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袁世凯与二十一条(究竟包含了什么)

袁世凯与二十一条(究竟包含了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显示,袁氏在对日“二十一条”的交涉中固然饱含屈辱,但实在是谈不上“卖国”。首先,袁世凯在与日本人一直交恶,掌权之后就竭力抵制日本,日本人对其也是颇为不满,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袁世凯制衡日本的西方各国无暇东顾,日本人看到了屠宰中国的大好时机。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来开采;所有中国沿海港口、岛屿不得租借或转让他国;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

一直以来,1915年由北洋政府和日本双方签订的“二十一条”被作为是袁世凯“卖国外交”、“屈辱外交”的典型,因此在教科书和国人的历史记忆里,袁世凯一直被认为是因称帝需寻求日本支持,而主动与日方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因此他也就被冠上了“卖国贼”的高帽。

那么这个让袁世凯背负“卖国贼”骂名的“二十一条”究竟有什么内容呢?

袁世凯与二十一条(究竟包含了什么)(1)

“二十一条”总共分为五大项:

  1.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或租借他国;

  2. 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东部的居住权、矿产经营权等,并且将旅顺、大连租借给日本99年;

  3. 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来开采;

  4. 所有中国沿海港口、岛屿不得租借或转让他国;

  5. 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

袁世凯与二十一条(究竟包含了什么)(2)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显示,袁氏在对日“二十一条”的交涉中固然饱含屈辱,但实在是谈不上“卖国”。首先,袁世凯在与日本人一直交恶,掌权之后就竭力抵制日本,日本人对其也是颇为不满,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袁世凯制衡日本的西方各国无暇东顾,日本人看到了屠宰中国的大好时机。

其次,袁世凯接到日本人“二十一条”的通知之后,他愤怒的表示“日本竟以亡国奴视中国,中国绝不做高丽第二。”但是迫于日本方面的压力,袁世凯不得不准备与日本方面签订条约,但采取的是拖延战术,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向俄国透露日本的阴谋,企图“以夷制夷”,牵制日本。

袁世凯与二十一条(究竟包含了什么)(3)

袁世凯运用各种策略,将谈判拖延了将近三个月之久,这时的日本已经失去了耐心,终于下达了最后通牒。眼看对外求助无效,国内积贫积弱,袁世凯认为中国“国力未充”,不得不提接受日本的最后通牒,与1915年5月25日签订了《民四条约》,虽然没能避免签署丧权辱国条约的命运,但是袁世凯确实已经尽力将中国的损失将至最低。

猜您喜欢: