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轼一生至关重要的性格特点(苏轼一个老顽童)
对苏轼一生至关重要的性格特点(苏轼一个老顽童)东坡的“铁杆粉丝”林语堂先生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东坡虽然心直嘴快,口不饶人,却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广结善缘,高朋满座。东坡自己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再合适不过地形容了这个元气淋漓、亦庄亦谐、丰沛敦厚、胸怀旷达的诗人,这个用或梦幻、或狂放、或温润、或遒健的文字照亮了几千年华夏文化精神世界的偶像。苏轼晚年曾知扬州,不但常到浴室洗澡,还不时找人擦背。《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这阙小词虽是东坡因觉揩背人力道太重戏作,可其中未尝无有深意。苏轼在扬州任知州时,已是元祐七年(1092年
古灵精怪 率性可爱东坡天资聪颖,生性有些鬼机灵,是个直肠子,偏偏一张嘴又毒的要命,损起人来一点儿情面也不留。
京兆尹顾子敦体格肥胖笨拙,人送外号“顾屠”——顾屠夫。这一天,顾子敦邀几位同僚和友人,在慈孝寺宴聚,东坡也在受邀之列。酒喝得差不多了,顾子敦略有些高,爬在桌上假寐。苏东坡见状,起身挪开碗碟,在酒桌上写了四个字——顾屠肉案。逗起一桌人哄堂大笑。接着,东坡又从自己兜里掏出三十钱来,丢到酒桌上,下巴朝顾子敦耸耸,一本正经地招呼另一位同桌:“且片批四两来!”——给我打这头猪身上割四两肉厚膘肥的肉。
真让人忍俊不禁,这哪有半点大文豪的样子,活脱脱一个孩子心性的市井之徒。
王安石曾写了一本叫做《字说》的书,其中对汉字词的解释多有穿凿附会之处。有一回东坡碰见王安石,问“坡”字作何解,王安石说:“坡者,土之皮。”东坡抚掌大笑道:依着这样解释,那“滑”字,就是“水之骨”了?弄得王安石笑哭不得。
白璧无瑕 鸾交凤俦苏轼晚年曾知扬州,不但常到浴室洗澡,还不时找人擦背。《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这阙小词虽是东坡因觉揩背人力道太重戏作,可其中未尝无有深意。苏轼在扬州任知州时,已是元祐七年(1092年),他也已年逾半百。经历了半生波折之后的他,回首过去,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一声“居士本来无垢”。
哪怕是修身齐家的典范,欧阳修,在中年也曾被人指责同外甥女有染,虽是空穴来风,但不免白璧微瑕。插梅醉洛的朱希真,自诩志趣高洁,却因曾仕于国贼秦桧而遭人诟病。可苏东坡的一生,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无论是小节,还是大义,皆是执一无失。
东坡虽然心直嘴快,口不饶人,却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广结善缘,高朋满座。东坡自己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再合适不过地形容了这个元气淋漓、亦庄亦谐、丰沛敦厚、胸怀旷达的诗人,这个用或梦幻、或狂放、或温润、或遒健的文字照亮了几千年华夏文化精神世界的偶像。
东坡的“铁杆粉丝”林语堂先生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
在一个久别了竹杖、芒鞋、烟雨、小舟的时代,在一个陌生了王侯、诗人、公卿、隐士的时代,再去听“此心安处是吾乡”,再去品“一蓑烟雨任平生”,再去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一个朴茂挺拔的身影,在如水的月色下,邀你去酌一壶美酒,将这千年的情怀吐之方快。
苏东坡已然逝去千年,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些是万古不朽的。他就像一轮明月,总会冲破乌云的遮挡,把万丈清辉洒在每一个行走于黑夜的人身上,驱散恐惧,照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