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类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思维(我们真的是精神世界的主人)

人类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思维(我们真的是精神世界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婴儿和儿童都是“色魔”,他们执著地满足自己的性冲动,而且毫无廉耻之心,更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只有在长大成人之后,他们才会耻于从这类行为获得快感,才会在满足自己的冲动时顾及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当然,弗洛伊德所谓的婴儿性驱力,并非与生殖器官密切相关的性,而是指任何种类的感官快乐,包括吸吮母亲的乳房或瓶嘴时的获得的感觉,在吸吮拇指时获得的快乐,在排泄粪便之类的行为中获得快感,等等。弗洛伊德把这种快感描述为“多态倒错”或“多态变态”(polymorphously perverse)。它属于性变态之域。在弗洛伊德那里,性欲又称为性本能或性驱力。但在更多的时候称为性驱力。弗洛伊德认为,尽管我们的全部生活都处于无意识和意识的互动之中,为我们的全部生活奠定基础的却是我们的童年时期。正是在童年时期,无意识和意识的互动决定了我们的成年生活的优劣,包括我们在遭遇潜在的创伤性经历时(如同安娜和那

过去,人类一直认为是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思维,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粉碎了这一假象,在他看来,大脑是由无意识或本我控制的,无法拥有纯粹且清晰的意识。人类不再是理性的、意识性的存在。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不仅属于治疗精神疾病的医学、心理学,更是一门人生哲学。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季广茂老师,将带我们走进弗洛伊德的精神国度。

人类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思维(我们真的是精神世界的主人)(1)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季广茂,欢迎和我一起走进“20世纪十大思想家”。上一节我们说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现在给大家介绍下弗洛伊德的性理论

被压抑的欲望的核心是性欲?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欲望常被压抑,而被压抑的欲望的核心是性欲。或者说,受到压抑的至少是来源于性欲或与性欲密切相关的强烈情绪。正在这个问题上,弗洛伊德与他的导师兼同事布洛伊尔分道扬镳,因为布洛伊尔拒绝承认欲望的核心是性欲

人类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思维(我们真的是精神世界的主人)(2)

▲约瑟夫·布洛伊尔

在弗洛伊德那里,性欲又称为性本能或性驱力。但在更多的时候称为性驱力。

弗洛伊德认为,尽管我们的全部生活都处于无意识和意识的互动之中,为我们的全部生活奠定基础的却是我们的童年时期。正是在童年时期,无意识和意识的互动决定了我们的成年生活的优劣,包括我们在遭遇潜在的创伤性经历时(如同安娜和那杯水),究竟是坚如磐石还是不堪一击。

人一出生即有性驱力

性驱力不仅出现在成年人的生活中,而且出现于童年时期。也就是说,人一出生即有性驱力。说性驱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已经令人不快,说人一出生就有性驱力,更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弗洛伊德所谓的婴儿性驱力,并非与生殖器官密切相关的性,而是指任何种类的感官快乐,包括吸吮母亲的乳房或瓶嘴时的获得的感觉,在吸吮拇指时获得的快乐,在排泄粪便之类的行为中获得快感,等等。弗洛伊德把这种快感描述为“多态倒错”或“多态变态”(polymorphously perverse)。它属于性变态之域。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婴儿和儿童都是“色魔”,他们执著地满足自己的性冲动,而且毫无廉耻之心,更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只有在长大成人之后,他们才会耻于从这类行为获得快感,才会在满足自己的冲动时顾及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儿童毕竟要从童年走向成年,性满足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首先是常态性的性发育,即走向异性恋,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为了获得这样的性取向,儿童的许多原始驱力都要被压抑。比如,原来在排泄时没羞没臊地获得的快感,现在要通过养成使用厕所的习惯而受到压制。比如窥阴癖之类的其他性驱力,可能也要受到压抑,或者将其作为正常性生活的一部分获得满足。

要想获得常态性的性发育,一味地压抑是不够的。

何为变态的性发育?

