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被杀真相(被扇耳光吐口水)
卡扎菲被杀真相(被扇耳光吐口水)卡扎菲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十分艰难,但他的父亲还是坚持让卡扎菲接受教育。卡扎菲所在的卡达法部落是一个人口仅有5万左右的小部族,人们大多依靠放牧和打猎为生,卡扎菲的父亲就是一个贫穷的牧羊人。上世纪40年代初,位于利比亚苏尔特南部费赞地区的卡达法部落里,一个中年男子在羊皮帐篷前焦急地来回踱步,他旁边还有三个年纪不大的女儿。不一会儿,帐篷里的声音慢慢平息,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男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毕竟在这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生男孩儿意味着多添了一份劳动力。这个婴儿便是卡扎菲。
公开和英美两国叫板,公然反对联合国安理会,怼天怼地的“非洲雄狮”卡扎菲在死前却遭到了屈辱的折磨。
2011年10月20日,逃亡的卡扎菲在一处偏僻的排水管道里被发现,这个已经69岁的老人被士兵蛮横地丢在车上。
扇耳光、吐口水、拳打脚踢,卡扎菲被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的士兵们轮番羞辱,最终,他向一直拿枪对着自己的士兵,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卡扎菲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从利比亚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沦为人人喊打的人物呢?
非洲雄狮 卡扎菲的崛起上世纪40年代初,位于利比亚苏尔特南部费赞地区的卡达法部落里,一个中年男子在羊皮帐篷前焦急地来回踱步,他旁边还有三个年纪不大的女儿。
不一会儿,帐篷里的声音慢慢平息,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男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毕竟在这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生男孩儿意味着多添了一份劳动力。
这个婴儿便是卡扎菲。
卡扎菲所在的卡达法部落是一个人口仅有5万左右的小部族,人们大多依靠放牧和打猎为生,卡扎菲的父亲就是一个贫穷的牧羊人。
卡扎菲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十分艰难,但他的父亲还是坚持让卡扎菲接受教育。
小小的卡扎菲每天需要经过一片沙漠地带,徒步几个小时到达位于苏尔特的学校,他从未有丝毫抱怨,游牧民族的顽强和坚韧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段期间的艰难求学对卡扎菲的影响极大。
进入大学后,卡扎菲选择的历史专业,不久之后他选择转学至班加西的一所军校,或许在此时,卡扎菲已经对利比亚的统治有了自己的想法。
上学期间,卡扎菲已经展露出了异于常人的领袖气质。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极度自信,善于表达,在中学时候就组织成立了自己的小团体,并且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制度。
之后,卡扎菲听说了埃及的法鲁克王朝被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与纳塞尔一样,卡扎菲生活的利比亚同样交织着暴力和强权统治。
同样的经历让卡扎菲对纳塞尔充满了敬仰,他自称是纳赛尔最忠实的追随者,开始追逐并效仿纳塞尔在埃及的做法。
此时,利比亚的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年老昏庸,不顾下层人民的生活,利比亚境内已经有多个组织对其领导权虎视眈眈,卡扎菲边学习纳赛尔的做法,组建了以中下层军官为主要力量的自由军官组织,随时准备参与到这场国家变革中。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率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他们迅速占领了利比亚电台,向全国发布了一条震撼人心的消息:腐朽的伊德里斯王朝已经逝去,现在,一个崭新的利比亚共和国诞生了!
