所以,晓行关于人性善恶讨论没有结果的观点是正确的,不过,这里是多方论坛,没有出现哪方坚决支持善或支持恶,不过支持善恶并行的应该占大多数,依据是社会人性外现。

  关于人性的问题,不存在假设,只存在人性何往,大概没有人不希望“人性共善”吧。

  讨论永远解决不了人性的问题,讨论是为了指导道德实践、强化道德规范、致力道德营建,惟有此,才能推动人性向善的方向扩延!

  【25】

晓行于2005-07-21 09:38回复夕拾朝花:

  夕拾朝花论述破解了人类驾驭性善、性恶的密码,点明了扬善止恶、弘善知恶的机制,指明了人类社会在善恶并生的历史运行中和谐的走势并非困难丛丛。

  乃实论、高论也!感谢!

  【26】

晓行于2005-07-21 09:55回复思想者:

  思想者上面这些“恶”声“恶”语,真可谓稀里哗啦、掷地开花,不愧是思想家,但这种思想在尊重现实的同时,确实也是想在尽力唤醒一些潜在的东西。挺有意思。

  【27】

晓行于2005-07-21 10:00回复山里匹夫:

  回复一:科学得出的结论为后续的科学结论诞生之前的假设提供了依据,所以,科学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结论。

  回复二:从自己做起!

  【28】

晓行于2005-07-21 10:19回复点睛:

  晓行研学点睛老师的这篇文章后有以下感悟:

  所谓“中性”人性,是指人性存在“善”“恶”两根神经,教育的功能是唤醒“善”神经,让它来指挥人行动;休眠“恶”神经,让它像植物人一样躺在“善”的旁边,警示“善”神经抓紧快行。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近“朱”远“墨”。

  【29】

晓行于2005-07-21 10:28回复千古一爱:

  千古一爱自感深陷“恶”的深渊,但仍寄为“善”的山头摇旗呐喊!

  可怜乎?悲惨乎?——斗士矣!壮士矣!

  【30】

晓行于2005-07-21 10:48回复daijinhui:

  “性”本身就是一个“环境”——需要把它的“伟大”再解放一下,更需要把它的“弱小”放大一下!

  【31】

晓行于2005-07-21 10:52回复申屠:

  是这个理。所以,“论”并不多么重要,但不可少;“行”非常重要,但要避“偏”。

  【32】

晓行于2005-07-22 17:21发评:

  谢谢楼上各位的真情互动。

  晓行的观点不会改变,无论人性是“善”还是“恶”,从本性上讲是无可改变的,但从行动上却可以引导、规范、矫正。

  依法治国——是针对“性恶”,以德治国——是针对“性善”。

  无论如何,这个社会都会逐步走向以“善”为主流的运行轨道。因为在这条轨道上前行的每一个人类生命个体都在渴望着“获善”,就不可能始终千方百计地去“作恶”。

  【33】

晓行于2005-07-23 15:27回复618:

  鸿声雁鸣

  鸿鹄之志今安在,

  声透九霄天君骇。

  雁过自会翔归程,

  鸣穿清宇涤尘埃。

  【34】

晓行于2005-07-23 21:23回复王者大同:

  所论精严,切实可行。

  比如,我们教育小学生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就是隶属于“以恶制恶”的自护防御机制。

  谢王者大同应邀圆论。

  【35】

晓行于2005-07-23 18:20发评:

  惩恶扬善

  惩前毖后鸣警钟,

  恶性劣行入牢笼。

  扬帆起航载正义,

  善举力推主公平。

  【36】

晓行于2005-07-24 20:42发评:

  感谢

  在这张帖子即将下沉之际

  晓行向楼上所有参与人性讨论的各位家人

  真诚地道一声——

  感谢!

  讨论无力完成对人性的断定

  人性正等待着我们用终生的实践验证

  终生的信仰全部蕴藏在我们心中

  蕴藏的是希望

  是理性

  更是正义的行动

  让我们一路同行

  向罪恶宣战

  为善良壮行

  因为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

  教书育人

  挥洒真情

  风雨兼程

  铸就生命的恢弘

  再谢

  再见

人之初可不一定性本善(直通人性论人之初)(5)

人之初可不一定性本善(直通人性论人之初)(6)

作者阅历窗

  许东振,男,山东宁阳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山东省专职从事少先队工作获聘五级专业技术岗位高级教师第一人。事业称谓:开心老师、诗教行者。

  德育特级教师,首批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全国102个,山东5个)开心老师工作室带头人,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六言句式行文建议人,“互相培养、一起成长”育人思想、“未末主义”开心思想、词牌《未末廊》首创践行推广人。

  宁阳县实验小学少先队首任总辅导员,宁阳县实验小学少先队队报《雏翔园》(2000年10月13日创办,泰安市内部资料准印证第107号)创办人、首任总编;宁阳县第三小学党组织(支部/总支)首任专职书记,宁阳县第三小学文庙小学教育集团党组织(支部/总支)首任书记;宁阳县廉政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旗手,宁阳县少先队志愿总辅导员,宁阳县《小学生文明礼仪手册》编撰人;泰安市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室名师指导,泰安市关心下一代“五老”宣讲团成员,泰安市传承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少先队训练营成长誓词起草人。

  宁阳县十大文明之星;首届泰山名师、泰山功勋教师,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第二届,省政府记个人二等功,颁授二等功奖章);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泰安市首位,第四次全国少代会表彰,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嘉奖),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标兵,全国百名德育科研专家,全国百位德育专家;团中央《辅导员》杂志“封面人物”(2011年第3期,封面故事《开心老师助成长》);中国艺术飞天奖杰出贡献人物……

  中国伦理学会原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所系许氏家族谱系后十五字辈探究草拟暨轮回永循六十字辈顶真释义人,许彬“人文兼修、光明磊落,恪守忠孝、情怀家国,举贤荐能、刚正不阿,崇尚自由、热爱生活”三十二字人生风范考究提炼表达暨内涵冠头诗解人。

人之初可不一定性本善(直通人性论人之初)(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