许多驱力因为过于强烈而无法压抑。这些驱力要通过幻象和形形色色的文化追求来满足,诸如阅读或创作文学作品。对这些以文化为核心的满足形式,弗洛伊德使用了一个特殊的字眼——升华——来表达。关于升华,我们稍后再谈。

既然有常态性的性发育,就有非常态的性发育,即变态的性发育。之所以有变态的性发育,是因为,儿童的多态倒错中的某些组成部分没能成功地融入正常的性生活,而是天马行空般地独往独来。

于是在成年人的生活中,才有了窥阴癖、裸露癖和施虐狂之类的变态行为。

双性恋

双性恋也属于这样的“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说,我们天生都是双性恋,但我们中的大多数最终都确立了对异性的偏好,因为儿童必须在社会规范的指引下,在“超我”的强制干预下,压抑自己的双性恋偏好。

还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便有强大的社会规范的指引,即便有“超我”的强制干预,我们依然没有能够成功地压抑自己的双性恋偏好,没有走出双性恋这一阶段,直至成年,依然具有强烈的双性恋驱力。甚至最后干脆不再压抑,而是任其发展,并最终得到某些社会的认可,甚至为此感到骄傲。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代,都能这样幸运。

一般而言,正常人处置驱力的方式是压抑之,变态者处置驱力的方式是实施之,而不产生任何罪孽感(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这倒也不成问题)。不过还有些人,既不能成功地压抑之,又不能任意为之而不产生罪孽感。他们终生都在极力排挤他们的另一半。但稍不留神,受到压抑的驱力会在别的什么地方冒了出来,于是性的驱力被转化成了精神病的症状,导致了精神病的形成。

这就是弗洛伊德的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弗洛伊德性理论的革命性

弗洛伊德的性理论极具革命性。传统上,人们尽量遮蔽性欲问题,只是肯定生殖功能,否定生殖之外的性的价值和意义。弗洛伊德则反其道而行之。

他认为,性欲对人类而言至关重要。这表现在,性欲不仅带来肉体的满足,还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这还表现在,性欲影响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特别是影响了人类的全部思想和行动。

弗洛伊德的性理论的革命性还表现在,他对性变态的看法与传统的看法迥然不同。

有人认为,精神分析之为精神分析,之所以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是因为它口无遮拦,谈论一个禁忌性话题——性变态。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很多人都出版专著,公开谈论性变态的问题,包括施虐受虐狂、人兽性交、嗜粪症和恋尸癖等性变态问题。谈论这些问题的人不仅没有被人歧视,反而被人尊敬。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在谈论这些性变态问题时,把这些广受谴责的病态现象归之于“别人”,而不是“自己”。似乎只有“别人”才会做出如此勾当,才会这么病态,我们则永远正常,不会如此病态。在这个方面,弗洛伊德的革命性表现在,他认为,性变态不是变态者独享的“专利”,不是“别人”才有的东西;性变态也是“我们”的品性,是所有人的“属性”。

“潜在的变态者”vs“现实的变态者”

如此一来,他就消除了“我们”和“别人”的界限。“我们”与“别人”无异。“我们”和“别人”的差异,不再是“正常人”和“变态者”的差异,而是“潜在的变态者”和“现实的变态者”之间的差异。每个所谓的“正常人”都被性变态行为所支配,所驱使。

也就是说,正常人与变态者只存在量的不同,不存在质的差异。正常人之所以为正常人,只是因为他们与别人相比,在更大程度上压抑了自己的性驱力而已。但压抑并不意味着根除。它总是在虎视眈眈地寻找出路。一旦不再需要压抑,我们最阴暗的欲望就会赤膊上阵,把“潜在”变为“现实”,使“潜在的变态者”成为“现实的变态者”。我们永远无法免于弗洛伊德所谓“被压抑物的回归”(the return of the depressed)的潜在威胁。

只要看看某些人在战争期间犯下的残暴罪行,就会理解弗洛伊德的意思了。比如,强奸是正常人深恶痛绝的罪行,但一旦进入战争状态,一旦进入无法无天的状态,强奸是最常见的暴行。在表面看来极其文明的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所作所为,令许多人感到幻灭。它暴露了我们心中的恶魔。

暴露了我们心中魔鬼的,还有我们做过的梦,包括最寻常不过的梦。弗洛伊德说过,“无论何时何地,一旦进入睡乡,我们就会抛弃来之不易的道理,弃之如敝屣,直至翌日清晨。”

好的,本节内容就到这里,本节音频中涉及到的内容和图片,可以到文稿中查看。下一节要为大家介绍下弗洛伊德的梦理论。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人类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思维(我们真的是精神世界的主人)(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