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与设计毕业论文(关于生物哲学的论文)
生物识别与设计毕业论文(关于生物哲学的论文)领 域: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关键词: 一分为三; 肠道菌群; 菌心说; 菌脑双心论; 饥饿源于菌群; 物质需求; 精神需求; OS/1; OS/2; OS/3; 哲学2.0; 三位一体;
下面这篇关于“生物哲学”的论文,为我在2020年初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四元数矢量数学模型”的新认识,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事情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典型的“自我代谢、自我发展”特点,即:旧知识会不断地通过反复迭代而发展进化为新知识,只不过前提是人们得在思路中允许、理解、接纳和欣赏这种意识和思维的“自我进化”能力。
jxs @ 2021.04.16 09:10:23
基于人菌共生和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新发现为哲学提供新思考
摘要: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尤其是人类自己 对于在内心深处实现"安身立命"的目标极其重要 然而 究竟"什么是人"却成为亘古难题 需要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必须面对和努力回答。从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出发 提出需要对"什么是人"通过"一分为三"的方式进行重新定义 就有可能实现对"人"的正确理解 具体地 我们提出"人"可被理解为由三个在结构与功能上密切联系的系统构成的一个联合体 分别是:(1)肉体 受到人体生理系统(OS/1)自主控制;(2)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 即人体共生微生物系统(OS/2) 具有自主控制能力、但是会频繁向人体传递控制和刺激信号例如饥饿感等;(3)人脑 即人的认知系统(OS/3) 具有思维判断、逻辑意识和精神分析能力。这三个系统分别对应于"人的生理性"、"人的心理性"以及"人的社会性"三方面 同时恰好对应了人体发育的三个阶段。基于上述生物学的新认识并将其用于慢病防控以及心理和欲望调控方面的临床实践 我们发现人体将会获得良好的慢病改善收益 而且身体健康状态和心理素质均得到显著提升 人脑的思维能力也显著活跃 精神层面也因为获得新理解而趋于愉悦。为此 我们期望并乐观地认为 在新的生命科学内涵对于人体结构与功能获得新理解的支持下 长期困扰我们的哲学问题将有可能逐渐走向"哲学2.0"时代 有望推动人类社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进入新阶段 显著减少慢病、犯罪和战争等源于此前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失序结果 从而促进"身、心、灵"三位一体大健康新时代的迅速到来。
领 域: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关键词: 一分为三; 肠道菌群; 菌心说; 菌脑双心论; 饥饿源于菌群; 物质需求; 精神需求; OS/1; OS/2; OS/3; 哲学2.0; 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