卡扎菲有着浓烈的民族情结,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走了驻扎在利比亚的英美两国军队,关闭了欧美资本家在境内建立的赌场和舞厅,将他们的资产收归国有。
卡扎菲自称“革命领导人”,他一再否认“总统”身份,在他看来,这只是罪恶的资本国家杜撰出来的一个称呼。
在媒体前,卡扎菲表示:利比亚没有总统,也不需要总统。在利比亚,没有剥削,一切都靠人民当家作主。
卡扎菲继承了游牧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大多数统治者喜欢的声色犬马,他都嗤之以鼻。而且,卡扎菲生活勤俭,反对铺张浪费,就连酒精也一滴不沾,他的自律,让很多人叹为观止。
卡扎菲执政初期,命令军队查封了很多国外资产,将其收归国库,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与此同时,他将建立在利比亚的外国银行国有化,提高外国石油公司的关税,让国有财产有了质的提升。
这一切改革措施都是真心实意地为了国家,利比亚人民看在眼里,全都拍声叫好, 公开表示支持这位新的领导人。
此后,卡扎菲开始了自己长达42年的独裁统治。
渐失民心 卡扎菲的独裁统治执政的最初几年,卡扎菲疯狂地追逐着纳赛尔的脚步,他的很多改革政策与纳赛尔20年前在埃及实施的改革如出一辙。
不过,随着利比亚的国力慢慢强大,卡扎菲不断膨胀,性格和习惯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他的领导下,卡扎菲家族在利比亚几乎只手遮天,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卡扎菲的子女们全部担任了国内主要行业的领导干部。比如,长子穆罕默德几乎掌控着利比亚的邮电和电信行业,长女艾莎垄断了酒店和能源行业。每年利比亚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都被他们中饱私囊。
当利比亚的可开发的石油资源渐渐枯竭,国内经济增长速率开始慢慢衰退之后,利比亚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出现了巨大的贫富差距,而卡扎菲家族依旧过着上层人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数不胜数。
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利比亚渐渐响起了反对卡扎菲的声音,普通群众也开始对政府怨声载道。
与卡扎菲夺权伊斯尔德皇朝的情况相似,此时的利比亚暗流涌动,出现了秘密组织,企图推翻卡扎菲的独裁统治。
可是,面对群众的游行示威,卡扎菲的选择却是武装镇压。
除此之外,卡扎菲毁誉参半的对外政策也是失掉民心的主要原因。
卡扎菲上台后,利比亚和英美关系降至冰点。
1970年,卡扎菲收回了美军在利比亚建立的空军基地,还单方面废除了前伊斯尔德王朝与美国签订的军事与经济合作协定,在美国驻利比亚使馆制造了恶劣的焚烧事件。
此外,利比亚境内的英国人被驱逐出境,而利比亚驻伦敦大使馆的人员在卡扎菲的指示下,会在伦敦街头制造恐慌,常常有利比亚激进分子安装的炸弹在伦敦街头被发现。
面对英国人的群情激奋,卡扎菲的做法和国内一样,强势镇压。
1984年在伦敦圣詹姆斯广场就发生了针对卡扎菲的游行示威,而参与游行的群众遭到了利比亚使馆人员的扫射,现场甚至有维持秩序的警察被射杀。
可以说,卡扎菲不仅是一个国家领导人,他更像是一个恐怖组织的首脑,他曾经公开支持恐怖主义,还亲自策划了多起恐怖活动,其中泛美航空103号空难,导致机组人员和乘客在内的270遇难。
而且,卡扎菲还公开反对联合国,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
2009年9月23日,卡扎菲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演讲《革命事业的领袖弟兄》,这次演讲长达94分钟,甚至让他的私人翻译不得不停下来休息良久。
正是在这场演讲中,卡扎菲表示:现在的安理会,是一个安全和政治上的封建体制,为拥有常任国家的席位服务,被用来专门对付我们,它的名字不应该是安全理事会,而是恐怖理事会。
卡扎菲不仅和西方国家关系微妙,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同样僵硬,他企图称霸阿拉伯世界,建立一个以利比亚为中心的阿拉伯国家,甚至为此插手别国事务,遭到了各国的强烈谴责。
卡扎菲的狂妄行为让利比亚遭到了各国的联合制裁,一些建立在利比亚境内的跨国公司纷纷撤出,给利比亚留下了大量的失业群体;利比亚出口的产品也遭到了抵制,要么没有国家接受,要么价格降至历史最低,利比亚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反对卡扎菲的示威游行愈演愈烈。
艰难逃亡 卡扎菲的最后屈辱2011年初,受埃及和突尼斯革命的影响,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爆发了多起反政府的游行示威活动,由于示威人数众多,卡扎菲依赖的武装手段也不起作用。
几个月后,北约部队带着国际法院的逮捕令进驻了的黎波里,而此时的卡扎菲早就逃往家乡苏尔特。
不过,美国大兵对卡扎菲的行动早有预料,他们甚至动用了全新的无人机和侦察机,对苏尔特进行了全方位的侦查,最终确定了卡扎菲所处的位置。
2011年11月20日,卡扎菲不得不准备连夜离开苏尔特,寻找新的藏身之所。
当时,卡扎菲身边的追随者除了自己的亲信和保镖外,其他人大多是来自家乡苏尔特的普通人,他们并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和管理,这让队伍逃离的难度大大提升,原定于夜间三点出发,可最后却磨蹭到了早上。
白天逃亡的风险很大,但卡扎菲只能离开,他与几名亲属和保镖同乘一辆车,每个人都在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所有人都紧绷着身体,一动不动,卡扎菲也不例外。
当车辆朝着加尔法地区行进时,一辆侦察机从头顶上空呼啸而过,司机强装镇静,驾驶着车辆继续前进。
当飞机的声音逐渐远去之后,卡扎菲才缓缓地舒了一口气。
还没等他缓过劲来,那辆侦察机却是去而复还,并且逐渐下降,有降落的趋势。
卡扎菲连忙指使司机将越野车向丛林等视线受阻的方向开,他们的这一行为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侦察机迅速开始朝着他们的车辆投掷炸弹。
一枚炮弹恰好降落在越野车旁,随着一阵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地面上升起了滚滚浓烟,卡扎菲等人并未受到伤害,但此时继续驾车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他只能弃车而逃,借着尘土浓烟造成的视线受阻,迅速逃离了现场。
不多时,卡扎菲等人路过了一个破落的小农场,心细的卡扎菲很快就发现了不远处的排水管道,于是便打算藏身于此。
这边,北约部队的士兵发现卡扎菲汽车逃离之后,明白徒步行走不可能走得太远,于是派遣大量士兵展开了大范围地搜索。
很快,就有一个队伍来到农场附近,士兵们分成几个小队,各自搜索着自己的区域,有几个士兵渐渐接近了卡扎菲藏身的排水管道。
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心急的保镖直接朝着队伍射击,把这个正在前进的小队吓了一跳,不过,这也暴露了卡扎菲等人的位置。
周围的士兵急忙聚拢在一起,全副武装,将排水管道围了个水泄不通,还朝着管道内不断射击。
“投降,我们投降!不要动手!”一阵呼喊声从管道里传出来,这是卡扎菲的一名保镖。
当走进的士兵准备放下武器时,保镖又果断地举起步枪开始射击。
“放下武器吧!”一个无奈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保镖微微一愣,似乎明白了什么,将手中的武器扔了出去,然后弓着腰从管道中走出,选择了投降。
管道内,卡扎菲费力地向外移动,连续几日逃亡让这个七旬老人苦不堪言,已经没了一丝力气,士兵们可没想那么多,一把手将卡扎菲揪出来,扔到了车上。
此时的卡扎菲胡子拉碴,蓬头垢面,身上只有两件内衣遮羞,他并没有什么动作,却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在场的众多士兵围了过来,就像在动物园里一样,戏谑地看着这个阶下囚。更有甚者,上前不有分说的,给了卡扎菲两巴掌,有的士兵还会踹他两脚,卡扎菲知道,这是当地侮辱敌人的方式,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被这样对待。
面对士兵们的打骂,卡扎菲由最初的一声不吭转而求饶:“不要打了,我有钱,还有金子,我可以用任何东西和你们交换,我可以拿钱供你们的孩子上学,我用这些换我一条命!”
此时,卡扎菲已经被打得遍体鳞伤,有鲜血不断从伤口处溢出,对于他的请求,士兵们都置之不理,依旧对其拳脚相向。
年轻的士兵乌雷比目不转睛地盯着卡扎菲,生怕他奋起反抗,选择与在场众人同归于尽。
卡扎菲终于不堪受辱,朝着士兵们咆哮道:“我对你们做了什么?你们懂得明辨是非吗?”
可是,卡扎菲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回应,得到的反而是更加激烈的毒打,士兵乌雷比也被卡扎菲的怒吼吓了一跳,定神之后,他直接朝卡扎菲开了两枪。一枪打在腋下,另一枪打在头上,卡扎菲就这样在屈辱中离开了人世。
卡扎菲死后,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并没有按照伊斯兰惯例将其遗体下葬,而是被存放在米苏拉塔一家肉类冷藏室内,不久之后,卡扎菲的继承人穆塔西姆的尸体也被带到这里,向利比亚人民展览。
一代“非洲雄狮”竟落得如此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小结:卡扎菲的一生是毁誉参半的一生。
不可否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卡扎菲领导下的利比亚是北非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最富庶的非洲国家之一。
但是,作为一个狂热的穆斯林,卡扎菲以自我为中心,到了偏执的程度,他想要建立以利比亚为中心的阿拉伯世界,制裁一切自己不喜的地方,甚至公开支持恐怖主义,在他的独裁统治下,利比亚人民惶惶不可终日。
卡扎菲的后果其实可以预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卡扎菲的一系列行为让他失去了民心,他也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参考文献央广网:《揭秘卡扎菲最后一天 美国6000英里外锁定其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